分卷阅读385


这一世扶苏估计还会推拒。扶苏又一向不喜欢折腾这些劳民伤财的事情,除非是为了父亲,否则绝不妥协。

既然如此,那他们父子便一并封禅吧。

扶苏慢半拍地接过祭文:

“阿父……”

秦王政往旁边挪了一步,让儿子站在祭台中央,示意他安心念便是。

扶苏只好清了清嗓子,走完了这个流程。

祭祀天地的仪式结束之后,乌云似乎变薄了些许。众人抬头看去,因为忧心落雨,竟都没工夫去思索太子代王上念祭文是否合乎规矩。

秦王政回首看向抬着碑文的士兵:

“将石碑立在山顶吧。”

这石碑的碑文还是他与太子亲手所书。

前半段是他写的,记载了秦国先王们的功绩。后半段则由太子补上,歌颂父亲的恩德。

石碑落地的声音闷闷的,震响在众人耳畔,却更像是敲在他们心头。

大家的心更提起三分,生怕这个时候雨点落下,或者狂风大作。

但是没有。

乌云无动于衷,仿佛真的只是一片寻常的云。

反而是一道绚丽的烟火炸开,在天空留下不甚分明的彩色光点。现在还是白日,烟花没有那么显眼。

可泰山上的众人和泰山周围的人们都瞧得分明,那就是从地下升起的异象。如此美丽,肯定不是妖异,那就只能是祥瑞了。

甚至因为有乌云的关系,烟花比寻常白日绽放时更加显眼。这么一来,倒是说不准这乌云到底是福是祸了。

被扶苏提前安排混入人群的人大声惊呼起来。

“快看!那是祥瑞!”

先声夺人之后,哪怕还有谁想左右舆论说这是天罚,也没人信了。

山顶的众人被烟花吓了一跳,差点以为是雷鸣。仔细一看才发现没有打雷,不过依然很懵逼。

这是什么东西?

秦王父子不受影响,继续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由于提前算好了时辰,几乎是每一个阶段结束,都有一道烟花上天。渐渐的,大家也都回过味来了。

老天爷肯定不会这么有眼力见,天地又没必要巴结他们王上,那就只能是人为的。

还有谁擅长搞这种东西?

众人悄悄去看太子殿下的表情。

史官激动得脸都红了,现场全是名场面,他写字的手快摩擦出火星了,根本记不过来!

幸好他有先见之明,把夫人一起拉上。

现在他们夫妻两个一个负责记录王上、太子和祭天的景象,一个负责记录百官的反应,总算能忙得过来了。

终于,封禅走到了尾声。

秦王转运后的好运气似乎发挥了作用,乌云就在这个时候散开了,露出了后方的绝美夕阳。

为了配合烟花造势,他们这次封禅没有一大早上山,反而是选择了偏晚一点的时间出发。

山路没那么好走,爬了三个多时辰才抵达山顶。之后封禅的过程也耗费了一个多时辰,如今已经是日落时分了。

但秦王政并没有就此下山的想法。

泰山封禅是结束了,可他还有别的安排呢。哪怕是为了烟花,也得拖到入夜,榨干烟花这一祥瑞的全部价值。

所以秦王政撤下了祭台,与臣子在泰山顶上先是欣赏了一番周遭的风景。

接着,他仿若不经意地表示:

“朕欲于今日称帝,更改年号为大一统元年。可朕觉得‘天子’之称太过常见,且此乃分封之主的称号,与我大秦不太相合。朕想重新换个帝号,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史官酸软的手顿时又充满了力量。

这件事王上和太子提前没说过啊!居然还有惊喜!此行不虚!

作者有话要说:

史官:我仿佛一只在瓜田里乱窜的猹

第113章 称帝

上一世始皇帝提出另取帝号时,是提前和臣子们说过的。王绾、冯劫、李斯等人私底下先招博士们商议,而后才来提出建议。

这次秦王政猝不及防开口,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当时都愣在了那里。

正要带头参拜大秦天子的相国李斯被架住了,到嘴的“天子”二字哽在那里,上不去下不来,一脸吃东西噎着了的表情。

扶苏偏头看了父亲一眼,果然见父亲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真坏啊,阿父。

但扶苏偏要让人下不来台,毕竟他可是父亲的小尾巴,怎么能不紧跟父亲的脚步呢。

太子殿下关切地问道:

“李相公怎么了?可是站太久岔气了?”

李斯:……勿cue,谢谢。

李斯迅速调整好表情:

“多谢殿下关心,臣无事。”

不过是突如其来的要求罢了,王上心血来潮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一个优秀的臣子应该能够应付一切突发状况,满足王上的任何要求。

李斯脑筋转得飞快,迅速想到了对策:

“臣听闻,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贵。陛下建造大一统盛世,自该称泰皇才是。”

在泰山称泰皇,很应景。

——李斯啊李斯,你真是太机智了。这都能给你想到,你就该是大秦第一贤臣!

李斯微微有点自得,觉得这把稳了。

王绾看不过去,非要踩他一脚:

“相国也知‘泰皇’古已有之,以王上的身份,应当拥有一尊前无古人的帝号,相国此言未免太过敷衍。”

李斯:?

就你会媚上是吧?可把你能坏了,还能想到王上应该用个前无古人的帝号。

可恶,这话怎么就被王绾先说了。不应当,不应该有旁的人比他更会讨好王上,他怎么能在这种方面被人抢占先机?

李斯立刻反咬一口:

“看来王兄是有好主意了,不如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

王绾顿时不说话了。

他就是嘴上口嗨一下,还没来得及想好新的帝号。泰皇都不行的话,总不能叫神皇吧。

李斯仿佛斗胜的公鸡,不过他仍要努力做出谦卑的姿态,免得让人指控他太飘。所以李斯只是稍微得意地瞥了王绾一眼,而后就接着凝眉沉思去了。

现在一切回到原点,所有人都要重新开始思考。

冯去疾这时才慢悠悠开口:

“帝号且不急,臣倒有一建议。除却帝号要改,旁的应当也要改才是。譬如往后王命便为‘制’,王令便为‘诏’,天子自称可曰‘朕’。”

王命为制说的是往后帝王平时下达的非正式决策,在官方文字中应当记录为:「制曰:XXXX」。

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善”“不可”这类性质的回答,也可以是直接下达新指令“朕决定日后要如何如何”这样。

王令为诏就更好理解了,书面形式的诏书大家都见识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