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
近事事不顺,算起来似乎都和太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可真是又爱又恨。
当初和扶苏联手的时候,大约是他最畅快的时候。那时他靠着扶苏在秦国的地位如鱼得水,楚国那边都高看他一眼。
现在成了扶苏的敌人,昌平君才猛然意识到这个对手有多难搞。咸阳都传太子仁善温柔,他仁善个鬼。
就在昌平君着急上火的时候,府上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燕国客舍的信。
给他写信的是燕国使者高渐离。
高渐离?
昌平君努力回忆了一下,总算想起来了。对,有个燕国使者确实叫这名字。
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当初荆轲刺秦失败惹怒秦王,燕王为了求和主动送上太子丹首级。替燕王出使之人就是这个叫高渐离的家伙,听说他仰慕大秦,完成燕王的交代之后就一直待在咸阳没有离开。
昌平君之前也听闻过一点对方的消息,这个高渐离似乎一直在试图送礼讨好秦国臣子。有人说他是见燕国气数已尽,就想借机入秦为官,免得陪燕国一起成为丧家之犬。
这个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昌平君之前也是这么以为的。但今日拆开信件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想岔了。
高渐离似乎另有打算。
他不知怎么看出了昌平君想逃走的意图,主动提出可以让昌平君躲入他的车架之中,随他一起出城。
不过高渐离还表示:
“此事急不得,须得等到秦楚交战之时,才好安排。但相邦最好还是从今日开始就称病,叫人习惯了您长期不出面。”
高渐离想的是,秦楚交战的时候,咸阳的戒严早就结束了。秦王把重点放在前线,应当会疏忽别的方面。
昌平君现在就开始布局装病,等到那个时候,即便秦王严加防备城中的楚人,昌平君这个病秧子应该也不会太受重视。
这个计策的重点在于昌平君的装病能不能骗过秦王,让朝中上下都相信他是真的命不久矣。
毕竟只有他快死了,秦王才会当真放松对他的看管。
昌平君其实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和高渐离联手。这个高渐离只怕还是在为燕国做事,但不管他想干什么,都和自己无关,自己只要能趁机逃出去就好了。
那么高渐离到底想做什么呢?
客舍内,高渐离郁闷地击着筑。
他确实凭借自己的乐理得到了秦王和太子的赏识,但有荆轲之事在前,每回他入宫演奏时都要遭受到严格的搜查。
在这样的防备下,高渐离认为自己应当很难在筑上动手脚。
而且抡起灌了铅的沉重乐器砸死秦王和太子,也确实不太容易。砸一个还好,砸两个他也担心自己力气不足会坏事。
更糟糕的是,有时候秦人会提前准备筑让他弹,不许他携带自己的筑入宫。
所以为保万一,高渐离准备给自己留第二条路。
他要在秦楚打得最胶着的时候帮昌平君逃走,战事一开,覆水难收,两国无论出现什么变故都只能继续打下去。
而他的所作所为被秦国查到之后,也会遭到秦军的捉拿。但事关重大,秦国肯定不会直接将他处死,而是逼问他昌平君的下落。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趁机提出要求——除非面见秦王,否则绝不肯实话相告。
当然,这是最后的选择了。
实在无法在演奏时击杀秦王和太子,他才会选这种接近二人的方式。这招太过凶险困难,变数也大,最好不要选它。
毕竟秦人对囚犯的搜身只会更严格,他将更难藏匿凶器。
但不管高渐离最后选哪条路,他都会协助昌平君逃走。毕竟秦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两边最好还是继续互殴下去为妙。
把昌平君放跑,昌平君会分裂楚国。秦国这里再选出个新的秦王来,两边有旧怨肯定要接着打。
燕国想崛起就得等强国自己两败俱伤,所以打的时间越长越好。
说起来昌平君一事还是他意外得知的,没想到燕国安插在咸阳的探子还有点作用,居然能打探到这么机密的事情。
听闻探子能发现昌平君怀有二心也是出于偶然,可见还是天佑燕国。
高渐离平复好心情之后,转身回屋去打磨银针了。实在不行他就将针藏在舌下,到时候用针扎破太阳穴,应该也能行刺成功。
他就不信了,他努力锻炼体魄,还打不过养尊处优的君王。
章台宫中。
扶苏听着侍者的汇报,有些兴致缺缺。
“昌平君还要等到开战之后再动身啊?高渐离也是够能忍的。”
蒙毅则道:
“他都等了这么久了,自然不介意再多等几个月。”
秦王政敲敲桌子,示意儿子把补药喝了,不准拖延时间。
上次这小子就是靠着转移视线,让所有人都忘了他还要喝药这件事。一直等到夜深了秦王政准备回去休息,才猛然发现满满一碗药还放在桌案上,而扶苏早就光明正大回太子宫了。
秦王政总不能半夜把儿子从床上拖起来喝药,只能第二天再说。结果第二条事情太多忙忘了,等他再想起来的时候,已经又过去了三天。
吸取上回的教训,这次秦王政就盯着药碗。什么时候儿子把药喝了,他什么时候谈下一件事。
扶苏见无法蒙混过关,不情不愿地捧起碗。
他强调道:
“我身体很好,不用每个月都喝药。”
秦王政不为所动:
“所以只让你一个月喝一碗药,没有让你天天喝。”
都是太医仔细斟酌之后开的方子,每个月都精心调整过药材的用量。确实是养身体的好东西,是正经的补药。
扶苏就是嘴挑,一点酸苦的味道都不想尝。
盯着儿子喝完了药,秦王政这才接上之前的话题,说道:
“昌平君既然要装病,便不会再出来碍你的眼。他何时离开咸阳都一样,不必在意。”
扶苏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就是嫌弃昌平君待在咸阳烦人。
他有点强迫症,恨不得咸阳里都是自己人,有二心的全部丢出去。
大约也是被上辈子父亲多次在咸阳遇刺给刺激到了,留了点心理阴影。要是不把咸阳里的所有隐患拔除,扶苏就心里不舒服。
所幸这次能将高渐离和昌平君一起收拾掉,以后咸阳城中就不用留危险分子了。
昌平君对计划的执行还是相当认真的,为了不被太医看出自己在装病,狠狠心直接真病了。
寒冬腊月把自己冻到高烧,去了几个太医诊治都说病情确实十分严重。
扶苏听罢颇为感叹:
“昌平君肯定不知道当初郭开变成病秧子,就是太医动的手脚。”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