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
人,日后王绾会因支持分封而被始皇弃置,空出的相位正好便宜了李斯。
李斯算是踩着王绾上去的,所以迟早会伤了彼此间的情分。既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没什么交情的好,官场上各凭本事。
不过这次和上辈子情况就不一样了,上辈子李斯接的是左相之位。在变更了尊位之后,名义上他反而成了二把手。
如今王绾为右相,李斯接手之后,倒是可以名副其实地当上大秦第一男相。等李斯退下去,吕雉这位第一女相也历练出来了,可以无缝衔接。
想到这里,扶苏对蒙毅说:
“李斯此人狡诈反复,让他与王绾互掐也省得他为了钻营生乱。郎中令盯着点他们两个,不要叫他们把事情闹大。”
要是李斯有蒙毅一半的忠心,扶苏也就不防备他了。可这人能力强却权欲过甚,弃之不用又实在可惜,那便只能在用他时辅以各种手段提防。
之前拿住李斯的把柄,算是捏到了对方的命脉。可这样的威胁迟早有失效的一天,等李斯党羽成型,他就不再是帝王一言可以定生死的普通臣子了。
——变成了一只可以稍微蹦跶一下的蚂蚱,收拾起来会略费功夫。
费功夫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太可惜了。还没压榨完李斯的最后一点价值就把人收拾了,想找下一个李斯可不容易。
毕竟扶苏治下的丞相人选,蒙毅、吕雉等都不是法家一派的。朝中左右相的位置,最好还是留一个法家弟子为好。
蒙毅想了想:
“臣观那两位修改律法还有得忙,短期内怕是闹不起来。倒是左相昌平君,恐怕心有不悦,会借机生事。”
一直在旁边处理奏折,仿佛根本没听爱子和心腹臣子闲聊的秦王政忽然开了口。
他将一封奏折丢到儿子跟前:
“已经开始生事了。”
扶苏拾起奏折翻开一看,这封是由昌平君安插在御史台的侍御史呈上的。奏疏中详细列举了太子扶苏与李斯交往甚密,似有结党之嫌。
扶苏轻笑一声:
“这都过去好几年了,怎么才有人发现这件事?”
秦王政淡淡地说道:
“怕是昌平君早有察觉,却为了保你故意引而不发。”
之前昌平君自认和扶苏是一条战线上的,当然不能拆扶苏的台。发现扶苏和李斯的小动作之后,便选择了替扶苏遮掩,帮忙隐瞒秦王。
然而这种事情先不说能不能瞒得住,就扶苏这什么都要和父亲说的性子,他自己便能全部交代出去。
秦王政早知道扶苏拿捏住了李斯,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扶苏重生就急着收服李斯,一是当时他手头能用的人太少,二是原主和李斯的矛盾太深了。如果不能尽快化敌为友,他做什么都会被李斯暗中使坏干扰。
当时李斯是法家领头人,而原主是明显的儒家支持者。李斯深知让长公子坐大之后自己没有好处,王位一旦更迭,他李斯的政治生涯就到头了。
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你猜李斯会不会阻拦扶苏封太子的路?
扶苏懒得和李斯做这些无意义的内耗,于是手段简单粗暴,只求一击必中。只是这么做略显粗糙,时间长了迟早暴露。
扶苏对此颇为光棍。
既然迟早会被父亲知道,那他为什么不找个机会主动自首?反正他手里有哪些人,上辈子就和父亲彼此心照不宣了,根本没什么隐瞒的必要。
因此等和父亲说开了重生之事后,扶苏就麻溜地把自己这段时间经营的人脉也给一并交代了。
秦王政当时欲言又止,甚至怀疑儿子是不是当了天子之后还保留着傻白甜的本性没变。
怎么什么都往外说呢?!
虽然后来见识到了扶苏这臭小子有多奸诈狡猾,根本和傻白甜一个字都沾不上边。但秦王政依然认为爱子的本性还是天真纯良的,不然怎么对自己这么不设防。
如今看到昌平君授意下属用这等小事威胁太子,秦王政的心情便十分不悦。
用你昌平君多嘴?寡人自己不知道这些是吧?寡人的爱子一心向着父亲,根本没你想得那么龌龊。你还想污蔑太子结党营私图谋王位,其心可诛!
昌平君压根没料想过奏折会被呈到秦王政面前。
因为朝臣们都知道,所有奏折都会先过一遍蒙毅的手,分类之后再送到秦王面前。而蒙毅是王上为太子培养的属臣,已经打上了太子的烙印,一旦太子失势,蒙毅也很难转投其他公子。
那么为了太子的地位稳固,蒙毅就该把这封对太子极为不利的奏折悄悄拦截下来。这样奏折就只有蒙毅和太子知道,秦王不会知道。
反正昌平君的目的也只是威胁太子而已,他要用这个方式告诉扶苏,自己抓住了扶苏的小辫子。不想在秦王面前失宠,就得乖乖配合他为他昌平君牟利。
要是扶苏不听他的,下一次就不是送上一封随时会被拦截的奏折,而是直接在朝会上弹劾太子,撕破脸了。
结果昌平君怎么都没想到,奏折在扶苏不知情的情况下,先送去给了秦王政看。
蒙毅:虽然我是太子属臣也不影响我衷心于王上啊!
只能说昌平君低估了蒙家的忠心,蒙毅蒙恬兄弟两个愿意成为太子的班底,那是因为秦王政意属太子。
他们从没考虑过太子中途被厌弃之后自己的前途,王上让他们忠心谁,他们就愿意奉谁为主。
所以为了太子做隐瞒秦王政的事情,那是坚决不可能的。
听着父子俩的交谈,蒙毅也大概猜到了扶苏手中的奏折是哪一封。他坦坦荡荡地看着太子,并不觉得自己没有为太子徇私是什么过错。
扶苏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局面。
上辈子弹劾他的人比这辈子还多呢,蒙毅从来不帮他的。臣子们总觉得蒙毅这样油盐不进不好,会得罪太子,那是低估了扶苏的心胸。
莫说蒙毅是因为对父亲忠诚才不肯徇私,就算不是为了父亲,这样的臣子他也依旧赞赏。
得是有多小肚鸡肠的,才会记恨这种事情?可能是自己能力太差,没有自信能在弹劾中坐稳储君之位吧。
扶苏眸光微转:
“昌平君这是急了,想来是昨日下朝之后回去联络了自己的人手,发现不少人都已经被调职。”
之前昌平君利用职权给自己人安排了实权部门,把控住了不少要职,这是他为所欲为的底气。
然而秦王政想要斩断他臂膀的时候,他才猛然发现自己那些经营没什么用。秦王做得轻而易举,他那些党羽根本没能形成什么有力的反抗。
借着这次翻年的官职调整,很多部门都进行了大换血。
官位高的,自有秦王的心腹等待接手。这些人此前一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