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


本写了……”

“五妹,让你找的书找到了吗?”

“那个谁过来一下,我考考你。这一句和这一句的观点,你觉得哪个更适合我大秦?”

“不知道?那你平时上课怎么学的?”

找书就算了,还要应付长姐突如其来的拷问。

太恐怖了。

秦王政得知此事之后,十分欣慰:

“不错,这样便能学以致用,不算白学了。”

扶苏深以为然:

“再让他们去给二弟也帮帮忙吧。光靠二弟一人,恐怕分析得不够全面。”

比如某某政策有什么好处,公子高毕竟没入朝为官过,分析的很有可能像是空中楼阁。

扶苏已经派了一些官吏辅助他了,这时再把弟弟妹妹们叫过去,不仅可以集思广益,还能让他们多跟着官员学一学。

秦王政虽然没到对所有孩子都望子成龙的地步,但能看到他们越来越优秀,当爹的哪里能不高兴。

果然不愧是他最看重的长子。

扶苏就是“长兄如父”这个词的化身,不仅不会打压和嫉妒弟妹,反而还如此尽心竭力地培养他们。

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秦王政选择性忽略了儿子这么大度,是为了让弟妹们成为供他压榨的工具人。

他赞许地拍了拍扶苏的肩膀:

“为父最骄傲的就是有你这样优秀的孩子。”

扶苏十分谦逊:

“我做的还不够好,我还要努力成为大秦最优秀的太子。”

秦王政却道:

“你已经是了。”

下回祭祀先祖的时候,要好好和列祖列宗们说说他的太子有多完美无缺。就是身体不够健康,希望祖宗们能保佑他儿子长命百岁。

藏书殿的公子公主们果然没有盼来父亲的垂怜,还反向等到了亲爹夸赞长姐压榨他们压榨得对的评语。

大家:啊,已经习惯了,我们就是没人疼没人爱的小可怜(冷漠.jpg)

可是别的也就忍了,为什么继长姐被魔鬼长兄同化了之后,连一向好说话的二兄也变了???

众人幽怨地看着把他们叫过来帮忙的公子高,一点都不想回答某某改革、某某政策、某某决断都有什么优劣势。

公子高心虚地移开了目光。

他也没办法,他一个真的搞不定,急需大家的帮忙。

大家:叛徒!!!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史书里没有韩信父母的记载,所以我就自己私设了。

韩公父这个人是电视剧编的,韩王之后的说法也没有任何依据。

可能是张冠李戴,因为秦末汉初确实有个和他同名的韩王信是韩王后人(武帝男宠韩嫣他曾祖父)。

第43章 开始攻魏

有了大量公子公主的加入,又有造纸和印刷两大发明的辅助,精修删减版的六国史书很快就大量出现在了市面上。

但是光有书,庶民又不识字,要怎么把书中内容传播出去呢?

关在家里造了一年多字,终于重新活跃回朝堂上的李斯李廷尉献上了一出毒计。

李斯早年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是个基层官吏。他和庶民打交道不少,自然也知道庶民们一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获知消息的。

早朝上,李斯便道:

“民间有优伶,擅表演。六国多有富庶之地,优伶时常会于集市演绎滑稽故事,以此赚取赏钱。”

六国不像秦国这样奉行疲民五术,在国都等地定居的庶民们手中一般都有余钱。所以在秦国仅供上层人士欣赏的优伶表演,在六国市集也是看得到的。

这些优伶一般会拿精心挑选的各国故事加以改编,再表演给大众看。有历史故事,也有人为编纂的寓言故事。

为了自保,一般来讲优伶不会在魏国表演和魏国的昏君奸臣有关的笑话。但是如果他们跑去了楚国,那就没什么顾虑了。

所以其实各国昏君的黑历史,流传度并不低。

只不过优伶的表演对庶民来说是偶尔才能碰见的乐子,看得少,这才导致庶民经常把人物对不上号,记不得是谁干的。

李斯提议可以花钱雇佣这些优伶,在各地表演精修版史书上的小故事。正好都是些昏君闹出的笑话,改编也非常简单。

庶民的娱乐很少,偶尔有一个就能传得沸沸扬扬。一次两次看完记不住不要紧,多演几次就好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说书人,否则茶馆酒肆里安排一个,效果应该也不错。

朝堂中不止李斯了解这些,有他提议之后,很多人也反应了过来。

当即便站出来了不少朝臣附议,将此计一一完善。

已经调回咸阳任内史的将军腾补充道:

“咸阳如今齐聚六国贤才,因为此前太子殿下曾倡议放宽经商限制,周边许多庶民看见商机,在城外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市集。

臣早有管束规整之意,不如设立官方集市,约定好隔几日开放一次,再安排优伶于此表演。”

六国贤才大多手头宽裕,给了咸阳周边的百姓们赚点零钱补贴家用的机会。市场会自己找到出路,集市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内史腾之前还在纠结该怎么管束,毕竟大秦早就习惯了严打商道。集市乱糟糟的,让喜欢秩序的秦人还怪不适应的。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堵不如疏。

既然市集已经形成,不如干脆利用上。嫌乱就制定规范,管理条例完善之后,情况应该就能好上很多。

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出来,目前的咸阳城规模有些小了,根本不够用。

扶苏对此的感触最深。

因为天下一统之后人口大爆发,咸阳作为国都汇集了非常之多的外来人口。本来原住民就在激增,又来那么多外人,区区诸侯国都压根负担不了。

咸阳迟早要扩建的,只是现在还在打仗,不方便动工。

朝会结束之后,扶苏就拿出了扩建的规划图呈给父亲。

秦王政翻看了一会儿,发现图纸上大秦朝宫的位置从咸阳宫换到了一个叫“玄宸宫”的地方。

秦王政眉头微挑:

“玄宸?”

玄为黑,大秦尚黑色。宸为帝王居所,乃王位的代称。翻译过来就是“尊崇玄色的帝王所居之处”,非常明显地在指代大秦君王。

扶苏笑着询问:

“父亲可喜欢这个名字?”

当年建造新的朝宫时,是没来得及起名的。

那时距离天下一统已经过去了九年,不仅咸阳的规模不够、咸阳宫也不够。

这座大秦用了很多年的宫殿终究是跟不上天子的需求了,秦国需要一个更恢弘的政治中心。

这个新建的宫殿不仅拥有使用意义,更有政治意义。它将是大秦的门面,更是令天下归心的政治工具。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