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


冠发,作为赔罪。

秦王政生生给他气笑了:

“寡人难道还会跟个小崽子计较不成?”

那当然是不会的。

只不过扶苏可不愿意让小崽子在父亲身边多待,免得分了自己的宠。偶尔拎过来刷刷存在感就差不多了,他爹还得是他一个人的。

重新戴上冕冠、打理好了仪容,这件事就该过去了。秦王政没太放在心上,结果不成想第二天一大早,发现他的孝顺好儿子侍立在床边,要亲自替他穿衣束发。

扶苏表示:

“昨日之事,是儿子没有教导好琼琚,实在愧疚。琼琚年纪小做不了什么,不如就让我替他多服侍父亲几次吧。”

秦王政:“……”

琼琚只是扯掉了祖父的冠带,也算不上犯错,亲爹倒是巴巴地替他揽起罪责来。有这么个打着儿子旗号谋利的亲爹,琼琚也是倒霉。

被迫享受了几日来自扶苏的精心侍奉,秦王政终于受不了了。

“你要去就去,少来折腾寡人。”

秦王政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扶苏已经夸张到连他喝水都要亲自捧起茶盏递到他唇边的地步了,孝顺到这个程度,他真是无法消受。

他又不是没有手,不能自己喝。

扶苏很懂见好就收,得到准话之后立刻不闹了。接下来半个月都乖巧得不行,弄得秦王政看见他就烦。

得了便宜还卖乖,儿女都是来讨债的。

然而讨债鬼从不做多余的事情,装乖了半个月之后,他感觉时机成熟了。趁亲爹不备,直接留下一封手书,收拾东西就跑去了前线。

因为儿子安静下来,一时疏忽就没关注那小子最近又干了什么的秦王政:“……”

拿信的手,微微颤抖。

秦王政不可置信:

“他不是说攻破邯郸再走的吗?”

蒙毅望天:

“这个……王上您之前只答应了让长公子去赵国,没说什么时候才能去。”

言下之意,虽然长公子一开始是承诺得好好的。但您自己口头许诺时没设限制,于是长公子就假装没有前提条件,选择性只听了“可以走人”这一部分。

秦王政:寡人果然是被儿子气糊涂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忽略了,都怪扶苏那几天闹幺儿闹得太厉害。

秦王政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生气。儿子是亲生的,打死就没了。

如果扶苏不是他定下的继承人,他必然要立刻给沿线官员和驻军都下达命令,让他们把人抓回来。

普通公子可以随便抓,那顶多算是儿子调皮、父亲想要管教。未来的太子不行,那样会影响到太子的风评。

所以到最后,老父亲也只能糟心地给王翦去信,叮嘱他好好照顾长公子。

不仅不能把人抓回来,还要替他善后。

蒙毅很“没有眼力见”地提醒:

“公子尚未走远,派人去追,还是能追回来的。”

倒也不至于非得传信让大家去抓人,没那么夸张,王上不想约束儿子可以直说的。

秦王政:“……”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而且,他才没有放纵儿子的任性。他分明是嫌弃留扶苏在身边看着就来气,出去了好歹眼不见心不烦。

蒙毅便又贴心地提议:

“公子出门在外恐会遇见刺客,可要多派些士兵护送?”

秦王政沉默片刻:

“那就按寡人出行的规格安排吧。”

蒙毅微笑着心想,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前线军营。

王上的密信到得比扶苏更早,因此扶苏进入军营时,见到的就是一位表情微妙的王老将军。

老将军颇通人情世故,他也不问长公子为什么突然过来,直接说起正事。

这段时间扶苏在路上,不太方便接收新的军情消息。他对秦赵如今的战况了解比较少,需要王翦细细讲述。

王翦先说起了对面军营的变故:

“前些日子赵国临阵换将,但赵葱二人威望不够,军中又有李牧留下的副将,因而新来的将领一时之间做不了主。”

李牧疑似被害的消息传来时,那几个副将差一点就带兵回攻国都了。幸好赵葱他们还是有点本事的,勉强稳住了局面。

说到这里王翦就十分遗憾,要是没稳住多好,他们大秦可以跟着过去捡漏。

赵军的这番僵持也持续不了多久,大家都在观望赵军最后到底去打谁。然后没两天,又有新的消息传来,说是李牧没死,被郭开秘密保下了。

桓齮在旁边噗嗤地笑:

“这可真够‘秘密’的,除了赵王迁,所有人都知道真相。”

整个赵国都在拿赵王迁当傻子哄。

郭开骗他说已经处决了李牧,其他人也跟着隐瞒李牧活着的事情。赵王迁常年待在宫中,没有自己的人手接触外界消息,那还不是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

扶苏轻笑:

“只怕郭开的这番好意,李牧并不领情。”

提到这个大家都赞同地点头,所以并不期待郭开能说服李牧叛赵。

其实也无所谓,能成是意外之喜,不能大秦也没什么损失。秦国将才不少,缺他李牧一个也不要紧。

倒是王翦若有所思地看向长公子,意识到对方这次亲至前线是为了什么。

但老狐狸总是容易多想,他觉得劝降李牧大概只是其中一方面的缘故。

另一方面嘛,约莫是大军在外,朝中有人不放心他们这些将领。王上便派了长公子过来监军,安那些多疑文臣的心。

打死王翦也想不到,扶苏是自己趁亲爹不备偷跑的。

毕竟扶苏还是挺惜命的,哪怕是偷跑也带足了侍卫保护自己。他当秦皇那阵子没少遭遇刺杀,早就有经验了。

后来秦王政更是给他补了不少人手,生怕儿子遭遇什么危险。

所以看这个浩浩荡荡的架势,哪里像是偷溜的呢?

王翦没多说什么,继续分享最新战报。

“李牧虽然不信郭开有那么好心,但为了稳定军心,还是同意了写一封亲笔信给副将。”

信是经由郭开的人手送出去的,所以秦国对其中细节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牧不管是为了大军安稳还是顾虑到郭开能看见信的内容,都不可能在里头写什么挑拨的话。

他没办法直言告知副将,郭开压根不是什么好人,他被关押了快来救他。所以副将只看到了报平安的字眼。

有了亲笔信,这几个副将就老实了。他们比李牧还好骗,居然真的没人怀疑过郭开不安好心。

“郭开于是以北境匈奴不安分为借口,把副将全部调回了代地。那几名副将知道李牧爱惜士兵和庶民,临走前还帮着赵葱安抚了一番,让士兵配合新来的将领出战。”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