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啊,你还顺着老爷些吧,这是因为守孝,没带姨娘。先前老太爷在的时候,老爷都不怎么理会您了,老往姨娘那里去。”

“你说说,他连老太爷去世都怪我,好像是我害老太爷去世,是我害老爷守孝致仕的。我那不是为了李家有后嘛。儿子不肯再娶,老爷居然都不狠管,眼看着一直没有子嗣,我才亲自把老太爷接到云州,原指望老太爷出面,能压着茂生娶妻,哪知道,老太爷一到了云州,就生了病,拖了半年就去了呢。”李夫人愁眉不展,好像自从岳云珊去世,家里就什么都不不顺了。

李夫人想了一回,心里还是怪前头的媳妇不该死。

再说岳家人终于到了常州,岳老爷因为管理地方以及进献酒方有功,升了六品通判。具体职责是辅助知府政务,分管粮务、水利等事宜。

常州比琼州富庶多了,这里的人民爱花成痴,家家都要养花。而且,这里的气候四季如春,也确实适合养花。一年四季,家家户户都有花朵在开放。

顾青把在路上的花市上买来的种子和花苗都种在院子里,花盆里,带着孩子,教安儿种花、种菜。

于是,安儿活脱脱成了小农夫,每天拿着娘给他特意让人打造的小铁锹,出去院子里挖土,刨坑,岳老爷和夫人都觉得有趣,也不说他,由着他每天滚成土猴子。

说来也奇怪,无论什么花木、菜蔬,到了顾青手

里,格外长得好,顾青请了种花的师傅到家里来,两个人谈得头头是道。

岳老爷和夫人也想不明白,自家才貌双全的女儿,何时通了农事?

其实,这是顾青在这一世的开挂技能,就是“种植”。

甭管种花、种菜、种果子,只要顾青参与了,必定长势喜人。

在岳老爷任通判的三年里,顾青培植出好些当地没有的花卉,便是同样的花,到了顾青这儿,就花朵更多更大,花色更艳丽。连老师傅都啧啧称奇,有人就说顾青是花神娘娘的侍女投胎的。

第23章 从此萧郎是路人11

一晃十四年过去了。

岳老爷在常州跟上下关系都好,他为人正直,但又懂得变通,于经济一事上又很擅长,即便上司换了两任,岳老爷这通判的位置却一直没变。

一方面,他“不思进取”,不想继续再往上爬,他知道,官越大,责任越大,越忙碌。经过的女儿的事情,岳老爷觉得,官做得大又如何,不如一家人和和乐乐地在一起。他把多半的精力用在教养安儿上面,一副有孙万事足的样子。

顾青这边种花大师的名声早就传出去了,饶是她刻意低调,常常带着帷帽出门,但是顾夫人的名声也是在花艺师傅中传得神乎其神。

常常有人到家里来请教种花的技术,顾青每次都不藏私,知道多少就教多少。至于顾青自己种出的珍惜花卉,也常常让岳老爷拿去送人,顾青一点都不吝惜。倒是岳老爷十分不好意思送人东西,还得顾青逼着他去送人。

顾青也是没办法,如果把花都留下,家里养不了那么多;如果贱卖,会被同行声讨,坏了行情;可如果按市价卖,少不得又要被人眼红议论,说官员家眷敛财;最后决定,一部分卖了,一部分让岳家夫妇拿去送人。

安儿在这一年中了进士。其实,早在他十三岁中秀才的时候,他的先生就预言,这个学生假以时日,必然是个少年进士。

安儿舍不得常州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在家人的帮助下,仍然回常州谋了个从七品的学正,负责地方的教育。

职位确定后,安儿就跟订婚多年的先生的女儿孟氏结为连理。

小两口成亲后夫妻恩爱,三朝回门的那天,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岳安真正的生父——李茂生,把小两口堵在了门里。

李茂生因何突然出现,还要从前一年说起。

话说,安儿17岁中举的时候,就有个闻姓官员看到他,觉得他长得像同窗李茂生,还问过安儿是不是姓李,当得知眼前的年轻举人姓岳的时候,才不再细问。

后来隔了一年,这位闻大人路过梧州,去拜访李茂生。

李茂生的父亲致仕三年,孝期过了,想要重新谋个六品的位置,可是他卸任三年,一时找不到什么好位置,只得先做了个从六品的官儿,十几年后才在梧州谋了个六品官儿。

而李茂生读书不够勤勉,前妻死去后,愈发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李老爷训斥过多次,也无济于事。倒是不断地收妾室进门,这些女人五官总有些像前妻处。最近新纳

的一个妾室,虽然五官不像岳氏,但是声音像,又兼读书识字,虽然到不了才女的程度,但是李茂生很喜欢听她念诗词。

旁人看他在娘子死后,一直未娶,还有夸他重情义的,但是真实的情况,李家人自己最清楚。

有女儿的人家不是没有想跟李家结亲的,可打听过李家的事情,知道他难忘前头的娘子,再看家中众多妾室,官宦人家的女儿就不想嫁了,愿意嫁的李茂生又看不上。有了才貌双全,多情温柔的娘子珠玉在前,他根本瞧不上寻常女子,可世上哪有那么多才貌双全,性情又好的女子,而且李家还坚持只与官宦人家结亲。于是李茂生续弦的事就一直拖着。

后来李老爷夫妇倒是愿意降低条件了,可李茂生不干。还是那句话,若是及不上先头娘子,不如不娶。

可问题是,李茂生众多妾室,母亲李夫人也早停了妾室们的避子汤,可是奇怪得很,十几年了,李茂生再无儿女。

后来一个郎中瞧过了,悄悄告诉李氏夫妇,“你们的儿子,这些年沉湎酒色,伤了本元,如今外面看着还过得去,其实已经肾虚精亏,难有子嗣了。”

李家夫妇听了,如遭雷击,又不敢告诉儿子,怕他伤心,就按大夫留下的方子,每天炖药汤给儿子喝。可李茂生也不是傻子,无凭无故怎么天天喝起汤来,等他想法弄清楚来龙去脉,就生气了。

李茂生觉得自己身体很好,不需要医治,就再不喝汤药,他倒是想得开,还劝慰父母,“儿女的事情是要讲究缘分的,急不来。”于是,李夫人急得快上吊。

当闻大人与昔日同窗在李家花园小酌的时候,看着他左拥右抱,身边美人环绕,再想到他不仅功名停在秀才,子女也没有半个,这酒就喝不下去。

李茂生还让美人们劝酒,闻大人不好色,早就看这些娇滴滴的妾室不舒服,就出言相劝,“茂生,你还是让她们下去吧。我有话与你说。”

“还是个老古板,读书时你就呆傻。红袖添香的乐趣,你这辈子怕是不能了悟了。”李茂生虽然笑话老友,但是还是把妾室们打发了。

“你也该娶个妻了,这些妾室一味讨好你,你便做错什么,她们也不会提醒你。况且,你如今没有子嗣,也该早作打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