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窦太后又想让大儿子百年之后传位给小儿子,于是拿殷商时帝位兄终弟及的习俗说事儿,这次有个叫袁盎的大臣站出来反对,窦太后接二连三受挫,之后便再也没提过让梁王继位的事情。

窦太后歇了心思, 梁王却没有,他还派刺客把那个叫袁盎的大臣给刺杀了,也因此召来景帝的斥责, 兄弟俩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不过梁王和景帝这兄弟俩没有彻底撕破脸, 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梁王没有造他哥的反的想法, 他只是自己把自己给气死了。

死因和甘麻剌松山父子俩差不多,都是积郁而亡。

由此可见,有个偏心的母亲对儿子而言有多不好,不管是被偏爱的那个还是不被偏爱的那个,最后都是谁重情谁吃亏。

还好他们家妹子是个好母亲,就算以后孩子多也不担心会出现上面那种情况。

老话说的好啊,娶妻娶贤,媳妇要是不贤惠,教出来的孩子也好不哪儿去。

朱大帅摇头晃脑感慨,感慨的同时还不忘夸自家媳妇好,然后就挨了个大白眼。

【海山继位之后为了安抚母亲和弟弟于是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兄弟俩还商量好接下来的皇位要怎么传承。】

【朋友们,咱们把历史书往前翻翻,翻到宋朝的开头。据史料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病重,太\\祖皇帝在旁边侍疾。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下她的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同时劝说太\\祖死后传位其弟。咱也不知道这娘儿几个是怎么商量的,反正最后太\\祖皇帝同意了,赵普于床前将母子俩的约定写成誓书藏于金匮之中,这事儿也被称为“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的原文已经找不到记载,除了有“传位于太宗”这个说法,同时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赵廷美是太.祖太宗的弟弟,赵德昭是太\\祖皇帝的儿子。】

【史学界普遍认为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对金匮之盟的具体内容有较大争议,少数支持第一种说法,大多数觉得后面那个三传论才是真的。】

【如果后面那个说法是真的,杜太后的意思就是让他们兄弟几个全部都当皇帝,等小儿子去世再把皇位传回大儿子这一脉,主打就是一个雨露均沾。】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宋朝的第三个皇帝是太宗的儿子。】

【插个题外话,两宋的皇帝世系顺下来也挺玄乎的。北宋一共九个皇帝,开国皇帝是太\\祖,之后的八个皇帝都是太宗一脉。南宋一共九个皇帝,开国皇帝是高宗赵构,但是除了他自己是太宗一脉,后面的八个皇帝又全部都是太\\祖一脉。啧,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这个数量还怪平均的。】

朱元璋:……

马秀英:……

以前没怎么注意过这些,猛不丁听神仙这么说,还、还真挺玄乎的以桥正里。

马秀英小声问道,“重八,你说世上会不会真的有神仙?”

朱元璋本来坚信世上没有神仙,但是神迹已经出现那么多次,他现在也有点拿不准,“有吗?”

如果世上真的有神仙,他们难道看不见凡间的生灵涂炭?

得了,神仙这种东西还是没有的好,有了不见得好,没准儿净会添乱。

当然,他说的不是如今这位给他们透露天机的神仙,人有好坏,神仙自然也分好神仙和坏神仙,他们这位神仙肯定是顶顶好的好神仙,骂神仙的时候不能把好神仙给误伤了。

此时,好神仙本仙沐小青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讲到这里,大家也能看出来海山和甘麻剌的处境有些相似,叔侄俩都是手握重兵镇守漠北的实权亲王,都有偏心弟弟的母亲,那为什么甘麻剌郁郁而终,而海山却成功称帝了呢?】

【原因很简单,甘麻剌的母亲阔阔真当时临朝称制,且已经和朝中大臣的利益达成一致,而海山的母亲妲己什么都不是,朝中和他们打配合的哈剌哈孙最初的本意就是迎立海山,所以只要海山不想让,答己太后和爱育黎拔力八达想造反也打不过海山。】

【到这里为止,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俩的关系还很亲密,如果没有答己太后的话,爱育黎拔力八达对皇位可能也没有念想。当然,咱们都不是爱育黎拔力八达,也不知道他当时是什么想法,只是稍加猜测而已。】

【总之就是,这兄弟俩在他们的母亲答己太后的示意下达成了元朝版的“金匮之盟”。】

【元武宗海山继位为了巩固统治设立尚书台,后为了感谢帮助他登基的大臣们开始大规模的给他们加官进爵,在位期间增加赋税,他的统治是稳了,民间的社会矛盾却一天比一天严重。】

【海山在位不到四年就驾崩了,他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成为元朝第一个顺利登基的皇太子,是为仁宗,真是可喜可贺,让我们恭喜仁宗皇帝,呱唧呱唧呱唧。】

光幕中飘出欢快的乐声,配上里面正在鼓掌的两只手,讽刺效果简直拉满。

朱元璋抖抖身上的鸡皮疙瘩,“这都第几个皇帝了?第四个了吧?这才是第一个顺利登基的皇太子,的确该恭喜恭喜。”

马秀英叹了口气,“你别忘了,他们在二十六年的时间里换了九个皇帝,那个爱啥啥的能顺利登基就偷着笑吧。”

虽然她对朝廷的皇位传承不太了解,但是他感觉后面的皇帝十有八九连顺利继位的机会都没有。

武宗海山当了四年的皇帝就驾崩,四年听上去很短,但是在元朝皇帝里面已经算不错了。

人家的情况在那儿摆着,不能要求太高。

朱元璋一想也是,蒙古人之间的自相残杀和他们没关系,打的越惨烈越好。

在位四年很有本事,争取接下来在位四个月就被赶下台。

朱大帅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恨不得亲眼看到蒙古皇室自相残杀才能解他的心头之恨。

【武宗海山驾崩,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兄终弟及的继承模式这一次在大元王朝顺利进行了下去。】

【仁宗也是个从小接受汉家教育的皇帝,这一点看他之前全力保兄长继位就能看出点端倪。仁宗继位后大力进行改革,减裁冗员整顿朝政,重用汉族文臣,恢复科举考试,推行“以儒治国”政策试图复兴元朝。他在位的这一时期,程朱理学得到极大发展,是朝中汉人最喜欢的那种皇帝没跑了。】

【武宗仁宗哥俩之前已经商量好后面的皇位要怎么往下传,没有意外的话,仁宗之后应该是海山的儿子和世瓎继位,但是权利动人心,仁宗登基没过几年就想违反先前和兄长武宗立下的约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