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唔,也不对,杨宪才来应天府没多久,朱老爹知道他是个搞特务活动的好手吗?

不知道。

小豆丁晃晃脑袋,把想不明白的事情全都甩出去,想不明白就不想,天塌下来高个儿撑着,反正不是他该发愁的事情。

临近傍晚,外面的小风吹的很是舒适,徐达扛着小娃溜达回帅府,把娃送回去后才溜达回自己家。

再忍几天,等他手底下那段城墙修好,外边的军功都是他的。

沐青蹦跶着回后院,刚走到门口就被神出鬼没的朱文正给吓了回去。

什么情况什么情况?怎么看着那么幽怨?

“哥,你干什么呢?”小豆丁后退几步,躲在树后面远远的和堵在门口的战神哥打招呼。

朱文正苦大仇深的瞅了他一眼,“躲什么?靠近点。”

他是什么妖魔鬼怪吗?离那么远干什么?

沐青听这语气就觉得不对劲,“你先说干什么。”

万一他被抓住迁怒打屁股怎么办?

他已经不是三岁小孩儿,丢不起那个人。

朱文正骂骂咧咧走过来,“徐叔到底什么时候走,他这一天天的在应天府修城墙,你嫂子天天去找她妹妹说体己话,他不在家我又不好跟过去,干啥啊这是?”

他们俩隔开回来多好,干什么非得赶到一起。

沐青听的满脑袋黑线,“哥,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不行的话让嫂子请婶婶去他们家,她们姐妹俩去哪儿不是去,换个地方待不就行了?

还是想吐槽,这个辈分真是乱到家了,换个反应慢点的小孩儿过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喊。

小豆丁老成的叹了口气,安抚的拍拍可怜哥哥的手臂,“哥,徐叔今天立了大功,没准儿明天就被安排新活儿,咱不着急。”

朱文正上上下下打量着小老弟,撇撇嘴小声嘀咕,“你个小屁孩当然不着急。”

沐青:???

不是,怎么还开始人身攻击了呢?

还是不是好兄弟了?

“哥,我给你说,你这样出门容易被人套麻袋。”

沐青哼唧两声,不想搭理这个烦人的家伙。

朱文正耸耸肩,“娘说你和徐叔一起出门,你们去哪儿了?”

“去大牢探望张士德啦。”沐青说起这个立刻支棱起来,一边往里走一边给他讲他们刚才在大牢里说相声说的多开心。

不骗人,张士德都被他们给忽悠瘸了!

房间里的小朱标听见声音连忙跑出来,精准的绕开战神哥投入豆丁哥的怀抱,沐青接孩子接的非常熟练,“来来来一起听,哥哥今天可厉害了。”

朱文正丧唧唧在旁边坐下,感觉臭小子口中的“厉害”和他以为的厉害不一样。

徐叔也真是的,哪儿有带小孩儿去大牢的?他就不怕把人吓着?

朱文正在旁边嘀嘀咕咕,幸好他们家小老弟不怕事儿,不然回来肯定得做噩梦。

沐青扭头,“哥,我胆子大着呢。”

朱文正呵呵一笑,“下次和我一起去战场?”

沐青:……

“好吧,我胆小。”

大牢是自家大牢,战场可不是自家战场,自家人还有可能会误伤,不小心跑到敌人多的地方他肯定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他不是猛男,没法单人单刀杀进城再杀出城。

不是,现在重点不是胆小不胆小,而是他在大佬捧哏朋的非常有成就感。

朱文正不急着走,就坐在旁边听小老弟嘚瑟他有多大能耐。

老大哥不给面子,小朱标却非常配合,就算什么都听不懂也不耽误他挥舞着小胖手高喊“哥哥最厉害”。

沐青圈住可可爱爱的小弟,同时对他们家老大哥指指点点。

看看什么才是优秀的听众,不会听就学着点儿。

马秀英笑着看着他们在院子里闹腾,吩咐丫鬟多做些饭菜,让已经成家的老大吃过饭再回去。

朱文正乐颠颠应了一声,立刻放弃听他弟的光辉事迹跑去隔壁徐达家接媳妇过来一起吃饭。

沐青:……

要不要这么干脆?

不听就不听,他带上小朱标去屋里给亲亲娘亲讲,“娘你知道吗,我和徐叔今天把张士德给忽悠瘸了。”

就这爱显摆的性子,说是别人家的小孩儿都说不过去。

一顿饭吃的热热闹闹,等朱大帅忙完正事儿从外面回来,就只能去厨房找给他留好的饭菜热热再吃。

隆平府,张士诚因为弟弟被抓寝食难安,说实话他和朱元璋打过低调低调交道并不多,实在不敢保证能让他弟活着回来。

自从拿下隆平府,前来投奔他的读书人络绎不绝,其中好几个都像有真本事的,他也不厚此薄彼,索性全部都留在身边当谋士。

当一个坐拥好些城池的土皇帝不能没有谋士,但是谋士太多了也不好,具体情况就是简简单单一封信这些人就能给他分析出八百个意思来。

他不关心朱元璋的这封信到底藏着几百个心眼子,他只想知道四十万石粮食送过去之后能不能把他弟换回来。

四十万石粮食虽多,但是他也不是拿不出来,要是能把他弟换回来他也不是不能答应。

信上说的是年年往应天府送粮送钱不假,但是他张士诚又不是什么好人,送完一次做做样子就算了,只要他弟回来那就绝对不会有第二次。

别再吵了别再吵了,再吵朱元璋的心眼子就真的装不下了。

朱大帅的信使杨宪是个聪明人,一看这情况就知道有戏。

谋士吵就让他们吵,他只需要让张士诚明白他们家朱大帅的心意就算不辱使命。

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他们家朱大帅也就是单纯的想用人换粮顺便表达友好,这一个二个瞎揣测,他们见过朱大帅吗就胡乱猜猜猜?

第66章

朱大帅一封信在张士诚的谋士群体中引起轩然大波, 他以为信送到了很快就能得到回音,结果十天半个月过去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怎么回事?张士诚不要他弟了?

事实证明,弟弟还是挺重要的, 就是谋士们为了争风头非要各种解读, 这才把简单一件事给拖延到差点再打起来。

杨宪艰难的突破谋士防线和张士诚说之以情晓之以理, 一人舌战群儒毫不怯场,这才终于带着张士诚给的定金粮食返回应天府。

他也没想到能拖那么多天,实在是老张身边的谋士太难缠,就没见过那么能胡思乱想的。

那么能发散当什么谋士,直接写书去得了。

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最终能圆满解决少不了他杨宪的功劳。

朱元璋看着到手的粮食也不吝啬他的夸奖,抢来的粮食吃着香, 这些粮食足够他们安安稳稳过上两三年, 甚至今冬可以继续招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