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一直拘在家里,想去看大炮就让他看,没准儿将来还能当个大将军。
“还有蓝玉,爹,还有蓝玉。”小豆丁目标达成也不忘小伙伴,“蓝玉他真的知道错了,您看他都没有偷偷跑去军器局。”
朱元璋似笑非笑,“咋?他没有去偷看还怪有长进?”
军器局周围重兵把守,那小子要是敢偷偷溜进去,即便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也逃不掉一死。
长进什么长进,分明是变本加厉。
看来看孩子不适合那臭小子,还是得找个能压得住他的人才行。
朱大帅眯眯眼,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可惜沐青小豆丁不知道他们家老爹在想什么,只是乐颠颠跑出去给蓝玉报喜,然后期待明天的军器局之旅。
月落日升,新的一天很快来临。
沐青早早起床,收拾妥当之后赶紧跑去他们家老爹跟前等着,生怕出发的时候把他漏掉。
蓝玉的兴奋没比他少多少,傻小子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遭遇什么,满心只有军器局中威力巨大的新武器。
朱元璋慢条斯理的吃完饭,这才带着俩小子出发。
军器局占地很大,这边不光要提供全军的武器装备,还要研究各种新武器。
他们平时测试新武器就在附近的校场,那地方占地面积极大,旁边都是空地,毕竟火器动静大,稍有不慎就是爆炸,平时也没人敢到那儿去。
沐青看着空荡荡的校场,左看右看只看到正里面几位军器局的管事和士兵。
四个士兵围在一起,正在摆弄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个新武器。
两个士兵分别抬着固定武器的木架,一个人加火药,还有一个人拿着火把准备点火。
铜管不过一尺多长,尾端有凸起,火药倒进去压实再塞一个铁球,然后再在凸起的地方插上药捻子。
操作看上去不难,就是需要的人有点多,得四个人才能操作。
沐青挠挠头,在心里嘀咕道,“这是盏口铳?”
有点像,但是不确定,再看看。
这年头的火器和后世人所熟悉的形状相差很大,他刚接触的时候也觉得奇奇怪怪,而且图片和实物的感觉肯定不一样,他也不确定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盏口铳属于轻型火炮,据说大都那边用这玩意儿当守关的大炮,威力应该还可以。
不过这实物也太小了吧,感觉还没他们家老爹的胳膊粗,这玩意儿能当守关的大炮用?
一定是他看错了。
然而,朱元璋等士兵做好准备便一脸骄傲的给身边的俩小子介绍,“这盏口铳可了不得,朝廷那边也没多少,只有大都才能见着。咱手底下的工匠真是厉害,这才多长时间就造出了这等好东西,回头都有赏。”
军器局的管事们笑着谢大帅赏,立大功的不是他们,而是底下的匠人,但是有赏赐谁会往外推,先接下来再说,回头再把赏赐分给底下的匠人。
朱元璋让俩小子捂住耳朵,然后挥手让士兵发射弹药,看看这门盏口铳威力如何。
沐青紧张兮兮的盯着“体型娇小”的武器,他猜的没错,这小东西的确就是盏口铳,没准儿人家威力很大呢。
火把点燃药捻子,很快耳边便传来一声巨响,铳口处喷出一道火光,接着就见百步外的地面上腾出烟尘。
一百步,差不多也就一百五六十米的样子。
沐青:就……这?
怎么说呢,有种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伤害零点五的感觉。
盏口铳啊盏口铳,你这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啊,这样不行。
小豆丁摇头叹气,默默放下捂着耳朵的双手,心里给莫须有的神仙传话的想法越发强烈。
然而他觉得盏口铳不行,朱元璋却是喜出望外,“这得有一百步了吧?新改的方子果然厉害。”
蓝玉也看的两眼放光,“厉害厉害!果然厉害!”
沐青:……
行吧,他明天就去当冒充神仙。
第56章
朱元璋身边能人不少, 这些能人不光有文臣武将,还有民间的手艺人。
如今天下大乱,到处都在大帐, 百姓一心只想过安稳日子, 自然是哪儿安生就往哪儿跑。
相传元代除了四等人制之外还有个等级制度,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虽然这个等级大多出现在戏文里,但是也能看出僧道的地位之高。
道士一般都学过炼丹,就算是居无定所的游方道士也得有点道士的基本功,天底下接触火药最多的除了官府的军器局就是道观,让道士来军器局参谋再合适不过。
朱大帅拿下应天府后不断网罗人才,尤其是读过书的儒生, 还专门在城里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
读书人的待遇高, 不代表其他人待遇低, 只要有本事, 就是乞丐朱大帅都能以礼相待。
毕竟红巾军中基本上都是底层出身,要是看重出身的话最先被看不起的就是他们自己。
正是因为如此,拖家带口前来应天府的百姓特别多,前来投奔的百姓多了,总有那么几个深藏不露的能人混在里面。
朱元璋当过游方和尚,流浪的时候练就了慧眼识珠的好本事, 底下人有没有能耐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不,那几个老道来了军器局后还真给他捣鼓出了好东西。
军器局的管事站在旁边,看大帅对新造出来的盏口铳很是满意心里也松了口气, “大帅, 工匠那边还在改□□,盏口铳的铳管长度也在改, 等他们试出最合适的长度,盏口铳的威力会比今日看到的更大。”
蓝玉揉揉耳朵,“为什么不增加药量?不是火药越多威力越大吗?”
管事解释道,“的确如此,增加药量能让炮弹射的更远,但是那样容易炸膛,一不小心就会炸到自己人,所以药量能少则少,宁可射程短些也不能炸膛。”
蓝玉似懂非懂,看着被士兵抬下去的盏口铳没有再说话。
炸膛的确很可怕,还是安全为上。
朱元璋听管事们说武器改造的进度,蓝玉凑在跟前旁听,沐青也屁颠屁颠竖起耳朵听着。
火药配方嘛,有个很简单的小口诀: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的最佳配比是百分之七十五的硝石,百分之十五的木炭和百分之十的硫磺,枪管什么的只要有图纸铁匠就能打出来,实在不行的话,单纯的火药管应该也行。
一两根火药管用处不大,几百根几千根放在一起,大都的城墙都能轰开。
盏口铳便于转移,提上架子就能走,还有一种铳叫碗口铳,模样看上去和盏口铳差不多,不过碗口铳大多装备在船上,是水军用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