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蒙古人口,随即拘留,发付所在官司解省。”】
【为了不让百姓被卖到海外,朝廷专门在泉州港安排官员搜查船只,一旦发现船上有违禁物品立刻严行断罪,船商船主各种人员全部拉出去打板子,船上的东西也全部没收。】
【当时的违禁物品都有什么呢?金、银、铜钱、铁货、丝绵、段匹、销金统罗、米粮、军器,还有就是男子妇女人口。】
【虽然禁止贩卖人口的命令经常颁发,但是效果并不好。】
【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人口贩卖利益巨大,人贩子冒着杀头的危险也不愿意放弃这个生意。】
【那些奴隶被朝廷救回去不代表他们就是幸运的,前面也说了,这些被贩卖的绝大部分都是走投无路的驱口,朝廷救下他们后会把他们送回原主,回到原主那儿依旧是当奴隶。】
【所以说,即便蒙古以很少的数量征服了大半个世界,他们所获得的利益也只会属于蒙古权贵,不会惠及底层蒙古百姓。】
【在这种情况下,不只中原烽烟四起,北至和林,南至河北,东至辽东,不堪压迫的蒙古、色目百姓也在造反。】
【蒙古义军打到上都的第二年,刘福通才刚刚打出河南,如果两边能够互通消息,没准儿还能看到古代版的全民族反抗封建压迫大起义。】
【可惜草原的史料很多被明清两代销毁,我们无缘见到更多蒙古义军的事迹,只能根据现有的史料来推测当时的情况。】
冯国用眉头紧皱,“国可亡而史不可灭,怎能如此粗暴的毁掉前朝的史料?”
李善长抬眸,“欲灭其国,先去其史,倒是心狠。”
朱元璋啧了一声,“老刘这事儿干的不地道,蒙古草原的史料和他有什么关系?怎么就不能见人了?毛病!”
第34章
朱元璋等人打心底里认定将蒙古人赶出中原的大明王朝是刘福通建立的, 说道起来丝毫不留情面。
毁掉人家的史料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儿,老刘敢干他们为什么不敢说?
几个人说着说着都皱起眉头,草原的史料很多被明清两代销毁, 天音提到的不光有明朝, 而是明清两代, 也就是说明朝后面还有个清朝。
他们知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清楚没有哪个朝代能够传万代而不衰,但是这明朝还没影儿呢紧接着就来个清朝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老朱不知道天音是怎么想的,反正他有点不祥的预感。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国祚不足百年,难不成老刘的明朝也不足百年?
对百姓来说,连年战乱和连年天灾一样,遇上哪个都活不下去, 如今天灾已经够多, 要是战乱一乱就是上百年, 中原还能有活人?
老天这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他们留啊!
朱元璋脸色深沉, 他最开始加入红巾军只是为了有口饭吃,现在和当时有点不一样,现在是为了让跟着他的兄弟们也有饭吃。
红巾军首领都靠不住,他就努力让自己成为兄弟们的依靠。
刘福通要是没本事守住江山,不如最开始就别让江山落到他手上。
老朱这边心思九转十八弯,旁边的纳哈出不关心什么明朝清朝, 他只记住了草原的史料都都被毁了。
咋?玩不起是吧?
他们蒙古能一视同仁给宋辽金三国都编出史书,怎么轮到他们了史料就全被毁了?
说好的国可亡史不可灭呢,他们怎么不讲规矩?
光幕中的视频还在继续。
【按理说, 朝廷为了颜面大力禁止人口被贩卖至海外, 那些人贩子行事应该收敛收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跨境的人口贩卖越禁越多, 到元朝末年反而更加盛行。】
【船商下海之前必须得有市舶司的官员上船检查,还要检查的官员签个“罢职结罪文状书”来给他的检查负责。如果将来有人告发船上夹带有违禁物品,当时检查的官员就要“决杖八十七下,解见任,降贰等受财纵放者,以枉法论。”】
【朝廷对市舶司官员受财纵放、玩忽职守的惩罚相当严重,除了对舶商、市舶司官员施加压力,还对下海的使臣颁发禁令,严禁使臣出访别国时利用职务之便贩卖人口。】
【但是吧,前面也说了,跨境的人口贩卖越禁越多。】
【有明确的史料可以作证,当时很多市舶司的官员都参与到人口贩卖的生意里。当官的贪污受贿屡禁不止,官商勾结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只是元朝比较特殊,元朝除了常规商品之外最暴利的是卖人。】
朱元璋冷笑一声,“说到底还是罚的轻。”
要是抓住一个杀一个,当官的还敢掺和进那种脏事儿里?
一个人的性命不够,全家人的性命够不够?九族的性命够不够?
什么屡禁不止,就是上头的人下手不够狠,亦或是他们自己也是人贩子的一员。
【元朝的人口贩卖生意那么繁荣和官府的纵容脱不了干系,说到这里你们或许要问了,怎么前面还说着官府严禁人口贩卖,怎么又变成纵容了?】
【看清楚,朝廷只是严令禁止境内百姓被卖到海外,而不是禁止人口贩卖。】
【在蒙古人灭掉南宋的过程中有一支军队,叫乾讨虏军,也就是《元史》中记载的无籍军。有学者认为,“乾”应该理解为“干”,就是寻找、寻求的意思,里面是一群想要通过掠夺来寻求利益的人。】
【乾讨虏军最早的记载是在襄阳之战中,蒙古攻打襄阳时军队急需扩充,这些为了利益不要命的乾讨虏人便应运而生。乾讨虏人,即是“讨虏宋人”。蒙古人让他们充当急先锋,让他们去蚕食南宋的领土,并且在南宋境内大肆掠夺。】
【他们是无籍军,没有军籍也没有军饷,蒙古人默许他们抢到的就都是他们的,所以这是一支披着官军皮的强盗。】
【在南宋灭亡之前,蒙古人利用乾讨虏军扰乱宋朝境内的社会秩序,南宋灭亡之后,乾讨虏军在平定江南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是无籍军,打仗是为了劫掠,即便蒙古人已经统一中原,他们依旧“公行劫夺,驱掠人口”,在江南一带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因为那些乾讨虏人公然劫掠人口,朝中就有官员建议把他们解散掉,没道理强盗劫掠人口就抓起来问罪,乾讨虏军劫掠人口官府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是什么道理?】
【之后朝廷就下了一道诏书,“禁乾讨虏人,其愿充军者,于万户、千户内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