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


里还是抱着一丝丝不切实际的想象,于是又一次把人喊到跟前唠嗑。

这次要是还是不行的话,他就只能把人放了。

杀是绝对不敢杀的,纳哈出出身名门,朝廷没落了蒙古大贵族可没有全部没落,纳哈出要是死在江南,他的家族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得饶人处且饶人,也不是他心慈手软,主要是纳哈出背景太强,他不敢冒这个险。

书房里没有外人,只有朱元璋和几个亲信,为了让纳哈出放松戒备他也是煞费苦心。

然而纳哈出并不领情。

他是蒙古人,还是出身高贵的蒙古贵族,绝无投降汉人的可能。

朱大帅叹了口气,“既然如此,咱就只能放你回老家了。”

留在江南想都不要想,要么留要么死,想必纳哈出勇士也会选择好死不如赖活着。

纳哈出皱眉,他不太确定朱元璋这话是字面意义上的送他回老家还是一刀把他砍了让他魂归故里。

就在此时,久违的光幕再次出现,欢快的乐声中,开场方式和前两次无甚不同。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亲爱的up青青陌上桑,今天我们来唠唠元朝统治下的蒙古百姓。】

【蒙古人打下江山,寻常蒙古百姓也跟着鸡犬升天全部成为人上人了吗?】

朱文正反应迅速,立刻出去让卫兵严加把守,里面的人不出去,外面一只苍蝇都不准放进来。

朱元璋的反应也不慢,“来呀!给纳哈出勇士看座上茶!”

纳哈出:???

蒙古人崇信萨满教喇嘛教等各种信仰,别管信的是哪个教,总之都笃信神明。

光天化日之下看到面前出现一道光幕,纳哈出人都傻了。

朱大帅笑眯眯,“勇士莫慌,区区神迹,不足挂齿。”

纳哈出:……

要不你在斟酌斟酌这话怎么说?

第31章

——区区神迹, 不足挂齿?

身为一个虔诚的喇嘛教信徒,纳哈出感觉眼前这些人都有毛病。

朱元璋等人看着纳哈出啪嗒一声跪在地上,嘴里还神神叨叨念着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 也都觉得这家伙有点毛病。

不过话说回来, 他们已经见了好几次神迹, 对这来无影去无踪的神迹好像的确不太尊重哈哈哈哈哈。

乐声过后,年轻的声音闪亮登场,吓的纳哈出又是一通念叨,旁边有椅子不坐有茶不喝,非得跪着才肯好好听。

朱元璋拿他没办法,只能任他在地上跪着。

于是乎,这次的视频就在双方都觉得对方有病的氛围下开始了。

观众:站着的朱元璋、朱文正、沐英、李善长、冯国用, 还有跪着的纳哈出。

汤和、徐达、邓愈等武将率军攻伐集庆府周边地带, 短短数日已经将芜湖、句容、溧水、溧阳等地攻下, 目前不是在继续攻城略地就是镇守新打下来的地方, 都不在太平帅府。

不过朱大帅麾下的武将可以不精通谋略,谋士却都是文武双全,不管是李善长还是冯国用,看上去再怎么温文尔雅,换身衣服也都能上阵打仗。

要不是他们大帅麾下读书人太少,他们也不乐意一直拿笔杆子。

李善长或许乐意, 反正冯国用不乐意。

虽然他冯国用儒冠儒服,身体也不像那帮子武将一样强壮健硕,但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文武双全的儒将, 而不是大帅身边的谋士。

没办法, 谁让他们大帅手下的读书人不够用呢,他只能勉为其难凑个数。

【老话说的好,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当时等级制度森严,蒙古人身为第一等公民,我们下意识就会觉得他们都是高高在上耀武扬威的人上人。】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元朝相关的影视剧中出现的蒙古人各个都高头大马骄奢淫逸,似乎非常符合我们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

朱元璋等人听到这里下意识看向纳哈出,他们都是汉人,长这么大活动范围都在中原,见到的最多的是作威作福的蒙古官员,寻常蒙古百姓什么情况他们并不清楚。

不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些年有不少蒙古人南下迁到中原落户,听说那些人的日子过的并不算好。

是蒙古人又能怎样,也就只能在汉人面前高一头,在蒙古贵族面前依旧什么都不是。

纳哈出察觉到汇聚在身上的视线,但是他没有动弹,依旧认真且虔诚的聆听神明的训话。

哼,他和不敬神明的家伙没什么好说的,这些人迟早都遭雷劈。

不知道神明特意在他面前降下神迹寓意何为,蒙古百姓怎么了?神明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纳哈出心如擂鼓,比年少时第一次见到喜欢的姑娘还要紧张。

【我们都知道元朝虽然没有在明面上说把人分为四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无时无刻不在强调他们的四等人制度。蒙古人身为第一等公民,在当官、经商甚至打架斗殴等各种领域都有特权,听上去当个蒙古人似乎很不错。】

【但是别忘了,蒙古部落刚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内部还有大量的奴隶制残留,征服过程中带来的好处只有蒙古贵族才能享受,好处到不了普通百姓身上,事实上有些蒙古百姓过的甚至连中原百姓都不如。】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元朝的徭役制度。凡统治者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无偿劳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各种条目。】

【从秦朝汉朝开始,朝廷的徭役就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到了宋朝,徭役其实已经几近于无。强迫百姓义务劳动打白工容易让百姓不满,徭役还涉及到一个人口流动的问题,所以朝廷更偏向于“以庸代役”,也就是让百姓交钱来免除徭役,而朝廷用这些钱就地找人干活。】

【但是元朝不一样,元朝把已经走向末路的徭役制度重新捡了起来,他们不光捡了起来,还让这个制度再次发光发热。事实证明,开历史的倒车结果不会好。】

朱元璋笑了一声,“开历史的倒车,这话说的有意思。”

朱文正摇头晃脑的卖弄他新学的东西,“苛政猛于虎也。”

纳哈出:……

纳哈出只当什么都没听见。

【蒙古部落最开始是没有户籍的,直到成吉思汗将全蒙古的百姓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任命功臣贵戚为千户那颜进行管理,千户下辖百户和十户,这个“千户制度”就是蒙古户籍制度的开端。】

【蒙古灭金之后,窝阔台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扩户中原。这次的户口普查初步划分了诸色户计,建立了对当时而言比较全面的户籍簿册,是蒙古户籍制度建立的一个标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