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场发现的,得知他没有和任何一家俱乐部签约才将人带来了圣塞巴斯蒂安。”
蒙塔尼耶听得一头雾水:“那和柏林赫塔又有什么关系﹖”
“这小子非常诚实,签约之前就大大方方的告诉我们,他是被柏林赫塔开除的。”
“什么﹖”“开除?”这一次阿尔拉萨和蒙塔尼耶一同发出了惊呼。
“对,开除。”
“为什么﹖”
“因为斗殴,后来我们和柏林赫塔取得了联系。据说他一个人把四名队友暴揍进了医院,自己也受了重伤,就这样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被柏林赫塔开除了。”
这听起来让人十分震惊,阿尔拉萨在震惊之后却露出了一个“我早就猜到”的冷笑,然后转过头去对着若有所思的蒙塔尼耶说道:“你瞧,和队友打架斗殴被俱乐部开除,我刚才就提醒过你这小子一看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蒙塔尼耶并没有理会他的话,而是对着布埃诺继续发问:“那么柏林赫塔那边有没有透露他们打架的原因。”
“这个倒没有。这种年轻球员之间为了出人头地,私底下明争暗斗不是常有的事么﹖”布埃诺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又不充了一句,“不过柏林赫塔那边倒是说过,莱因哈特资质平庸,身材又太过高大,行动非常笨拙,他们本也不打算再给他新的合同。”
听到这里,蒙塔尼耶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我的天哪?柏林赫塔怎么还没拿欧冠﹖如果这也叫资质平庸的话,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能够被称作天才。”
布埃诺摇了摇头:“这个问题和他为什么斗殴一样,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答案。”
蒙塔尼耶继续问道:“他来了两个多月,基本功看上去非常扎实,比赛表现怎么样﹖”
这个问题问得布埃诺有点尴尬:“他的能力是很强,身体素质又好,可说实话,我很少让他上场。主要是他和队友的关系很微妙。这孩子来俱乐部第一天就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其他人不敢跟他说话,他也从来不主动和别人交谈。久而久之,大家就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他。我们担心他和队友没有默契,于是经常在比赛最后时刻才把他换上场。”
阿尔拉萨继续摊手:“看来我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蒙塔尼耶沉吟了半晌,他的脑中不断衡量着目前球队的局势。三天之后他们就将前往巴塞罗那,刚才他看了二十分钟青训小将们的对抗训练,除了那个金发小子,的确也再挑不出一个他能看中的人。最后他还是做了决定:“下午训练之前,让他来我的办公室,我需要亲自和他谈一谈。”
其实布埃诺一直在旁边拐弯抹角的向他推荐另一名青训小将,但蒙塔尼耶刚才看了二十分钟的训练,却对这个人一点印象也没有。于是便丢下一句“日后再说”敷衍了过去。
第3章
莱因哈特作为德国最古老的家族姓氏之一,寓意着决断和勇敢。菲恩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父亲乔尔格·莱因哈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德国步兵团,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尤其精通坦克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跃成为了纳粹德国陆军上将,他的第三坦克军团亦是希特勒手下的一支战无不克的王牌之师。
菲恩是乔尔格最小的儿子,从小被保护在父母和兄长们的羽翼之下。在真正直面战争之前,他和大多数那个年纪的男孩子一样,只是一个热情开朗、热爱足球的少年,最大的梦想是能为最喜爱的拜仁慕尼黑俱乐部效力。大哥夸他是个天才,将来一定会成为最有名气的球星。父亲却反对他踢球,认为他出生军人世家就应该拿起武器,成为一名为帝国效忠的士兵。
少年最纯粹的梦想在战争开始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同为犹太人的拜仁主席和教练只能逃离德国,俱乐部里拥有犹太血统的球员也遭到了清洗。至此,冠军之师被整个德国嘲讽为“犹太人的俱乐部”。
菲恩痛恨战争,因为战争毁掉了他热爱的球队,毁掉了他的梦想。参军的命令和俱乐部试训的通知在同一天送到了他的手里,他却毫无选择余地。当穿上军装的那一天,他不得不投身到战争中去。1943年,年仅16岁的菲恩·莱因哈特加入“希特勒青年团”武装党卫军第12装甲师,开始接受长达1年时间的军事训练。
这支由两万名18岁以下少年组成的“婴儿师”在希特勒生日那天被派往诺曼底伏击加拿大第27坦克团。从得知他们即将奔赴战场的那一刻起,菲恩每天都过得非常绝望,和周围那些沉浸在“英雄梦”和极度纳粹狂热中的战友不同,他深刻明白一个道理——若不是走投无路,他们的元首怎么会派遣一群毫无作战经验的“娃娃兵”去参加这一场决定性战役﹖
短短三个月时间,他们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军到初战告捷打得盟军节节败退,再到最后的拼死一战……全军覆没之时,就连蒙哥马利也称赞他们才是真正的士兵,而自己的手下成了纯粹业余的军队。
菲恩没有死,作为将军的儿子,他一直被师长麦尔保护得很好,直到最后突围逃脱之时麦尔也没有丢下他。再加上从小耳濡目染,他也的确算得上是个少有的军事奇才。在逃亡的过程中,连麦尔也不幸被盟军俘虏,菲恩却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一路避开盟军的追捕,辗转从比利时回到了德国。
重返故土的菲恩仿佛换了一个人,他碧蓝的眼眸不再澄澈,金色的发丝沾染了血污,短短三个月一个纯真的少年被战争淬炼成了地狱的修罗,唯有那颗心依旧憎恶这无休无止的硝烟。菲恩没有回家也没有找他的父亲,而是结识了从非洲战场退役回到德国的斯陶芬贝格上校。
为了将陷入疯狂状态的德国民众从战争中解脱出来,他们秘密策划了一次名为“瓦尔基里”的行动。
最终安放在桌子下的□□并没有如预期那般结束这旷日持久的战火,而仅仅只是让希特勒灰头土脸而已。行动失败,所有与此事有牵连的人在经过一番严刑拷问之后全都被处以死刑,包括在非洲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在内,无一幸免。
斯陶芬贝格上校临死前最后一刻还在拼命想要保护菲恩,称他只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直到枪声响起的那一刻,菲恩见到了父亲最后一眼,他一身戎装的站在监狱走廊的另一头,满眼血丝却目光坚毅,始终不发一语的站在那里……
厚重的敲门声将午休的男孩儿从睡梦中吵醒,一旁正在玩游戏的室友被敲门声打扰,极其不耐烦的踢翻了脚边的椅子。菲恩利落的下床打开房门,站在那里的人是他们的教练布埃诺,对方极不耐烦的丢下一句“去一趟蒙塔尼耶的办公室,立刻”随即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