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


这一家子。

“怎么家里没人?”

“都出去了,正好,我也乐得清闲。”

“他大姐二姐没来?”

“这次倒也乖觉,一个也没上门,老太太念叨好几天。”

自从看清刘家人真面目以后,宋知意也不再恪守礼节,干脆奶奶也不喊了,直接喊她老太太。

宋知时高兴了:“她们不在正好,我给你看件东西!”

宋知意笑吟吟地说:“要不怎么说是姐弟,真是心有灵犀,我也有东西要给你看。”

“是什么东西?”

宋知意递了一份报纸过去。

“报纸?”

宋知意示意他看内容。

宋知时看了半晌,终于在某个角落里看见一篇文章,落款宋知意。

“呀,大姐,你的文章发表了?”宋知时惊喜道。

“可不,没想到我也有靠笔杆子吃饭的一天。”宋知意腼腆一笑,在无姑婆的压力之下,她人也更放松了。

虽然文章在报纸上只有豆腐干大小,但这依然是对她的一种肯定。

宋知时先是彩虹屁把宋知意夸得天花乱坠,随后道:“等哪天开放了,你还可以写点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什么的,那可比这种歌功颂德的散文强多了。”

“嗯,现在我也赚钱了,在这个家底气也足了。”

宋知意这话让宋知时听得直皱眉,他其实很想说,你是我宋家的大小姐,哪怕你不赚钱,你也是底气十足的,根本不需要内疚不需要惭愧。

紧接着他又想到上周邱顺成打探来的消息,大姐究竟知不知道姐夫在厂里那些事儿。

最后,宋知时还是不忍心就这么直白地告诉宋知意。

再等等吧,他告诉自己。

先让刘爱民放松警惕,等抓他个现行的时候,自己保证让他名誉扫地!

“我还给你俩各定了一身衣服。”

“我这衣服穿都穿不过来呢。”

“你甭跟我客气,有时间你把顾淮约出来,咱们一起上国营饭店吃顿饭。对了,你要跟我说什么事情啊?”

宋知时问:“姐,你比我大那么多,对咱们家厂里的事情应该有所了解吧,你帮我看看这古籍跟咱们家纺织厂关系大吗?”

宋知意一愣:“好端端的,怎么问起了这个?”

宋知时赶紧把买的几本古籍递给她。

宋知意接过详详细细地翻阅起来,然后阖上:“这几本书确实有些年头了。”

“不过咱们家用的都是德国机器织布染布,已经很久不用土法了,爷爷上位以后,家里那些绣娘也遣散了,只做这国产布料的生意。”

这些事情宋知时也略有耳闻。

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战争频发,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如果宋氏还是只做高级丝织布料,那不等着破产嘛。而且人工织布的效率显然也比不上机械织布,自然而然就被淘汰了。

爷爷上位以后,更是对宋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此高级绣品在宋氏洋行全部绝迹。

宋知意道:“这几本书倒是有纪念意义,但是没有使用价值了。”

宋知时不以为然:“谁说的!肯定有!”

他知道,等未来几十年,科技极速发展,大规模的机器替代人工以后,手工制品还会重出江湖,重新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

他更有预感,此类古籍,或许是宋氏翻身的根本。

“你什么时候对家里的生意上心了?”

“等爷爷回来,我再把它们交给爷爷。”

“好好好,都听你的。”

宋知时想了想,放在他那个出租屋实在是不安全,还不如放在大姐这边保管。

宋知意虽不明白宋知时为什么对几本古籍如此看重,却仍然选择了尊重弟弟,随后她便把古籍藏在了自己的嫁妆箱子里。

元旦过后,宋知时终于收到了来自老家的回信。

除了慰问他身体的,最多的就是问他今年是否回家过年的。

回家……

除了二姐那里,他好像也无处可去了吧。

至于顾淮,他想回那个家吗?

朱芳婕也给他写了一封信,除了问他工作情况,又提到了朱露莎跟雷庆国的婚礼。

雷庆国是顾淮最好的兄弟之一,于情于理也得回去一趟。

还有姚思雨和刘志毅的墓,也祭奠一下,毕竟清明他俩也回不去。

至今想到姚思雨,宋知时仍无法释怀,为他的遭遇而感到不值,只是斯人已逝,活着的人只能朝前看。

第123章 新春

过了元旦,时间就跟长了腿似的,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年头上,顾淮也迎来了第一个寒假。

宋知时倒是没闲暇,这些日子为了这支盘鼓舞,他跟翟秋煜几人忙得脚不沾地。

顾淮见他辛苦,又为了让他能跟上营养,三天两头给他开小灶。比如趁着晨跑送一些牛奶鸡蛋到团里,有时候鸡蛋放保温桶里,宋知时结束了早功打开还是热乎乎的。

等舞蹈排练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比如说舞蹈服装还有配乐。

“我觉得形制倒也不是特别重要,毕竟观众主要是看舞蹈,衣服图个好看,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就行了,咱可不能本末倒置啊。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颜色该怎么选?”

汉承秦制,以玄色为尊,汉朝以前指青色或者蓝绿色调的颜色,汉朝以后指黑里带微赤的颜色、黑色等,这些颜色都不太适合用于演出服饰。

周矜白脑海里灵光一闪:“先生,咱们国人就爱这正红色,就连国旗都是红色,要不就选红色吧!”

翟秋煜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李舒珍跟着附和道:“可不,汉朝对红色也很看重,而且咱们不止服装红,舞者也红,又红又专,我看哪个敢说这是四旧!”

其实这两年国内的大形势已经好转了很多,但四人仍旧不敢放松警惕。

翟秋煜长叹一声:“没错,这是复原的艺术,没看人考古研究所这几年还一直在研究嘛,这可是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本。”

宋知时说:“老师,我觉得您请个正经的梳头师傅要紧,这汉朝的发髻可不好做。”

翟秋煜有些得意:“这些都不是问题,图样我已经从古籍的壁画中找好了,保证让舒珍完美亮相。”

“所以现在就只剩下配乐问题了。”

这也是最难的一步,但是好在歌舞团有自己的创作班底。

“既然这是汉时的舞蹈,就从秦汉这些时代找些诗歌编成舞曲不就行了?”

“说得简单,可到底选什么呢?”

众人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还没商量个所以然来,翟秋煜已经抢先一步报了节目。

宋知时来之前,古典舞队已经有两年没有在新春舞台上演出了,之所以还养着这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