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身上每一个角落。

会这样,完全是因为苏寄秋的国民度确实很高,几部电视剧积累下来的人气,不是一年一两部电影的顾南所能比的。因人气高声量大,找上门来求合作的品牌便越来越多,所以对于苏寄秋来说,维持住人气很重要。

不过演员嘛,作品才是立身之本,所以陶最一直没有给顾南和苏寄秋谈综艺,找上门来的多半也推了。会接这个综艺也是看在它具有一定的竞技性,真人秀的性质相对较低,不会暴露太多演员的私生活。

这一点,从综艺的名字上便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这档旅行综艺是杨桃卫视的自制综艺,上一季大获成功,名字叫《如何穷游欧洲》。这一季的名字大同小异,叫《如何穷游东南亚》,属于光看个名字就知道节目内容,全程看嘉宾和节目组斗智斗勇的类型。而且这节目还是那种直播、录播相结合的新型综艺,可观看性非常高。

“三个小的常驻的《桃花源2》十月播出,秋秋的《如何穷游东南亚》预计十一月开机,大家都有综艺,就你神隐,南瓜估计又要给我刷TAG了。”陶最敲着方向盘,幽幽地叹了口气。

顾南想了想,开口道:“那作为她们的正主,我来赔偿你吧?”

陶最瞄了他一眼:“你想怎么赔偿?”

“肉……”

顾南才冒出一个音节,就被陶最抓狂打断:“我他妈就知道!你能不能想点别的?”

顾南委屈:“别的我也没什么了啊……”

陶最:“那几块翡丽翠不是现成的吗?”

顾南:“可是哥,我整个人都是你的,那几块表不一样是你的么,拿你的东西送你也太没诚意了吧?”

陶最:“……”艹,好他妈有道理。

顾南:“所以,还是肉偿最合理。”

陶最:“……滚呐。”

第108章 思乡

陶最和顾南二人刚抵达吴筝的工作室,就被他塞了一本剧本。

“快看,看完再说。”吴筝说着狠狠吸了口烟,形容枯槁,眼睛下全是青黑。

见吴筝这个样子,陶最将剧本递给顾南,让他自己去看,自己则坐下倒了杯茶递给吴筝:“你这是上哪修仙去了?”

吴筝摆摆手,接过茶杯一饮而尽:“甭提了,这剧本要把我磋磨死。”

陶最挑挑眉:“怎么说?”

吴筝在他对面坐下,抹了把脸才开口道:“其实这个剧本的雏形在我读书时就有了,但是那时只是个不成熟的想法。这几年我想将它完善、写成剧本的念头越来越强,终于在去年正式开始动笔。

“但首先这个想法就只是个想法,非常不成熟的想法,要把它扩展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很难。其次就是这个剧本如果真要拍,和我以往拍的类型完全不同,我越写心里越没底,写了一年才勉强觉得它可以见人了。”

听到类型不同,陶最微皱了皱眉:“什么类型?”

吴筝看了他一眼:“科幻片。”

陶最:“……”

吴筝:“你别用那种眼神看我,我也没说你们一来就签合同,看看剧本再说。”

陶最看了眼身旁正仔细阅读剧本的顾南,没有说话,和吴筝一杯接一杯的开始喝茶。

剧本不长,顾南却反复看了两三次,许久他迟疑地放下剧本:“这个剧本……”

陶最和吴筝唰地一下看向他,两道目光炯炯,仿佛他即将说出口的话是什么金玉良言一样。

顾南顿了顿,才接着说道:“背景设定很科幻,但内核还是文艺电影的内核,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投入很可能和产出不成正比,拉投资是一大问题。”

陶醉一听就明白顾南是什么意思,其实这种电影在前世有不少,比如《银翼杀手》《降临》《超时空接触》等。这种电影通常有着十分深刻的人文内核,只是披上了科幻的外衣,成本高的如《银翼杀手》和《星际穿越》,成本低的也有如《超时空接触》和《降临》这种。

顾南的话说白了,就是担心大投入得不到回报。

之前吴筝的电影也几乎部部亏本,但因成本非常低,亏了也就亏了。就像《水乡》,成本不到一百万,在港澳台以及海外上映后,凭着水城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名声才勉强收回了成本。

但如果是非常大的投入,首先能不能拉到投资就很难说。一两百万吴筝的同学朋友们掏了也就掏了,亏了一年半载就能回血。可如果是上千万上亿的资金,对于一般公司来说流动资金也就这么多,万一亏本,那就是破产的命。

相信吴筝也不会这么对待自己的朋友,所以这笔钱……

陶最皱眉看着吴筝:“你确定下半年能开机?”

吴筝苦笑:“合作伙伴太聪明也不是什么好事。我凑了点钱,开机没问题,但……”

但后续资金无法保证,这也是为什么吴筝年前就联系陶最,要顾南下半年的档期。说白了如果顾南答应出演,那么这部电影就不愁拉资金的问题——

曾经拿下水城国际电影节大奖的组合再次联手,这个噱头就足以吸引资金注入了。

陶最其实并不反感吴筝算计他们,对于一个有理想的电影人来说,为自己的作品拼尽全力是很正常的事。

陶最担忧的是,始终是顾南的事业。

如果吴筝还是拍文艺片,他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问题是吴筝要拍的是科幻片,且不说成本高可能会扑街的问题,一个常年拍文艺片的导演能不能拍好科幻片?剧本逻辑站不站得住脚?能不能掌控好科幻片庞大的开支?

不确定因素太多了,甚至比《往生》还多。

但要陶最就这么拒绝合作,他又说不出口。和吴筝已经成为朋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好剧本太少了。

华国一年拍几百部电影,能出头的就那么十几部,刨开资本运作的那一些,剩下的好饼,百里难挑一。

顾南确实可以和资本合作,摘现成的桃子,随便演演就能有几十亿票房实绩入账。但那种电影伤害的是演员自身的观众缘,多拍几部口碑就完了,最后只有粉丝会拿着票房吹牛逼,实际上毫无意义,职业生涯也会被资本裹挟。

但好剧本真的太难得了,不然顾南下半年的档期也不至于到现在都空着。

这一点,电影确实比不上电视剧,IP一部接一部,总能挑出好的。

想到这,陶最对顾南伸出手:“拿来我看看。”

顾南将剧本递给陶最,并顺手接过了泡茶的工作,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吴筝聊着除了剧本之外的事。

看了剧本,陶最才终于明白,为什么顾南会看好几遍,最后又说到成本问题。

吴筝这个剧本,总的来说,讲了一个思乡的故事。

一场星际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