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用了龙菲菲之口,说他是近二十年里唯一一位斩获水城电影节金狮奖的内地导演,获奖作品因题材问题没有在国内上映……那不就是《水乡》吗!
陶最直起身子唤醒电脑,查询水城电影节的相关信息。果然看到这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举办时间一般在八月至九月间……恰好能合上电影拍摄的时间!
意识到《水乡》有可能获奖,陶最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转悠。
《水乡》的置景完全可以在影视基地解决,甚至在北市就有完美复刻解放初期风格的影视城;音乐方面也因为时代特色,大多会以那个年代的口号、样板戏为主,最多只需要一首主题曲就能完成配乐。
除此之外电影无需任何后期制作,而报送三大电影节的电影都要求在电影节上进行首映,这种题材也无法在国内上映,自然也不用排档期……
这种摘果子的事,不演白不演啊!
陶最站定,拿起桌上的手机转身就出了办公室,直奔一楼。
等顺着楼梯一路疾行至顾南上课的小会议室外,他忽然又停下了脚步。平复呼吸和心情后,陶最装出一副淡定的模样敲了敲门,然后推开门对着老师露出饱含歉意的微笑。
“老师不好意思,我有点事要找顾南商量,今天的课就暂时上到这吧。辛苦了。”
台词老师闻言轻舒了口气:“好吧。顾南,记住我刚才说的要点,课后记得练习。”
顾南起身点点头,目送老师离去后他看向陶最:“吴导发剧本过来了?”
“聪明!”陶最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顾南面前,竟是一刻也等不及地将手机怼到了他眼前,“你快看看,看完说说感觉如何,我和吴导说好了明天给他回话。”
说完,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有点太积极了,又找补道:“不过我话说在前面,这种题材的电影,就算不在国内上映,对你演员的生涯还是会有影响。”
得奖后就是妥妥的实绩,可不是有影响吗?
“而且我看了剧本,这部戏表演难度很大,对任何一个演员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但是我相信你绝对没问题,你可是主角啊!
“不要急着做决定,认真看,仔细思考,无论如何公司都支持你的决定。”
求你务必一定要接啊!你要是不接……我就…哭给你看!
顾南看着表情严肃认真,眼神却份外有戏的陶最,原本就好奇的心顿时被吊得更高了。
究竟是什么剧本让小陶总这么在意,一副他要是不演就错过绝世好饼的模样?
顾南低头看着展开的剧本,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倒不是剧本不好,也不是顾忌题材,而是这个剧情完全涉及了他的表演盲区,爱情。
顾南的表演方式并不能完全归于哪一个流派,但总的来说还是以自身经历和个性为基础,放大某一种情绪来表演。很多戏份哪怕他没经历过,也能找到相似的情绪代入。
就比如《往生》里雷泽出任务时遭遇事故,眼睁睁地看着搭档在身边咽气,他却因为重伤动弹不得,连哀嚎都做不到。
这种自己在忍受肉|体上的极度痛苦,又承受着朋友离去的心理折磨,顾南在表演时便借鉴了骨髓移植手术后伤口疼痛的经历,以及发现父母扔下他离去时的心理状态。
两种情况无法完全类比,但存在共通性,他就是抓住这一点共通的地方,来适应角色并将其展现在镜头中。
但他所有的经历中,并不包括爱情。
剧本中欲望的那部分他能找到参照物,因为他曾经……咳咳,总之,这一部分没问题。可是这种爱而不得,辗转反侧的情绪……也许能用其他经历来替代?
顾南阅读剧本时,陶最就坐在他面前,小心翼翼地觑着他的表情,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就忍不住想开口劝说。
不过最终陶最还是什么都没说,安静地等待着,这一等,就等到了下班时间。
直到两人上车,库里南驶上车道后,顾南才开口道:“我想接这部戏,但我担心自己演不好。”
陶最心中的大石陡然落地,咽下嘴边那句“想接就接我们明天就签合同”的话,他斟酌了两秒才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那些眼神戏和内心戏吗?”
“嗯。”顾南低低地应了一声。
陶最笑笑:“我倒觉得,这是个机会。有挑战的表演,配上要求严格的导演,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磨刀石吗?而且你没试过,又怎么敢肯定自己不行?”
见顾南仍一脸犹豫,陶最顿了顿,放缓语调道:“这样吧,反正吴导也说了要试戏,那咱们就去试试。如果他认为你有潜力能演好,咱们就接,不行就算了。”
顾南闻言转头看了他一眼:“我以为你很想我接这部戏?”
陶最挑眉:“怎么说?”
顾南:“你给我剧本时的眼神就是这个意思。”
陶最:“……我就是觉得剧本不错,导演也好,错过很可惜。”
顾南:“既然可惜那你刚才还说不行就算了的话。”
陶最:“那不是你瞻前顾后的吗?我总得照顾摇钱树的感受吧?”
顾南:“那摇钱树要是说不接呢?”
陶最:“……你先把主意拿定,接还是不接给个准话。”
顾南:“你看,你果然想我接这部戏吧!”
陶最:“顾、南!我发现你小子真的越来越……”
顾南:“看前面别看我,你开车呢注意点。”
陶最:“……”
好气哦,想砍树。
***
树当然没砍,戏也要试。
几乎是在答应接戏的第二天,陶最和顾南就去了吴筝的工作室,见到了这位业内闻名的独立电影人。
吴筝之所以业界有名,除了是国际电影节的常客外,也和他拍戏不差钱有关。
不过这种不差钱不是周方弘那种动辄几亿的不差钱,而是其他独立电影人花好几年的时间筹备电影时,他却能一部接一部的拍小成本电影,几乎没有空档期。
高产且质量上乘,这也是他纵横国际电影节的利器。
在他背后支持的,不是亿万家产,而是有电影梦却没有从事相关行业的,冤大头。
“给你们介绍一下,咱们这部电影背后的冤大头,齐鸿轩。”吴筝指着坐在沙发上正在泡茶的中年男人介绍道。
已经有点谢顶趋势的齐鸿轩闻言手一抖,滚烫的开水顿时洒了小半:“什么冤大头,再怎么着我也是你的出品人啊!能不能好好介绍一下?”
“行啊,”吴筝从善如流,“那这部电影出品人那栏我把你的名字打上去,给全世界都好好介绍一下你。”
齐鸿轩顿时怂了:“别,千万别!让我老婆看见又得跟我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