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憨傻,但史六娘却觉得,能写出那样惊艳文章的人,不论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人生阅历上,都应该是远超同龄人的,他笑,说明他心里开心,也说明,他对这桩婚事并无怨言,是真心实意想要娶她的。
真好啊!
史六娘这么想着,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她这一笑,终于是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发自内心地快活起来了。
“阿娘,谢谢您。”对于极力帮她争取到了这门婚事的继母,史六娘心中的感激之情满溢而出,幼时对自己的处境无知无觉,就算衣食起居的条件不好,她也没什么怨言,因为继母已经尽力为她安排了,那不是她的错,也不是继
母的错。这一次,她们俩终于联手抗争成功了,她逃脱了史家的牢笼,接下来,她要努力打理自己的生活,方不辜负母亲的深情厚意,如果有机会,她还要把母亲也拉出来,把弟弟们培养成才,不求大富大贵,好歹能够保证母亲颐养天年。
苏辙牵着新婚妻子的手,入了洞房,苏轼作为过来人,也没有去凑那个热闹,而是牵着王弗的手,和她一起回房去了。
“外头这么热闹,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早睡觉啊?”王弗竟然还有些不满,跟着他走的步子迈得极细碎,不时地还往身后看。
“咳咳……回房又不是一定要睡觉。”苏轼不知想到了什么,耳根子一片红晕。
“那你自己去看书吧,我还想多看看呢!”古代的婚俗非常有趣,不论经历多少次,她都会觉得兴致盎然。
“你都参加过不少婚礼了,子由的婚事也是你安排的,有什么好看的?”
“我想去看闹洞房!”王瑾成亲时,她还是未嫁之身,年纪又小,赵氏当然不会让她参与这样的活动,好不容易如今已为人妇,可以看闹洞房了,苏轼却把她拉走了,怎能让她不生气?
“咳……”苏轼咳嗽的声音越来越厉害了,王弗拍了拍他的后背,好奇地问:“你是不是生病了?来,我给你把把脉吧!”
“不用了,我没什么事,就是有些口干舌燥,闹洞房这种事,又乱又无趣,况且子由那般持重的人,怎么会任由大家胡闹?你还是跟我回房睡觉吧。”
王弗狐疑地看着他的神色,踮起脚尖凑近他,看到他耳根子一片通红,便知道他心里打了什么小九九,嗤笑一声道:“苏子瞻,你心里想的什么,当我不明白么?喝了几碗黄汤,就胆大包天的起这种心思,说好了三日一次,时候未到,我可不陪你。”
每到她喊苏轼“苏子瞻”的时候,就是较真儿了,在其他地方,还能跟她讲道理,慢慢磨她,她一心软就答应了,唯独此事,她是一点道理都不讲,日子记得清清楚楚,从不肯跟他胡来的。
“怎么会呢?”苏轼满脸堆笑,轻轻摇晃着她的手,似乎在撒娇,但一个七尺男儿,对着矮他一头的妻子撒娇,这画面着实有些令人忍俊不禁,“我就是忽然来了灵感,有一首新曲要弹给你听。”
“我听不懂。”
“没关系,没关系,和娘子在一起,不论做什么都好的。”
“我还是更想去看闹洞房,你改日再给我弹吧。”王弗正想把他的手挣脱了,干脆不和他磨叽,自己跑了算了,没想到苏轼力气极大,握着她的手不肯松,反而突然袭击,双手把她抱起来,一溜烟跑回了他们的卧房。
沿途回廊张灯结彩,好在后院此时无人,便没人看到行为如此放肆的苏轼,若是让人看见了,恐怕要笑掉了大牙。
最终苏轼还是没能得逞,只能把她圈在怀里学弹琴,王弗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琴弦,恨恨地看着他。
苏轼把头放在她肩上,心里也郁闷得不得了,不过郑为的话他还是牢记在心的,娘子年纪小,不能随便胡来,为了日后能够白头偕老,他也要多多克制。
“苏子瞻——”多少次,王弗刚开了口,苏轼就回首吻住她的唇,不许她说话,琴音流淌,烛火摇曳,良人的眉眼近在眼前,就连意志坚定的王弗,都有些恍惚。少年夫妻,总有无限的精力需要发泄,总是温情蜜意,可这样的时光,能够延续到何时呢?
婚后的苏轼,实在与婚前大不相同,从前他克己守礼,对待王弗也极温柔,王弗待他也是很矜持含蓄的,成了亲,两人反而像小孩子一样,偶尔为了彼此待旁人的态度争风吃醋都是小的,惯常还打打闹闹的,也不避人,连程氏都说苏轼是
“越活越回去了”。王弗又不守什么“三从四德”,私底下常常直呼苏轼名姓,苏轼倒也好脾气,由着她叫,只是有时王弗话多唠叨的时候,他也会果断采取“特殊”措施,制止她的唠叨。
最令王弗烦恼的是,苏轼似乎太过喜欢与她身体接触,走到哪都要牵着她,动不动就上手,晚上睡觉也要紧紧抱着她,而他偏偏天生火气重,夏天的时候,王弗就感觉自己置身火炉之中,恨不得一脚把他踢下床去。
不过,苏辙新婚第二天,苏轼听了王弗的号令,把他弟弟拉到书房好好教育了一番,大致内容跟王弗调教苏轼时没什么两样,都是说女子年纪小的时候不能太过胡来,容易伤了身体根基,再加上孕育子女,需要成熟的母体,不宜太早怀孕,让苏辙收着点。
苏辙一向听苏轼的话,况且这话听来也很有道理,就欣然接受了。苏轼回去向王弗邀功,王弗却是冷冷扔了他一张帕子。
“天气太热了,你到偏房去睡。”
苏轼一噎,他也不想浑身火热、满头大汗的去碰王弗啊,体质如此,他能有什么办法呢?更何况,不抱着王弗睡觉,他很容易失眠的!
鼾声如雷的苏子瞻如是梦呓。
第121章
王弗让苏轼去提醒苏辙, 完全只是友情提醒, 她不知道苏辙对待这种事的态度, 但她知道,历史上的苏辙, 三十一岁时就至少生了十个孩子, 三个儿子七个女儿,也不知是不是都是史氏一个人生的, 总之听着就很辛苦。
他的七个女儿,夭折两个, 剩下的五个听说都是苏轼给安排的婚事, 至于嫁给了谁,王弗也不清楚, 她记得的东西可没那么琐碎,记得这事,完全是因为当时宋代背景的电视剧盛行时, 网络上有过一个讨论, 说宋朝的嫁妆成本很高,高到苏辙这个官至宰相的名人, 嫁女儿时都要变卖自己的产业和田地。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活到苏轼给苏辙女儿安排婚事那一天,她也不怕给苏辙的孩子负责高昂的嫁妆, 但小小年纪就生那么多孩子, 对史氏无疑是很大的负担。王弗对史氏的第一印象很好,听闻她在娘家的日子并不太好,希望她在苏家至少能过得轻松些。
与新妇见礼的时候, 王弗倒是很意外,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