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
不过二十来岁,已经是益州府远近闻名的大夫了。更令王浮想不到的是,白英竟然注意到了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疾病,对疯病很有研究。
白英的加入,使得王浮的团队更加完善,甚至还影响到了他的妹妹白芷。从前白芷也会背诵医书药方,但从不敢对别人说,自己想学医,现在她有了正当理由,开始在课余时间跟着白英和郑为学习医术。她的悟性甚至在白英之上,很快就跟上了学习进度。
现在王浮身边已经聚集了一大批能人,也有了固定的约稿作者,不必让她多操心,一期小报就能轻轻松松做出来,而且由于毕升的不懈努力,现在的排版印刷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再次节约了成本。
在邓州,由于范仲淹的支持,《和乐小报》很快落土生根,遍地开花,甚至范仲淹也常常为小报供稿。冬天到了,新的蜂窝煤上市,引起了一阵热潮,王浮顺便在小报里提到了土炕,冬天越来越冷,土炕配蜂窝煤,简直绝佳。宫里传来消息,说仁宗试用了土炕和蜂窝煤,对这两样东西赞不绝口,也使得《和乐小报》更加顺利的进入了开封府的市场。
然而所有这一切的好消息,都抵不过一次谣言造成的成都府全城恐慌。
成都府位于大宋西部,毗邻吐蕃诸部,游牧民族冬天粮食不够,就经常到中原打草谷,一般从仲秋到冬初的几个月内,各地都会上报伤亡人数和损失情况。今年冬天来得更早一些,天气也更冷,边境的几个小城镇都受到了劫掠,消息传到益州府,竟不知怎的变成了吐蕃人要来攻打益州府。
周知府轻信谣言,决定高筑墙、广积粮,他的理由也很正当,厢军和乡兵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够,没有人相信他们真的能保护得了成都府。
最先传出消息的是杨华的杂货行,他们这些商人走南闯北,也会跟吐蕃人做生意,虽然朝廷不提倡边境贸易,但天高皇帝远,有些小的榷场还是可以交易的,更别提私下来往了。
中原富庶,但牲畜和肉食不足,大多数人补充蛋白质靠的是豆腐,而且中原的马匹不如草原上的好,吐蕃所处的地势高,他们的牛马品质优良,山羊毛皮柔软,杨华祖上就是靠着倒卖成都府的粮食和吐蕃的牛马起家,后来才逐渐扩大范围,经营各类杂货。
秋末的时候,吐蕃一个名叫溧水部的部族夜里偷袭了另一个部落,将他们的人口马匹全都据为己有,溧水部的人乘胜追击,又相继攻下了附近的几个小部落,如今已经发展到宋人一县一城的兵力无法抗衡的地步了。他们的聚居地离宋人城池很近,因此时不时
就跑过来抢夺粮食和食盐,宋人不堪其扰,纷纷外逃。
流民渐渐变多,也像部落一样聚集在了一起,成为地方官员最害怕的不稳定因素,事实上,这几年来,由于赋税傜役的繁重,很多农民都失去了土地,成为了流民,全国上下爆发过许多次动乱,这也是促成庆历新政和后来的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梁通判一面下令厢军和乡兵戒备,安排了人去探查消息,一面同周知府理论,益州城的城墙足以抵抗吐蕃人的骑兵,益州又是天府富庶之地,粮食储备足够,根本不必下达那样的命令引起民众的恐慌。
周知府一意孤行,根本不听他的话,任由这消息散播出去,就连王浮的祖父祖母都听说了这事,还在考虑要不要离开益州府回青神去。更多的离不开益州府的妇孺老人,将希望寄托在求神问佛之上,这两天,昭觉寺的香火都旺了几分。
梁通判那样性情温和的人,都被他气得数次在公共场合出言嘲讽,几次上书朝廷弹劾周知府。然而此时通信极慢,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内一片骚乱。
整个成都府都笼罩在阴影之下,唯有王浮一点都不着急。
稍后为你更新
第80章
按照以往经验, 就算吐蕃人能够聚集起一支战斗力不弱的军队, 他们也不会狂妄到来攻打益州府。毕竟攻城跟打草谷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是战机、战力与后勤的联动, 一个是打完就跑,根本不用考虑后果。
所以说这件事并不会影响到王家过年, 只有一个副作用, 愈演愈烈的谣言激化了本就尖锐的双方矛盾,
边境的所有榷场都关闭了,周知府还下令不许民间私自交易,鼓励互相举报, 各地的大牢已经关了不少铤而走险的小商人了。
吐蕃人也着急,他们不产盐, 也不会耕织,
吃的粮食和盐,用的绫罗绸缎,全都是从宋人这里买或者抢去的。尤其四川也是食盐的一大产区,每年产出大量井盐,虽然大部分被官府控制,但总有漏网之鱼。
长期只吃肉食的游牧民族需要食盐, 可以说,为了食盐他们连命都可以不要。宋人不肯卖盐给他们,他们只好越过西夏向辽国人买盐,
这时人们才发现,辽国的食盐物美价廉, 比宋人的盐好得多。
时下食盐生产售卖全都是由朝廷控制,食盐专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官府全包型,生产、运输、批发、零售全都由官府严格控制,这种模式缺乏竞争,因此售卖官盐的人有恃无恐,服务态度极差另一种是官商结合型,官府名下的盐池、盐场把食盐生产出来,批发给行商,行商运输到各地批发给坐商,坐商零售给百姓,行商和坐商都需要从官府获得特许经营权。这两种模式都是建立在官府对盐工的剥削之上,内陆地区产井盐,沿海地区建盐池和盐场,附近的农民全都被强行变成盐工,免除农业税,发给口粮和工资,“人给米日二升,岁给户钱四万”,工人价格之低廉,食盐售价之高昂,都让人难以想象。
就像王家自己吃的盐,买回来还要自己淘洗、沉淀、晾晒一遍,更别说很多人家吃的都是混着砂砾的盐,还有的人,吃不起盐,只能买盐布,就是沾点盐味的碎布,煮菜的时候连着布一起煮。所以说,世人的艰难,往往都是上位者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
关于辽国廉价盐的讨论越来越多,民间甚至有些人打算去辽国购盐回来贩卖。与辽国交界的几个州都抓着不少偷渡食盐的,按照律法全都处死了,却还是禁不了私盐买卖。听说仁宗为此还在朝堂上发了怒,然而皇帝的一次发怒并不能影响什么,最多是相关官员被贬谪一通,去地方上溜个弯,盐铁专卖的政策是不会改的,还要高薪养着一个差事三四五六七人待岗的朝廷命官呢。
对于周知府来说,这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大宋和辽国边境又开始打仗,仁宗无暇顾及地方上这么一个“小事”,但他轻信谣言在城门楼上造的瞭望台还立在那呢,最新建筑材料——水泥制造,保管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