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说出刚才那句话之前,大家都不能理解夫子为何这样做,以为他是想让学生们懂得茶米油盐的价格变化,从中悟出持家之道,如今王浮这么一说,她们似乎想起来《食货志》中的各类记载,农业固然是国家的根基,但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还是从商业上体现的。唐代万国来朝,长安住满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商人,他们将其他国家的东西带到了大唐,极大地丰富了今人的生活,这也是商业的作用。

王浮又说“尽管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却没有多少人懂得,或者说,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佯装不懂。月娘姐姐,抱怨商人地位低下是没有用的,在很长的时间内,这种歧视商人的情况不会有任何改变。”

杨月娘怆然“那我们就没有活路了吗?”

王浮沉默了一会儿,这个问题她没有答案,至少现在没有,不过她可以略微指导一下杨华。

“月娘,你家的事情我帮不了忙,像时下许多大商人一样,在朝堂上有靠山或许能稳当些。我有一个办法,如果你爹爹愿意冒险,可以由你们杨家牵头,在川地甚至整个大宋建立起行会,三百六十行,我们商人可以成立商行,把商人们团结起来,制定我们各自的行业标准,同时保护我们名下的商人权益,必要时,可以派人同官府谈判,请求略微降低商税,或者改进收税的方法,让我们的钱不被官府层层盘剥走,而是能进入国库,这样官家得到了好处,看到了商业的潜力,或许能答应我们降低商税的请求。另外,对你提出的各地收取的过关税,我觉得可以由商会和官府通力

合作,直接对货物数量、质量等划分等级,什么品级的货物收多少税都上报官家,在我们售卖出商品之后,由户部查验账本,逐一收税。”

她顿了顿,又说“这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也是一件不成功便成仁的险事,不论在何时何地,纠结大量的百姓反抗官府,都有可能掉了脑袋。但若是商行的确能够把商人们团结起来,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高层人员不贪污腐败,一心为大家着想,底层商人能按时按量缴纳税款,不逃税漏税,官府得到了好处,未尝不会同意大家的建议。”

“好!”突然屏风后传来一声喝彩,声音颤抖,十分激动,转瞬间就走出来一个身长八尺,健硕精神的中年男人,身着绸袍,头戴方巾,十分儒雅的打扮与他本人的气质有些格格不入。

中年男人走到王浮面前,深深一揖,说道“小友真知灼见,让杨某茅塞顿开,可叹我等八尺大汉,竟不如你一个垂髫小童有见识、有胆略,杨某惭愧!”

“杨伯伯不必过誉,我只是思多想多,日夜绸缪才想出这样的办法,‘风物长宜放眼量,登高望远天地宽’,跳脱出我们自身利益的囚笼,或许能看得更多、更远。”

稍后为你更新

第56章

杨华早在王浮等人进府时就在杨月娘的房里等着了, 这个人的眼光极其毒辣, 王浮在益州府, 除了捣鼓印报的事,

并没有掺和和乐楼的事情,他竟能猜出和乐楼变化的背后不是王方, 而是她这个七岁的小女孩。

为了保护王浮, 王方他们从未在外宣扬过王浮智力谋略上的骇人之处,

古代有许多神童之说,人们或许可以接受王浮的异于常人,但王方他们也怕发生意外。家人们都是看着她长大的, 她从小就古灵精怪,又爱读书, 爱问问题,

甚至还自己动手做实验去钻研某种事物,如果这样天生聪慧又后天努力的人,若与旁人没什么不同,那才是一件奇事。

杨华对王浮也有一丝写在脸上的敬畏,若王浮是男儿身,恐怕他此刻就要跪下投诚了, 像这样多智近妖的人物,何愁将来不能出人头地?

“小友能否详细地说一说商行的事?此事困扰我已经三十多年,自我接手家父的产业, 三十年来也不过把家业翻了五番,我自认为夙兴夜寐,

眼光谋略皆不输常人,为何我不能达到范蠡、吕不韦那样的地步?”

这一句话就把他自己的雄心抱负摊在了台面上,或许他不是个好父亲,但他是一个优秀的商人,求人时最忌讳有所保留,不真诚的人怎么能妄图别人对你真诚?

“人力终有穷尽,我一介闺阁女子,没什么远大的志向,只想把眼前事做好,商行一事,还是群策群力,多召集一些有识之士共同商讨更好,我也不敢说这是一个好办法,只是提出来罢了。”

“小友不可如此,如今你们和乐楼声势浩大,终会引来虎狼之徒,眉山程家的势力远不能护住《和乐小报》这样的东西,你既然把它做出来了,就一定知道这东西的用处,暗中觊觎《和乐小报》的人不乏朝中大员,甚至官家,若他知道了,难道不会……”

杨华说得对,《和乐小报》不仅仅是一份报刊,它承载了太多东西,这样传播广泛,吸引力和影响力都很大的东西,不仅仅能成为聚宝盆,也会成为官府宣扬政治思想的利器,更有甚者,有人会说它暴露了太多大宋的信息,会被外族利用,最终用来攻打大宋。这不是空穴来风,王浮记得,不知是哪个朝代,就是因为朝廷邸报和官员信件泄露,被外族知晓了军事布置,一路长驱直入。虽然这肯定不是亡国的根本原因,却也是一个。

报纸这种东西从出生起就与政治挂钩,即使她只是为了开民智、娱民心才把《和乐小报》捣腾出来,也架不住有心人诋毁。

王浮微微一笑“杨伯伯不必危言耸听,《和乐小报》只是我用来传扬和乐楼美食的小玩意儿,若被什么大人物看上了,我拱手相让也未尝不可。”

杨华脸色一变,他当然知道王浮的意思,他是没想到王浮如此滑不溜手,根本没被他震慑住,此时他已经被王浮提出来的“商行”一说牢牢控住了心神,在王浮面前自然落了下风。

明清时期出现的商帮是由亲缘和地缘关系作为纽带,王浮刚才说“商行”的时候特意漏过这一点,诚然亲缘和地缘关系更为稳固,但她想培养商人们的契约意识,这才是更为健康的发展方式。她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它能够少一些战火侵扰,商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推动也是不容小觑的,如果大宋能够建立起和谐健康的商会体制,说不定能够延缓灭亡的步伐。

说这些太过冠冕堂皇,王浮都觉得自己可笑,但她还是愿意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小娘子不如回家同你家爹爹商量一下,我等着你的答复。”杨华仍不死心,只不过方才亲切和蔼的“小友”这时就变成了语气一般的

“小娘子”。

王浮从听说他为了生女儿与朝中官员不成器的儿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