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5
天在上!我越国何错之有,竟要承担灭国之痛!”
他走进剑庐,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眼里满是决绝。
“越国已无力回天,明遐绝不苟活于世!”
第232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封神(大结局)
剑庐还是一如既往的炽热,铸剑池里铁水翻涌,明遐站立其上。
回顾他一生,少时肆意,父母恩爱兄长友善,拜得名师,学了一身本领。
可他自小顽劣,不爱读书也不爱习武,虽上战场,却护不住百姓,回王宫,又护不住亲人。
若是他习武时认真些,是不是就能多杀几个敌人,为越国争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可是再后悔也无用,明遐恨自己不用功,当初偷的懒,如今都变作了扎向他的利刃。
他站在铸剑池摇摇欲坠,暗中陪了他一路的施慈喉咙发紧,声音干涩:“天道,这就是你不让我出去的原因?”
因为明遐始终逃不过一死?
因为他会出手干涉明遐的命运?
“他已经死过一次,为什么转世之后还是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施慈强行抑制住心头翻涌的情绪,用力到脑袋都阵痛起来。
天道没有说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是他的徒弟,也是耗费施慈最多感情的人,从他刚来这个世界起他就和明遐一路同游,如今好比让一个父亲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孩子赴死,他如何能忍?!
可是这是天命,天命啊,岂是人力能阻止?
明遐已经来到铸剑池的边缘,他泪流满面,半生的回忆在脑海里一一闪过,他像是又回到了幼时,越国百姓安居乐业,父母亲人其乐融融,连老师也斟一盏茶坐在树荫下看他和明遥打打闹闹。
“老师,明遐有愧于您的教诲,这把刀,终究还是没能护住越国。”
“曾经答应要替您铸一把绝世好刀,是我食言了。”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明遐去了!”
他睁开眼,看了一眼脚下流淌的铁水,猛地跳了进去!
施慈下意识伸手要接住他,却被禁锢在原地不得动弹。
滚烫的铁水瞬间吞噬了明遐,他化作血水与池子里的铁交融,溅起无数火花。
施慈闭上眼睛不忍再看,有什么东西飞快从他身上剥离,他在这个世上彻底了无牵挂。
他没有看到,混合着明遐血液的铁水自动流了出去,在模具里自动成型,化为了一把通体绯红的长刀。
这把长刀刀身燃着烈焰,整个剑庐霞光闪烁,凡人血肉和普通铁水竟然铸成了一把绝世神兵!
明遐刀化作一只鸟儿,冲天而起,施慈只来得及看他一眼便消失在天际。
他死死盯着明遐,看他带着最后的执念,寻着身上功德中的熟悉气息,穿过重重时空,落在的刚刚来这个世界的自己身边。
他从天上俯冲而下,仿佛一团烈焰,直直朝蛇妖而去。
施慈看到曾经的自己握住刀柄,将强大的黑蛇斩成两半,脱力昏厥的时候,明遐变回了鸟儿落在他胸膛上。
天道已经解除了施慈禁锢,可是他还是愣在原地一动不动。
良久,他才开口:“……这就是你不让我阻止他的原因?”
明遐终究穿过时空回到他身边。
这是明遐的命运。
先有神兵明遐刀还是先有越国二殿下明遐已经无所谓了,仿若衔尾蛇一样的命运叫施慈无力改变。
他在剑庐中待了许久,久到赵魏联军占领王宫,久到晏青回国复命,久到齐国一统天下。
越国的王宫化作了断壁残垣,剑庐燃烧的火焰已经熄灭,明遥的灵魂始终没有回到玉简上。
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施慈一步踏出,已经是千里之外。
明遥的魂魄重新投入轮回,他心有不甘,不愿封神,经历十万次世,才消弭了心中执念。
天下统一的第十六年,他终于结束了轮回,同封神榜上所有人来到三十三重天上。
那里已经立起一座宫殿,古朴庄严。
天道的声音自远方传来,带着法则之力,叫在场的所有人都心头一震。
“尔施慈行走四方,历数万劫难,令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及一千八百位小仙归位,重塑六道轮回,造福万界,特此敕封。敕为——太上无极妙有玄清御敕大道至高道尊,领法则之令,敕封诸神,统御大道三千,居三十三重天,为道祖之尊。”
背后高大的宫殿缓缓上升,周围祥云环绕,仙鹤齐鸣,施慈那身青衣陡然一变,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教人无法直视的威严。
他头戴玉冠,身着白色道袍,衣摆嵌满了银色的玄妙字符,自下而上逐渐淡入道袍之中,只看一眼就叫人脑袋生疼。
施慈本就容貌不俗,此时看起来却与从前有天壤之别,连与他熟识的殷正尧也不敢再将他视为友人。
玉简金光一闪,落在他手中,一直闭目的施慈这才不紧不慢睁开眼,他眼中无悲无喜,像是脱离了尘世,从此不再是红尘中人。
古井无波的眼神扫过云上站立的众人,他立在无极宫前,下面是江文德、江鸿、殷正尧、敖箐、施静、季云舒、腾蛇……
无数熟悉或陌生的面孔,脸上神色无一不恭敬,静候他开始封神。
施慈看着手中玉简,抬手一招,天上的云像是地震一般飘摇不定,云上倏地出现重重宫阙,巍峨耸立,亭台楼阁、雕栏梁栋无不金装玉饰,气势非凡。
从三十二重天往下,每一重都有琼楼玉宇,分别为各位神仙宫殿,敕封而来的众神将会在宫殿中各司其职。
施慈扫了一眼玉简,再开口时明明声音不大,却叫三界五行亿万万生灵耳边都响起了他的声音:“殷正尧,上前听封。”
没想到第一个就是自己,殷正尧正了正神色,上前一步跪下:“殷正尧在此,恭听敕令。”
虽说曾经已经下过敕令,可如今才算是真正的敕封,正式昭告天地生灵。
施慈缓缓开口:“尔殷正尧位正道之魁首,率众弟子,护卫人间,又有天命在身,今特令尔为酆都大帝,督率地府。另掌管三岛十洲,掌赏善罚恶之责。”
殷正尧拜了又拜,这才起身,一道光华落在他身上,他只觉得神清气爽,与和神位之间的联系又紧密了几分。
他退到一边,施慈再次开口:“江文德,上前听封。”
头发花白的江文德从人群中走出,学着殷正尧的模样,上前跪下:“江文德在此,恭听敕令。”
……
…………
如此种种,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敕封完毕,喻沉为瑶池圣母,领数位女仙归位,明遥为玉皇大帝,领男仙归位。
又有数位战死的英魂为天兵,卫护天宫。
小仙是没有资格听封的,但是他们手中也出现了无数代表着神位的信物,诸如土地、城隍之流镇守人间,至此天界完善,只待最后的天条出现。
施慈令所有修道之人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