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7


来之后就开始沉迷研究各种于民有利的工具,致力于用机关术改善人们的生活,还真叫他研究出了类似木牛流马的东西,能载重四百斤以上的粮食,研究出来之后便开始用于粮食运输,省了不少力气。

饶是在施慈的指点下,他也花了快一年的时间才研究出来,但他在民间的名声也渐渐打响,丝毫不输于明遥。

兄弟两人一个专注于政治一个专注于发明创造,在他们的带领下越国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虽然人口还是无法同其他大国相比,但是每年统计人口都会比上次统计多一两成。

那些新生的孩子,都是越国的未来。

很快就到了明遥十八岁生辰,临近的赵国和魏国都派了使者前来祝贺,也存了结盟的心思。

齐国的野心这些年暴露无遗,欲一统天下的心思路人皆知,虽然没有正式宣战,但还是闹得周围的国家人心惶惶。

越国、赵国、魏国距离齐国足足有千里之遥,齐国短期内虽然不会对他们下手,但是未雨绸缪,若有朝一日齐国发兵,其余十二个国家都无法幸免于难。

此时的施慈已经无法插手越国政事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同明遐一起研究机关术。虽然出现了变故,越国比原本命运线中多了明遐这么个喜欢机关的皇子,但结局却没有变化。

明遥想要归位,必定要经历这场战争。

施慈大多数时间都很闲,或许早上在越国王宫,下午便出现在千里外的他国,他踏遍许多土地,终于收集了人间最好的武器铸造材料,亲自替明遥打了一杆长枪作为十八岁的生辰礼。

枪长一丈,重七七四十九斤,锋利无比,触之必死。

施慈足足打造了九天九夜,不眠不休,枪身通体金光闪闪,自成花纹,枪头更是千锤百炼,削铁如泥。

明遥生辰当天,施慈亲手将这杆枪交到他手中,明遥爱不释手,当即来到练武场舞了一段枪法,长枪扫到兵器架上躺着的其他刀兵,那些凡铁打造的武器全都应声而断!

没有谁能拒绝一把神兵,哪怕明遥也不能,如果不是还要出去见文武百官,他恨不得抱着长枪不撒手。

“多谢老师!弟子必定以手中长枪保护越国百姓、保护越国!”

明遥持枪而立,十八岁的青年身形挺拔,坚韧如松,他眼中满是喜悦和郑重,看得出十分满意这份生辰礼。

施慈点点头:“这是我送你的最后一件东西,天下大势非我能改变,日后便只有你自己前行了。”

言下之意,他不会再插手关于越国的任何事。

明遥知道神仙有许多束缚,这些年他在施慈那里学到不少东西,对施慈只有感激的敬重:“弟子明白,辛苦老师了。”

齐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越国必定会卷进纷争中,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是他的国家、他的子民,他一定会保护好他们!

很快就到了见宾客的时间,有宫人匆匆忙忙过来,恭敬道:“殿下,赵国和魏国的使者已经到了。”

明遥神色一凛,将手中长枪递给明遐:“你且先帮我收着。”

还没有到宴席开始的时候,明遐又不喜欢听他们讨论政事,基本不会凑过去,比他王兄自由多了。

望着明遥远去的背影,明遐摩挲着在太阳底下仿佛发着光的枪,一脸羡慕:“老师,我十八岁生辰的时候也想要一把神兵。”

施慈没有拒绝:“好,等你十八岁,我送你一把刀。”

明遐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多谢老师!我可记下了!我的刀一定要特别好看!”

施慈哭笑不得:“你怎么还挑上外观了。”

明遐笑着挽了个枪花:“王兄的枪都这么好看,我的刀自然也要好看的!”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问:“老师,您最擅长的就是刀法,还会打造武器,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刀呢?”

他同施慈学了这么久刀法,每次施慈演示用的都是练武场的兵器,他从来没有见过施慈的武器,难免有些好奇。

施慈嘴角的笑意收敛了些,垂下眸子:“我曾经有一把很好的刀,只是它碎了……如今无刀又有何妨?左右已经不需要我出手了。”

明遐挠挠头,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忙道:“那老师您教我铸刀吧!我一定会为您打造一把最棒的武器!”

施慈有些无奈:“方才还让我替你铸刀,如今又要学铸造了?”

明遐“嘿嘿”一笑:“我自己铸造的武器和您送的能一样吗……老师,您就教我铸刀吧!”

他双手合十,一副“求求你了”的模样,看得施慈有些无奈:“好,教你就是了。”

明遐闻言顿时笑开了花,抱着明遥的枪往东宫去了。

-------------------------------------

经过友好的交流,越国和赵国、魏国决定结盟,互为兄弟之邦,一起防备齐国。

这次出使越国的使臣都是赵魏两国有名的外交大臣,借着明遥生辰,三国正式签订盟约。

除了一开始的接见使臣,其余事项全都是明遥在处理,他并没有出面,明眼的人都看得出他正在逐渐放下手中权力,让明遥开始独当一面。

生辰宴之后的越国开始大肆生产武器,替换原先老旧的兵甲,军队也逐渐加强训练,探子一个接一个派向齐国,打听齐国的一举一动。

越国并不想主动惹事,但此时正是多事之秋,纵使不主动侵略别国,也要有自保的能力。

但一统十三个国家本就不是易事,加之齐国距离越国的确遥远,它周围还有许多国力强盛的国家,短时间内不可能攻下邻国,越国也有许多休养生息的机会。

一切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去,对机关术陷入瓶颈的明遐开始细心研究如何打造一把绝世好刀。

有意思的是,赵国、魏国的使臣见到街上出现的木牛流马还吃了一惊,并且表示愿意回去同国君商量换取建造图纸。

明遥欣然同意的他们的要求,毕竟有好处谁不要呢。

他们只是暂时结盟,平日里也是不咸不淡的关系,自然不可能因为这次结盟就把图纸拱手相送,最后赵国用一座贫瘠的城池换了图纸,魏国则是送来了许多工匠,美其名曰替越国工作十年,实际上也不过是想在越国学些东西回去罢了。

送上来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明遥也没有拒绝。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第一波红薯收获的时候,京郊的农庄大部分土地都拿来种了红薯,除了小部分试验田依旧在种植小麦,一眼望去全是红薯绿色的藤蔓。

当藤蔓被拔起来,巴掌大的红薯出现在人眼前,一根藤上最少也有四五个红薯块茎,多能达七八个。

每一个下地收获的农民都发出欢呼,扯出一根藤、刨开地上的土,巴掌大的红薯从地里装进箩筐,一筐筐粮食从地里抬到田埂上,每个人脸上都是抑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