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有想过用卑鄙手段消灭妖族。
虽然这种坚持看起来奇奇怪怪,但施慈还是忍不住有些感叹。
自从知道元赤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之后,赵浮便十分消沉,甚至连取到燧人珠都没有让他脸色好起来,回到住处之后便无精打采地趴在石桌上,施慈几乎都能想象被他收起来的耳朵和尾巴耷拉着的样子。
只是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勉强安慰几句,等赵浮自己打起精神。
元赤花了几天交代好后续事宜,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纷纷处理一遍,才召开了弟子大会。
顾及瀛洲岛掌门的形象,他在长老们的劝说中,并没有和弟子们详谈自己和狐妖的二三事,只是说觉得自己私德有亏,还阴差阳错害死了一家普通百姓,自请卸任掌门之位,禁闭三十年。
此话一出,底下弟子无不哗然。
仅仅是这个消息就叫瀛洲岛炸开了锅,那天参与围剿赵浮的弟子更是被其他师兄弟堵得出不了门,可是长老和长门再三叮嘱此事不可外传,他们也只能闭紧嘴巴。
哪怕他们也满头雾水。
而年轻一代的弟子中,唯一知晓实情的只有一个沈文周,在经过元赤的耳提面命之后,也只能沉默不语。
可是即使如此,还是有三言两语传出来,说是施慈等人上山之后他们家掌门才态度大变,邀请施慈等人详谈之后没多久,就因为德行问题卸去掌门之位。
这让施慈能让在瀛洲岛十分注目。
元赤在逼出燧人珠后整个人十分不好,靠着这件宝贝活了十多年,十多年的时间过去燧人珠还是如当初那般模样,竟没有丝毫被炼化的迹象。
施慈因为元赤的请求,需要先去解决世外桃源的事,赵浮已经不适合跟他们一起走了,于是在这件事告一段落之后,赵浮和施慈、季云舒便要分道扬镳。
瀛洲岛因为元赤的事萎靡不振,前来送行的也只有沈文周一人,他们一行人再次踏上海市,仅仅几天过去却恍如隔世。
在海市遇到施慈的时候沈文周还十分高兴,可是如今却心情沉重,甚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施慈他们只不过是来了瀛洲岛一趟,明明什么都没做,却偏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叫沈文周心情复杂。
他本就十分讨厌赵浮这只半妖,因为元赤的事,对赵浮更没个好脸色。
索性赵浮也不在意他的看法,焉耷耷收起燧人珠,准备启程回狐族。
海市渡口,沈文周深深看了一眼这群人,头也不回往回瀛洲岛的阵法去了,而赵浮坐在小舟上,一脸不舍:“先生,我真的不能跟你一起走吗?”
施慈叹了口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狐族需要燧人珠,早一天回去便早一天让他们不受到风霜迫害,又何必跟着我们浪费时间呢。”
赵浮心中也明表示这个道理,可是他总觉得叫自己抱着这宝贝去狐族回去有些不妥。
他对自己的妖力没有信心,生怕路上遇到什么事,被人将燧人珠夺了去。
施慈道:“我已经传信给狐族,等你到了陆地上之后自然会有妖前来接应,不必太过紧张。我和狐王约定好,送回燧人珠,从此你就是狐族普普通通的一份子,你不必受赵箬所累。”
“等你将燧人珠交给狐王后便请他带你去见妖王,他会告诉你接下来要怎么做。”
赵浮深吸一口气,眼眶通红:“先生,此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施慈无奈:“等你学会掌控自身法力,来明月斋找我便是,何必哭哭啼啼惹人笑话。”
此话一出赵浮果然收起不舍的模样,兴高采烈问:“我还能来明月斋找你们吗?”
施慈点点头:“自然。”
他这才转悲为喜:“谢谢先生!”
赵浮学着施慈的模样用妖力操控着小舟,小舟摇摇晃晃动起来,在他的告别中,忽快忽慢往远方划去。
施慈叹了口气,心中道希望赵浮不会走着走着舟便翻了。
此间事了,便要开始解决下一件事。
施慈转头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和季云舒说话的半大少年,抬步上前:“我们也该出发了。”
少年一身粗布衣衫,像是寻常农家小子,却偏偏生得细皮嫩肉,看起来那身衣裳和他格格不入。
这就是前来请元赤出岛,帮他解决族人们麻烦的孩子。
他瞧着比赵浮还要小些,名叫贺隽,言谈间不像个小孩,颇有些少年老成。
元赤因为此事不能帮忙,转而将他交到施慈手里,他也没什么怨言,依旧笑盈盈道了声麻烦先生,看起来十分有礼。
施慈总觉得他身上有些不对劲,可听他的叙述,桃源中每个人都十分诡异,贺隽是从桃源而来,想终结族人们偏离正轨的命运,身上有些异常倒显得十分正常了。
他和贺隽第一次交谈,这个过分成熟的孩子就笑着眯起眼睛告诉他:“守护我们千载的神明走错了路,我要带祂回家。”
这让施慈不得不更加慎重。
虽然如今天庭还没有正神,可一位除了正式封号、已经产生神性的“神”,也足够让他重视起来。
另一只小舟离开渡口,舟上如来时一般,也是三人,只是来的时候是赵浮,离去的时候换成了贺隽。
第96章 第九十六章 轮回1
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世间。
贺隽自告奋勇撑着一叶扁舟,领着施慈和季云舒在海上漂泊许久,才终于离开了茫茫大海。
小舟转进河道,由河入溪,随溪而行,顺着涓涓溪流到达一处山脚下。
群山俯首而来,从小溪抬头望去,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线天空。
施慈到达传说中的“桃花源”时,已经到了九月中旬,没有纷飞的桃花,只有两岸绿树红花,风景宜人。
溪流延伸向山洞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鱼儿们往来翕忽,倏尔远逝。
斑驳的阳光透过林间落叶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煞是好看。一缕微风拂过,带着沁人心脾的草木香,无愧于“世外桃源”这个称呼。
舟顺着溪流进了山洞,两侧的石壁上长满了青苔,映得溪水都泛起绿光。甫一进洞气温骤降,在还有余热的九月叫人浑身一凉。
施慈站在舟头,瞧着轻舟划过,两岸花花草草随着清风摇摆,头顶有日光透过山顶的洞直直照下,照得那方草地格外好看。
溪流越来越窄,最后三人不得不下了舟步行,顺着两岸的小路不知走了多久,才见到远处泛着微光的出口。
前方就是贺隽提到的隐世不出的桃源。
一路上施慈已经大概了解了此处的信息,这座城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山谷,名为栖鹤谷,谷中的城池名为“鹤城”,群山是鹤城最好的城墙,它们高耸入云,遮挡夏热冬寒,使鹤城温暖如春。
从外界进入鹤城只有一条通道,就是贺隽带他们进来的那一处,若是不熟悉的人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