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下来:“你们放心,我会收养她,将她当做自己的孙女养大。”
婴灵们这才满意,主动收敛了怨气。
四面八方的怨气朝中心涌来,怨气中穿梭的婴灵们也消失不见。
婴灵本体落到地上,遮天蔽日的黑雾散去,李苍面前只留下一个顶着他的小孩。
“不要忘记你的话。”
小孩深深看了他一眼,猩红的眸子由红转黑,怨气被压缩成一颗漆黑的珠子,挂在她脖颈上,里面是翻腾的婴灵们和那些罪人的灵魂。
等一切尘埃落定,李苍再看小孩,已经没有了鬼物的气息,她像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类小孩,只是有些早慧罢了。
李苍牵起她的手:“好孩子,从今天起,你的名字就叫李昭。”
昭,日明也。
以前的一切都和她没关系了,从今天开始,她的未来光明而灿烂。
-------------------------------------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老六华村一趟,多了两个孙女,恭喜恭喜。”施慈靠在村口的大树上休息。
李苍牵着李昭,笑得十分得意:“这也算是老夫的缘法。”
说罢,他笑意收敛了些许:“只是这种缘法,还是不要再来了。”
毕竟代价是无数条人命,未免也太过沉重了些。
施慈赞同地点点头:“不错。”
又问道:“那些尚在昏迷中的孕妇们怎么办?”
李苍示意他不用担心:“我托梦给她们,说是土地不忍见六华村伤天害理,将恶人们全都送到地府受罚了,并且已通知虾兵蟹将过来善后。”
届时要回娘家的就回娘家,要继续留下的就留下,他会给她们留下足够的钱财。
湘水什么都不多,就是沉船和掉落的金银财物多。
施慈顿时放下心来。
李苍等他恢复了些许体力,才道:“村中的尸体自有虾兵蟹将处理,但六华山上恐怕还得你我亲自去走一趟。”
施慈表示明白:“那座‘义女塔’和那些坟没有存在的必要。”
它们留下来只能证明六华村的愚昧和可恨,与其放任不管,不如让这些尸骨入土为安。
李苍见施慈和他想的一样,心下沉重的心情也轻松了些许;:“走吧。”
他知道施慈没了法力,带着他直接瞬移,身形一闪,就到了六华山上。
塔还是那座塔,坟还是那些坟,施慈此时的心情却和刚来的时候不一样了。
他看着李苍一道水流击碎了义女塔,大地裂开一条巨大的缝隙,无数白骨夹合着砖瓦落在裂缝里,密密麻麻叫人心惊。
施慈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白骨,还全都是孩子的,哪怕她们已经报仇雪恨,还是有些不忍。
所有尸骨全都落在缝隙中,李苍又将裂缝合上,其它盛着累累白骨的坟如法炮制,很快这一片就只剩下金小婉的坟了。
施慈叹了口气感触颇多:“出门这一趟倒叫我涨了不少见识。”
李苍抱起离开六华村就开始昏昏欲睡的李昭:“我亦如此。我向来不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世人,但世人总叫我刮目相看。”
施慈望着远方被太阳染成金色的云:“人性总是复杂的,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不外如是。”
六华村的事告一段落,李苍感慨了一会儿将它抛之脑后,转而邀请施慈:“不如道友去我洞府坐坐?”
施慈也将这段经历放下,微微一笑:“多谢李老,在下正有此意。我原本就想拜访李老,借李老藏书一观……李老不会拒绝吧?”
李苍也笑道:“你我经此一事也算好友了,借书这等小事,怎么会拒绝?走,我带你去尝尝湘江特产!”
二人相视一笑,一转身就没了踪迹。
后记:
湘江而下有六华村,时有义士二人,深入此村。见村中多男童而无女童,问妇人,妇人曰:“后山去矣。”遂往后山。
少者见山中坟百余座,奇之,又有塔名“义女塔”,复村中,问其故。村长以言诱之,曰:“义士矣!埋骨于此,悲哉!念其恩典,立塔为凭!”义士信,称仁爱,乃大宴,三巡酒过,醉,困之。
老者亦以为奇,环塔观之,遂入,大骇。塔中白骨累叠如山,俱孩童矣。怒而寻之,百余坟俱白骨,有一孩童坐其中,气息奄奄。老者怜之,赐名为珂,美玉也。
又一日,坟中怨气骤起,聚为婴,森森然,往六华村,曰:“众人害我!”村中人争相逃命,不果,俱亡,余妇人二三。老少二义士从村中出,不知去处。
后有说书人闻此事,言:“噫!村中人重男童而轻女童,使数数童子埋骨,大恶!童子令其卒,快哉!”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鱼跃龙门
施慈随李苍到了湘水之上,奔腾的湘水从中间分出一条道,李苍抱着孩子,带着施慈走了进去。
施慈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真实的水下世界,李苍的洞府说是洞府,不如说是一座宫殿,珊瑚和各种珠宝点缀下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宫殿周围的海水被隔开,像是有一道无形的罩子将它笼罩起来。
新奇的景象叫施慈心中郁气去了不少,明遐早就变回鸟儿,新奇地扑腾翅膀。
施慈想了想,给它加了个隔绝海水的法术,任由它在水底乱窜。
李苍叫侍女将李昭抱下去好好照顾,回过神来就看到这一幕,不由笑道:“你这神兵倒也有趣。”
施慈笑笑:“当初它从天而降还救了我一命,也算是我和它的缘分。”
李苍闻言惊讶地瞪大眼睛:“竟然还有这等奇遇?”
施慈点点头。
李苍没有刨根问底,反而叫侍女将一份保存精细的茶叶拿上来,帮他沏了杯茶:“这茶实属难得,老夫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寻来,你尝尝。”
施慈道了声谢,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瞬间四肢百骸涌起一阵暖意,浑身疲惫一清。
他惊讶地看向李苍:“这等好茶,李老竟舍得拿出来,倒叫我受宠若惊了。”
李苍浑不在意地摆摆手:“无妨,茶就是用来喝的。恐怕过几十年,这些好东西都留给别人喽。”
施慈不解:“李老这是……?”
李苍也不隐瞒,有冯国安这一层关系,加上和施慈在六华村的交情,足以让他将施慈纳入自己人的范围:“实不相瞒,我的寿元怕是快要尽了。”
施慈闻言瞳孔微缩:“怎会如此?”
李苍摇摇头,捻着胡须叹了口气:“老夫曾经跃龙门整整八十次,无一次成功!龙门每三十年才现一次,能苟活近三千年已经是天大的造化,或许是我与龙门无缘吧。”
施慈知道鱼跃龙门的故事,自然也知道想要跃过龙门有多艰难,李苍竟然能跃龙门足足八十次,足以证明他的决心和毅力。
只是,跃龙门不仅仅是决心和毅力就能成功的,还需要能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