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5
就民间声望极高,很得人心,要是他还认北齐,留在北齐,北齐就还有一线生机,要是把人都给逼走了,或者是惹怒了,那第一个遭殃的绝对是他们。
百姓们,估计也会群起而攻。
这样的结果,他们可一点都不想看到。
高纬正要发火,天际上又出现了新内容。
【高长恭一心为国,后面也是数次抵抗北周的进攻并把其打退,保北齐不受侵犯,可也在这一场场用无数将士和他的心血战胜出来的结果下,君王的态度越发不满。
他并非愚昧之人,在感受到之后,趁着晋职,他收敛财物,还常常收受贿赂,惹得他人不解,唯有他的亲信尉相愿看出,询问是否因为邙山之战大胜,您怕功高震主,所以要做这种令人不齿之事。
(来自《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资料整合)
这时,显然君主是什么样的,一个小小的军士都知道,可见高纬多么不堪,口碑名声多烂。】
【刘邦:确实烂,狗东西。】
【白骨精:啊啊啊啊我光风霁月的兰陵王哥哥啊,呜呜呜,你怎么这么惨啊,还要自污,太心疼了。】
【纣王:...】
【朱棣:白娘娘,您要不正常点,小弟有点怕怕。】
【杨坚:确实是感觉略微渗人。】
【白骨精:讨厌,奴家都这么伤心了,你们还不安慰奴家,嘤嘤嘤(╥╯^╰╥)】
【苏子言:...确实是不太符合娘娘的人设。】
【秦始皇:不用管她,她何时正常过。】
这么一说,好像也真是啊。
苏子言囧了囧。
看娘娘要水漫群了,连忙转移注意。
【高长恭对亲信的信任,很是伤心,他忠的君不信他,他想护的国不护他,懂他知他的,只有身边人。
他向亲信坦言,确实是担忧。
亲信便劝他,说这样恐怕更会成为被治罪的理由,不如选择假装有恙,居于家,不再管朝政之事,高长恭听从了这个建议。
只是,想要你死,不是不出现便没有了。
昏君加上一□□臣,他们仍旧没有放过对方。
直到高纬雄心壮志想要攻打陈朝,高长恭自此,有病也不肯再医治。
(来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一》资料整合)
然而,他的步步退让,并没有让君王醒悟,反而让君王得寸进尺。
不问缘由,不辩忠奸,一杯毒酒,被送到了高长恭手里。
自此,一代战神,陨落。】
高长恭叹了口气,神色极为平静。
“王爷?”他的副官也是亲信尉相愿满是担忧,陛下竟然真的那么做了。
高长恭摆手:“不必说,我知晓。”
“长恭兄,虽然此时说这话,有些乘人之危的嫌疑,但是子高觉得,凭借长恭兄的能力和实力,不应该如此殒命,可谓是亲者痛仇者快。”
韩子高还是没忍住开了口,他是真的欣赏对方,想对方能够抓住一线生机。
高长恭眼帘低垂,久久不语,就在韩子高以为不会得到回答的时候,对方出声了。
“我知道。”
韩子高笑了。
【汉武帝位面】
“这个高纬竟如此昏聩,简直是,简直是枉为帝王。”刘据气愤的骂道,只是他的骂人词汇太有限。
刘彻冷笑:“何止是昏聩,不配做帝王,这就根本不配做个人。”
“一代战神,就这么潦草的落下帷幕,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惜啊。”卫青很是难过,同为武将,他更能理解对方保家卫国的心,也因为理解,才更为之难过。
霍去病也点头,“这样的将才,他不好好珍惜,还这样对待,难怪他国家亡了,活该。”
“确实是活该。”霍光对这个北齐后主也是厌恶的不行,但凡有点脑子都该知道,乱世最需要的是什么。
都还在跟别的国家打仗,就先把将才给杀了。
他不亡国,谁亡国?
【后世宗位面】
柴荣也是看的一脸迷惑外加厌恶:“这个北齐后主,其实是敌对国的间谍吧。”
赵匡胤:“...”
别说,还真是像。
柴荣看他不说话,又道:“不然他怎么生怕别的国家打不赢他们,先自己把主要战力给弄死了,不就是在告诉他们,你们快来,我们这很好打?”
赵匡胤:“...你说的有理。”
虽然他们都知道这段历史,可当初看的时候,并没有这种感觉,也就是对高纬的厌恶和对兰陵王的可惜。
现在换个角度看,就真的,宛如大型间谍渗透的情况啊。
跟那些所谓的亡国祸水也没啥区别了。
...
【朱棣:噗,柴荣大大也太可爱了吧,北齐后主是北周他们敌国的奸细,为的就是亲手把国家送给敌国,哈哈哈哈,这逻辑,没毛病。】
【杨坚:鬼才啊,这理解能力一绝。】
【李世民:柴荣这位我好像看到不少次了,很厉害吗?】
【刘邦:对,我也注意到了,后世宗,是什么朝代?】
【秦始皇:这位在后世应该是口碑不错,朱棣这小子都叫大大,很好,朕就喜欢这些干实事的。】
【朱棣:嘿嘿,谢谢政哥对我的认可呀,柴荣大大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确实很厉害,非常勇猛,要不是死的早,估计五代十国能让他打下来,可惜了。】
【苏子言:要是柴荣大大真的把五代十国打下来,明成祖,您老人家的爹可就没有那么卓越的功绩啦。不过柴荣大大真的是个令人尊敬的帝王,后世很喜爱他。】
【汉武帝:彻记得,之前有说过,明太祖铸造了大明的铁血骨气。】
【苏子言: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帝国,是位极为传奇的人物。】
【纣王:开局一个碗?什么意思?只有一个碗?】
【苏子言:明太祖朱元璋最初是个乞丐,所以我们后世都说,明太祖在一切开局之前,只有一个碗,可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朱元璋就成了大明的开国皇帝。】
【秦始皇:这是个猛人啊。】
【刘邦:好家伙,这么离谱的吗?】
【罗睺:没看出来啊,朱棣你小子的爹,那么厉害。】
【朱棣:过奖过奖,我爹确实很强。】
【苏子言:可惜的是,在后世,明太祖口碑也算是两极分化,他的功绩非常大,甚至被排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但同时争议也很大,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后期杀功臣。】
【苏子言:和他一路打天下的功臣,还有为他开疆拓土的功臣,杀开国功臣这点,无疑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各个观看天榜的人,都见到了在漆黑的大字旁边,又滚动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