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


足了劲的干。

就连原本已经不少怨言的百姓,也在各种政策下来,帮他们恢复民生,减少赋税,甚至是由官府牵头开垦农田后,也欢欣了起来。

现在的秦国可以说是在焕然新生的阶段,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王翦也赞同:“还是让人问问吧。”

原本王翦是要辞官和儿子回故里了,他是个很清醒的人,不是他自大,他和儿子在陛下统一这条路上,可以说是最大功绩且最不可忽视的那一份。

也正因为不容忽视,太过于突出,以至于会功高盖主。

他不想成为那个卸磨杀驴的驴。

也不想去赌陛下现在对他们器重,不怀疑,后面会不会怀疑,会不会清算他们。

更不敢去赌自己以后还是如这般,没有过多的野心,只想好好的活着。

还有儿子。

所以他和儿子商量过,在秦国国力稳定的时候,他们就辞官。

至于边境的匈奴,有蒙恬将军他们在,他并不担心。

这位也是一位强绝的将领,他们走了,有他顶着,秦朝不会出问题。

只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辞职,就出现了神迹。

能够追随这样一位帝王,是他们的幸运。

也让他当初的雄心壮志再次燃了起来。

尤其是当他听到天幕说,秦始皇是一位从来不会斩杀功臣的帝王后,他就打消了内心的考虑,和儿子留了下来。

现在,他儿子带队去了边境,他则是负责练兵。

蒙恬将军便到处支援的同时,还兼顾了去挖掘人才和监督陛下下达的民生政策有没有实施到位。

谁要是敢阳奉阴违,就让蒙恬将军先斩后奏。

因为蒙恬将军是纯皇臣,陛下信任他们。

让他们来做这件事,也是最合适的。

李斯则是被派去搞政令律法,说起来,好像也是天天见,但他就是觉得对方好像这短短几天都有白头发了。

王绾也没有闲着,挨个排查各地方的官员,制定考核方案,势必要把蛀虫都给清了。

大儒淳于越现在也十分安静,不天天跟人跳,而是天天催促,让大家速度点,他那边还等着带学生去做实践。

他们先前做的第一个,就是给公猪去势。

听说现在他的学生,还和一群猪混在一起,观察他们是不是真的长肥了。

母猪的产后护理也是他们干的。

本来杂交他们也想插手,听说实在是没人了,就被农部给抢走了。

反正,朝堂天天是真的热闹。

所以陛下今儿没来,总不会是,陛下被烦的实在是不想面对了,撂担子吧?

“怎么回事,怎么一个内侍都找不到?”扶苏转了一圈,满头雾水,这人呢?

“没有内侍?”李斯也连忙看去,确实一个人没有看到。

王翦见状直接走出殿门,殿门外除了远处站岗的禁卫军,一个传令的都没有看到。

扶苏等人这时也走了出来,皆是一脸严肃。

“这发生了什么?”

“先前是这样吗?”

“咱们来的时候,好像也没有见到传令官。”

“我也没见到。”

“我还以为是对方被谁叫走了。”

“这不只是传令官,一个内侍都没有啊。”

“不只是内侍,禁卫军也不对。”王翦道。

蒙毅也点头,“比正常少了一半之数,可我没有听到谁传令调走禁卫军,而能调动的,只有陛下。”

蒙毅深的秦始皇信任,可以一起乘坐皇帝车架,所以蒙毅对宫内的禁军也比较熟悉。

先前进宫的时候一直在跟弟弟蒙恬商量事情,没有注意,才会没发现问题。

“难道宫里出事了?”

扶苏抬脚便走,准备去他父王寝宫看看。

李斯蒙毅等人也立刻跟上。

要是换了其他时候,他们是不敢的,帝王的寝宫没有传召,不能擅自靠近。

可他们现在都很担心陛下。

此时,聊天群里,苏子言他们也发现开了直播。

纷纷好奇起来。

【罗睺:这一大早就开了直播,是谁啊。】

【刘邦:看这个地方像是皇宫,好像还有点眼熟。】

【白骨精:好多人呀,这是要去哪?】

【苏子言:我看着也有点眼熟。】

那个为首的,似乎像是历史人物画上的扶苏公子。

只是他也没有见过真人,不知道是不是。

【苏子言:@秦始皇政哥,你在干啥?】

【刘邦:这个我来回答,上朝。】

【朱棣:我也知道,上朝。】

【纣王:@刘邦 @朱棣说的好像你们多聪明似的,难道不是现在我们几个都在上朝嘛。】

【罗睺:哈哈哈哈哈所以你们竟然这么早就上朝了?】

【苏子言:不止呢,根据历史记载,早朝都在卯时(5:00—7:00),大臣们都要寅时(3:00—5:00)就去等着,那真是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

【罗睺:!!!这么惨?】

【哪吒:这也太早了吧,那个时候我还在做梦呢。】

【白骨精:好可怕呀,原来当皇帝要这么受苦吗,那么多人想要做皇帝为哪般?难道他们都是觉得自己活得太过安逸,想要给自己找点磨难?】

【刘邦:...】

【纣王:...】

【朱棣:...】

【罗睺:哈哈哈哈哈,来,前面三位,说说啊,对了,还有秦皇@秦始皇,这位怕是更矜矜业业吧。】

【苏子言:政哥肯定是的,这会估计是太过专注,都没有发现咱们找他。】

苏子言很赞同魔祖大人的话,只是,直播视频里面,好像,是咸阳宫?

感觉有点像哎。

【刘邦:确实,咱政哥那可是十分认真负责,我不及也啊。】

【纣王:刘邦你这小子这会不开朝会在这摸鱼干什么。】

【刘邦:大王,咱已经开的差不多了,正在听大臣们总结呢,这点苏老板建议的非常好,他们要谏谁,要建议什么,要荐什么,统统罗列出十条以上理由,要是特别严重或者是特别的,就三条以上加上证据,不得重复,这可真是给我少了好多鸡毛蒜皮的事。】

【朱棣:对,我也让他们开始写工作报告,今天做了什么,明天打算做什么,未来半旬又将要做什么,以及日后规划,还有国家如何发展,民生怎么搞,谁去搞等等的,好用的不行,他们三天两头吵架的事都变少了。】

苏子言心说,那可不。

一个个那无处发泄的精力,都用来写报告了,能不安分。

作为大臣,正正紧紧的公务员,怎么能少了这个程序呢。

岂不是太对不起现在大家动不动就加班,好不容易休息个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