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2
分属不同的研究方向, 康妙玟跟的教授是法籍的俄罗斯数学家,米哈伊·格罗莫夫。格罗莫夫教授在列宁格勒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1982年成为IHES的常任教授,1992年入籍法国,目前是研究所的5位终身教授之一,并?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
格罗莫夫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整体黎曼几何、辛几何、代数拓扑、几何群论、偏微分方程等,康妙玟的研究方向恰好?全部都在格罗莫夫教授的教学范围内。他?1993年获得了数学界三大奖之一的沃尔夫数学奖,如果?说菲尔兹奖是青年数学家大奖,沃尔夫数学奖便是中年数学家大奖,阿贝尔奖则有点像终身成就奖。
先?去行政办公室报到,随后办事员告诉她格罗莫夫教授的办公室在哪里,叫她自己找过?去。教授们的办公室跟研究所所长的办公室、行政办公室都在同一栋白色的二层楼里,很好?找。
格罗莫夫教授50刚出头,看上去还很健康矍铄,“请进。”他?的法语几乎听不出什?么俄国口音。
“你好?,格罗莫夫教授,我是康妙玟,来自高师。”
格罗莫夫抬头看她一眼:他?对她已经有所了解,上次ICM大会上便已经留意到这个极为年轻的中国女孩,当时他?想的就是把?她扒拉到法国来上学。得知她已经被高师录取之后,他?一直关注着她。
“你好?,康小姐,请坐。”
“你需要看我在高师的论文吗?”
“要的。”他?轻轻敲了一下桌面。
康妙玟便将打印出来的论文放在他?桌上。
“你现在的学习计划是什?么?已经上了哪些课程?”需要问?她学了什?么课程是因为她比较特别,不是按部就班硕士毕业接着上博士课程。
康妙玟把?自己三个学期的课程表递给他?,他?迅速看了一遍,“我会给你一份书?单,你要尽可能的多看书?、多思考。我不会按照大学里的上课方式给你——你们上课,有问?题尽量自己弄懂,实在弄不懂的再来找我。”
好?吧,看来大牛的上课方式都是这样。
格罗莫夫拿过?一张纸开?始列书?单,一边说:“这些书?你也许有些已经看过?了,我听说你的阅读量很大,这样很好?,请保持。数学很迷人,但也许你这样的年轻人会觉得枯燥。会吗?”
“不会,我很喜欢数学。”
“很好?,保持你的热情。”他?抬头亲切的笑了笑,“你很年轻,年轻意味着很多可能性,不要半途而废,那样会很可惜。”
康妙玟点点头,乖巧回答:“我会坚持的。”
*
研修班从3月初到6月底,一共14周,中间放2周的复活节假期,就等于这个学期她都会待在研究所。14周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
课程安排的也不算紧密,上午上课,周一到周五一共10大节,上6门课,一三四下午都是研讨会,时长2小时左右,之后就没事了。
办好?手续、见过?教授,便去比尔镇看房子,之前让安柏先?到镇上租了一间公寓,有个助理真的很好?,很多事情不必自己跑来跑去花费时间。安柏也很喜欢为她工作,她薪水给的很爽快,上个月还加薪了呢。
她收拾了一些春季衣物带过?来,洗漱用品都买了新的,带了一条干净床单和两只新枕头。公寓不大,有一个小厨房,一个干湿分离的洗手间,一间卧室,一个小客厅,面积大概是30多平方米,还算不错。
安柏说还有18平方米的小公寓,太小了,她没看上。
康妙玟现在住惯了大房子,18平方米的小公寓也确实已经住不惯了。
小客厅里还有一台冰箱,清洁的很干净,没有插电。康妙玟把?冰箱插座插上,下楼去小超市买了一些矿泉水和饮料、酸奶,一袋切好?的牛肉片,两颗生?菜,两只番茄,又?去面包店买了一些面包,回去自己做了三明治吃。
*
跟着大佬学习是什?么感受呢?
很难说的清楚,大佬的讲课更简洁清晰,条理清晰,直击重点。康妙玟不知道?其他?7个人是什?么感受,她自己只觉得,哇,果?然不愧是大佬呀!
这么上课怎么可能有人听不懂呢?
教授们的授课水平其实参差不齐,会做研究的不一定会是上课通俗易懂的好?老师,这是不管什?么教育部门都有的问?题,好?老师能让学生?听懂ta的授课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人类积累了数千年的知识便是这样一代一代传继下去。
研究所自己有个不太大的图书?馆,里面图书?不多,会根据教授的要求更新藏书?;其他?的图书?则要去第十一大学的图书?馆借。康妙玟可以用高师的学生?证办理一个临时借书?证,每次可以借两本?,看完再换。
在研究所的学习很规律,每天上午上课,下午有研讨会,周二下午没课也没有研讨会,可以自由?活动,一般会鼓励研修生?和研究所的博士生?互相交流、交际。康妙玟作为研究所里目前唯一的女学生?,得到了很多关注。
6位教授全都给她开?了书?单,没有给其他?7名研修生?开?书?单,以至于其他?7人听到她居然有私人书?单,大为震惊。
教授们似乎也太偏爱她了吧!
但她年龄最小,又?是女生?,教授们偏爱好?像也很正?常,而且,教授们开?书?单可是要她全都看完的,这份压力也不是一般学生?能够顺利承受的。他?们都觉得研修班的课程已经非常吃力,实在没有精力额外阅读。
康妙玟无意中说出书?单的事情,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她按照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条不紊的到图书?馆借书?回来看,大概一周能看4到5本?,但并?不一定全能看懂,她只是把?这些书?的内容全都记下来,再结合教授们的课程进行理解、融汇。
格罗莫夫在现在数学界已经算是多领域顶尖专家,研究型学者,有时候大佬说一句顶得上她思考半学期。
她上学期写了孪生?素数的论文,但还没写完;又?写了梅森素数的论文,分析要如何运用“周氏猜测”找出新的梅森素数,这篇论文也带到高等数学研究所来了,写完之后给格罗莫夫教授看了,之后投到《数学学报Acta Mathematica》上,预计会在夏天或者秋天刊发。
对于她只投顶级期刊的做法,格罗莫夫教授觉得很有意思。在法国,硕博研究生?还是要求有发表论文的数量的,但在研究所反而没有每年一定要发多少篇论文的要求,他?认为如果?有成果?当然不愁论文,但如果?研究一个难题几年没有进展,那么还要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就太痛苦了,因此他?去了美国后又?回了法国,就是觉得法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