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

“期待,好奇,今天不更新我今晚睡不着!”

“说话说一半……”

“柳洹你看我,我文治武功如何?你看看我啊!”

柳洹淡淡一笑,心想这些皇帝还真和小孩似的,胜负欲很强啊!

都是一群在乎身后名的吃瓜党啊。

别着急!盘点马上开始。

她失笑着摇了摇头,终于将第三名公布了出去:

【《三国演义》第一回 中曾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或许历史正如大家所说的一般,是一个无限循环。

在两千年之前,有一个人横扫六合统一了华夏大地,初步奠定了华夏版图。而在漫长的黑暗与纷争之中,又有一个人,得以让破碎的山河再次一统。

他们是如此的相似,睥睨天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可谓是登封造极。

然而青史成灰,岁月无情,却像是上天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他们的巅峰并没有成就自己的皇朝,而是促进了下一个朝代的强盛。

他所创立的王朝亦如同如大秦一般——如流星般辉煌璀璨而又转瞬即逝。”】

“辉煌璀璨而又转瞬即逝?”

看到这么个别致的形容词,大家一下就明白了。

刚开始时许多人还有些惊讶,但是仔细一想却又是点了点头。

赵匡胤(十大帝王):“说的是隋文帝吧,杨坚此人排名第三,我是认可的。”

李世民(大唐之光):“不错。统一乱世、建国自立、开创盛世,隋朝建国之初所经历的一切都绝非易事,隋文帝此人,雄才大略,不在我之下。”

杨广:“看到没?这是我爹!他老厉害了!”

刘彻:“恐怖如斯!后世的皇帝我一个都不认识啊,不过杨坚能排第三,相比有其过人之处!”

众人纷纷开口。

在看到诸天盘点上的那犹如过江之鲫似的信息之后,隋朝的文武百官顿时心态炸裂,大隋的黎民百姓们却乐的欢天喜地。

田地里耕地的农夫,直接丢下锄头载歌载舞。

这……

隋文帝上榜了,这是独属于他们大隋的荣耀。

遍数历朝历代,不知道有多少王朝、多少帝王,可最终,那令人垂涎三尺、翘首以盼的第三名,竟然是他们大隋的皇帝?

自家皇帝在诸天万界中排名第三,这是何等的荣耀!这是何等的自豪!

一时间。

隋文帝位面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有人丢下锄头跳舞,有人仰天长啸,慷慨而歌,丝毫不在意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

甚至有人,左右环顾一圈,直接激动的捶打着桌子和墙壁。

九州四海,天下之大。

普天同庆,载歌载舞!

百姓们都欢欣鼓舞,感到发自心底的喜悦。

这可是大隋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荣耀,他们能够生在明君所在的时代,何其有幸?

他们能够生活在隋文帝统治下的大隋,何其的有幸?

“拜见……陛下!”

这一刻。

无数的黎民百姓都心悦诚服的跪倒在地,朝着皇城的方向叩拜。

经历过乱世和黑暗的黎民百姓们全都喜极而泣!

他们深知安稳和太平的来之不易。

而当事人杨坚,在刚开始时,他也震惊万分,没想到自己竟然在十大帝王榜单中位列第三。

可随后,过往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他的眼前,死去的记忆不由得令他热泪盈眶。

回忆着自己过往的点点滴滴,杨坚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唉~”

所有人都说,得国之易,莫如隋。

因为他抢了外孙的皇位,是个乱臣贼子!

可又有谁知道皇路的凶险,成为皇帝太不容易了,面对两代帝王的猜忌,他从来都如履薄冰,不敢行错踏错一步,生怕露出丝毫把柄,从而招致灭门之祸。

他受够了被猜忌的滋味,也想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索性,隐忍多年后,最终胜利的是他。

本以为,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无人理解、无人知道,最终只剩下青史上的寥寥数笔作为终结。

但是,这诸天盘点的出现,直接让他名震天下。

甚至……一举名扬万界!

此时此刻,回首遥望来时之路,杨坚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他出身弘农杨氏,是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父亲杨忠是西魏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官至柱国,受封隋国公。这样显赫的出身,让他有了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本。

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在朝廷中也有了一定的地位。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必然是年少有为、光芒万丈。

可事实上,他却受到了皇帝的猜忌,情况并不乐观。

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注1)”

原本宇文邕就对已经对自己生出了疑心,听宇文宪的话以后,他的疑心更重。

于是宇文邕便询问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自己不凡,但他不想得罪自己,想暗中给他留条后路。

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以信任的,如果皇上封他做将军,让他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池。"

正是这段话为自己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可即使如此,宇文邕还是对自己不放心,私下里又派人请相士赵昭偷偷为自己看相。

幸好赵昭与自己关系友善,也深知皇帝的意图。

于是,赵昭当着宇文邕的面佯装观察自己的长相,然后极为随意地说:

“皇上不必多虑,杨坚的相貌极其平常,绝非大富大贵之明,最多也不过是个大将军罢了。"

正是他的这番话才打消了宇文邕的念头,使自己又险象环生,度过了一次险境。

作者有话说:

注1引用《隋书 ·帝纪·卷一》:齐王宪言於帝曰:"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第89章 蒙毅:陛下心态崩了呀!

◎始皇帝:难道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都排不上号?朕的所作所为都无法成为十◎

可就在这时, 内史王轨又劝谏宇文邕说:"杨坚貌有反相"。

意思是要让宇文邕及早除掉自己。可宇文邕对相士赵昭的话深信不疑,便不悦地说:"如果真的是天命所归,那有什么办法啊?"

这才使自己再次化险为夷。

后来, 每次回忆起此事,他都有种胆战心惊、如芒在背之感。

他不止一次暗自庆幸自己和赵昭关系亲近, 否则稍不注意, 就有可能一命呜呼!那么, 不但躲不过这场杀身之祸, 还会带来身死族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