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7


进冶钢厂做‘质检师傅’,一个月八百文呢!

孙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一路呼哧呼哧赶来南军营,被这里热闹拥挤的状况吓了一跳,只能无措的看着。

但为了自己八百文的月薪工作,他还是鼓足勇气,向旁边一个路人问道:“你好,请问铁匠师傅在哪里报名?”

那人自己在忙着打听报名的事情呢,不耐烦的来了句‘不知道’。

倒是旁边一个年轻人被惊动,回头笑道:“大哥,你是铁匠啊?快去前面左转,有个快速通道,铁匠师傅可以优先进去的。”

这人很年轻,模样俊朗,笑容也和善。

孙川莫名想到了自己死去的儿子。

他心中一痛,但还是赶紧憨笑着道谢:“多谢小兄弟啊。”

他是铁匠师傅,有技术,工作年限也高。因此很快便被录取,获得了八百文的工作,还被邀请去冶钢厂里‘观摩机器’。

孙川不知道的是。

他报名时候填写的资料,被冶钢厂的人悄然送去了刚才给他指路的那个年轻人手里。

孙川,金州人,37岁。

二十年冶炼打铁经验,人憨厚,肯吃苦,常年被腰疼困扰。在香樟巷里有一处房屋,和妻子育有一子,死于战乱。

家里的妻子吴清失业在家,还有个儿媳。

陈庚年看完以后,沉默了。

这寥寥几页纸,就写满了一个普通百姓悲惨、真实、心酸无奈的一生。

“陛下,可还要去详查此人?”

三福太监问道。

陈庚年摆摆手:“不必,朕只是做个追踪记录,你们不要去打扰普通百姓的生活。”

稍晚一些的时候。

孙川从冶钢厂里出来,整个人的表情都带着某种激动和震撼。

再加上因为获得了‘高薪工作’,他出去以后,难得阔绰一把,买了两条肥鱼。

妻子和儿子都喜欢吃这鱼。

也是巧了,回去的路上,他又遇见了那个年轻人。

孙川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鱼,想到了死去的儿子,于是憨笑着热情给那年轻人递过去一条:“小兄弟,多亏了你啊,我没有错过报名时间,拿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这鱼,送给你。”

他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是尊贵的皇帝,什么都不缺。

但这一条鱼,已经是他能拿出来的好东西了,若非想到自己死去的儿子,他或许都不舍得送。

“谢谢大哥,我给你——”

陈庚年接过那鱼,准备掏钱,突然却面露尴尬。

孙川了然,摆摆手,憨笑着走了。

年轻的少年郎,总是会拮据一些。

回去以后,他和妻子一碰面,才得知,米啊、盐啊都在降价,整个金州到处都在招工,他们家里还送来了一两多的抚恤金,儿媳也找到了工作。

孙川那叫一个开心啊。

一家人已经很久没这么舒畅过了,儿媳手脚麻利的把鱼炖了,三人坐上桌吃饭。

似乎是想到了儿子,吴清又忍不住抹眼泪。

孙川为了给妻子转移注意力,开始夸张且激动的说自己白天在冶钢厂里的见闻:“自己会动,那机器,嘎吱嘎吱就动了!我当时都看傻了!以后炼钢,再也不用辛苦劳累啦。我这腰伤,也能好转。工匠们都在说,日子要变了!以后的金州,肯定会越变越好,老百姓们都能吃饱饭,不愁没有工作!新皇帝,是个好皇帝啊!”

吴清听的不是很懂,只当他在开玩笑,嗔怪道:“瞎说什么呢,吃鱼吧,都要凉了。”

一家三口默默吃鱼,谁都没再吭声。

虽然仍旧沉溺在亲人离世的伤痛里,但家里的氛围,明显松和许多。

而今日,更多金州的百姓家里,都在振奋开怀。

他们兴奋于找到了可以糊口的工作。

却并不知道,时代的浪潮已经拍打下来,接下来只要稍微努力一把,就能乘风而上。

遥远的行宫里。

皇帝陛下今晚的晚餐,是一条鱼。

吃完饭后,他坐在案台上,眉眼松懈的写日记。

建安元年,十二月三日,冬。

朕遇见了一个叫做孙川的铁匠,他送了朕一条鱼。

很好吃。

但他不知道的是,朕当时荷包里有钱,却故意没拿出来。

因为朕在没遇见他之前,就已经提前付过鱼钱啦。

第149章 149

◎江县人抵达金州,建设搞起来!◎

陈庚年没有直接把‘鱼钱’交给孙川。

但年轻的皇帝陛下发明了蒸汽机, 改进冶铁炼钢技术,在金州开设了足足六个大型冶钢厂,给一万八千余百姓提供了工作岗位。

还把市面上的粮价、盐价都控回到先前的正常水平。

整个金州城因此迎来一场新生, 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下,家家户户的百姓,都不用再为‘吃一条鱼’的钱而发愁。

以后,他们不仅仅可以吃得起鱼,还可以吃猪肉、买盐巴、穿棉布衣裳, 闲暇休息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吃顿阔绰席面——

而这些,都是行宫里那位陛下悄悄‘付的买鱼钱’。

只不过此刻的孙川一家还尚不知情,或者不出意外的话, 他们永远不会知情。

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如沧海一粟。

国家、皇帝、朝堂、百官对于他们来说,都遥远到无法触及。蒸汽机是什么, 他们也不懂。就好比地面上的蚂蚁, 疲于奔波觅食,哪里会关注天上的太阳?

但,没关系啊。

这场由皇帝陛下推起来的时代变革,会温柔的、坚定的, 把每一束光, 都倾洒进万千百姓家里。

嘎吱——

早晨,起床后的孙川推开屋门, 被外面暖洋洋的冬日阳光照的眯起眼睛。

“自从入冬以后, 阴沉了好些天吧, 今儿个太阳倒是不错。”

孙川憨笑着说道。

里屋, 吴清跟着走出来,瞧见外面的太阳,只觉得心情也比往常好了些。

随后她又看了看自己男人穿的邋遢衣服,嗔怪道:“快去换身体面干净些的衣服,以后又不用去锅炉里累兮兮打铁了,还穿着这身脏衣服做什么。”

孙川升职了。

他以后是第一炼钢厂的质检师傅,确实不用再亲自打铁了。

但就算不用亲自打铁,作为质检师傅,在炼钢厂里也难免会蹭到灰尘。

孙川舍不得穿好衣服。

但也没拂妻子的好意,笑着去换了一身干净的。

年轻的儿媳今天则是要去炼钢厂后厨报道,由于先前没有外出做工的经验,表情很是紧张。

吴清决定陪着儿媳一起去。

一家三口简单吃过早饭,结伴出门。

坊里明显比往常更加热闹,年迈的老汉、老太在聊哪个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