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被郑文峰强行征去凉州学习烧砖,然后回来在江县建造了这个砖窑。可我爹毕竟不是烧砖窑出身,学来的手艺并不精,再加上江县本就落后,大家以前都烧土泥块砌墙,谁会烧砖呢?”
赵奇岭的声音里有些唏嘘:“他们烧出来的砖,要么碎裂不能用,要么是发红的次等砖。郑文峰很生气,再加上那年出了大事儿,干旱饿死很多人,当时的县太爷被朝廷问责撤官,于是这个窑就被封了。哦对,当时和我爹一起去凉州学习烧砖的,还有孙成差役的爹,孙元河老爷。孙老爷是乡绅家庭出身,但自小却喜好烧瓷,因此被郑文峰选中。关窑的时候,因为损失惨重,郑文峰气不过,打断了孙老爷一条腿。”
这个事儿,陈庚年知道。
他甚至还知道,郑文峰当时是当着愣子的面,打断了孙元河的腿。
愣子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变得没那么愣了。
后来他进了县衙,在郑文峰倒台的时候,砸了对方一棍子,替他爹报仇。
这事儿县衙的小子们以为瞒的很好,都默契的没跟陈庚年提。
但如果没有陈庚年的默许,这事儿怎么可能办成呢?
“走,去里面看看。”
陈庚年点点头,和赵奇岭、富春一起,提着油灯下了砖窑。
里面黑黢黢的,基本上所有的设备都已经荒废,能用的、不能用的东西,估计都被搜刮过,什么都没剩下,空气还异常憋闷。
稍微查探一番后,三人就赶紧又出来。
陈庚年思忖着说道:“应该还能用,但是得重新修缮一番。”
赵奇岭闻言一怔。
他这才明白今日县太爷喊自己来的用意,于是慌忙着急劝阻:“县太爷,万万不可啊!且不说咱江县没有人会烧制砖瓦,就算烧出来,那也是次等货,根本卖不出去的!乡绅老爷们家里的砖瓦,可都是从凉州买的!您重启砖窑,实在没有一分利处啊。当年郑文峰想要做砖窑,就是为了赚乡绅老爷们的钱,可烧出来的砖瓦,根本没人买!最后一些次等的瓦片,以便宜价格出给了一些家庭条件还算富裕的村长。”
重启砖窑,没有一分利处吗?
陈庚年在心里微微摇头。
非但不是没有一分利处,而是有天大的利处!
因为砖瓦烧制,能够让江县从目前落后的手工业,转为初步的工业制造业。
说白了,只能做耧车耕犁只能算是最简单的手工业,从烧砖烧瓦开始,才能算是真正开启制造业时代。
而砖瓦窑,其实就相当于‘工厂’,人们农忙过后,就可以来工厂上班。工厂制造出来的砖窑,可以销售给乡绅,也可以带去凉州售卖。工厂赚到钱,给工人们开工资。
这才是真正的,脱离农业之后的工商一体化发展。仅凭地里的粮食收成,发展太慢了!
砖瓦窑相当于陈庚年的一次工厂模式试水,等人们适应这种‘工厂上班’的模式以后,江县各个行业的厂子,就都可以陆续建立,人们收入会越来越多,手里越来越有钱,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啊。
而在陈庚年心里思索这些的时候,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
【叮!作为辖区县令,您眼光长远,缜密规划,提前触发、并完成支线任务:开启江县工业制造业生产,为辖区民众提供更多赚钱发家致富的途径。】
【奖励:窑洞挖掘建造技术。】
【因为您的努力,江县人的这个冬天,会比往年更加温暖哦。】
第46章 046
◎裴宝来的成长,与凉州达成商贸互通。◎
听到系统给予的【窑洞挖掘建造技术】奖励, 陈庚年脸色一喜。
他现在已经摸清楚了系统奖励规则。
除了阶段主线、支线任务之外,陈庚年也可以自行摸索,主动去提前规划完成任务。
而每次提前完成任务获得的奖励, 都会是他现阶段需要的东西。
比如,有了窑洞挖掘技术,大江村的一百多佃户们,就能够安全活过这个寒冬了。
甚至包括石门村,以及周围一些村子, 都得挖窑洞。
他们位于江县最北部,相当于直面沙暴风雪,村里简陋的棚屋,根本不顶用。
而北部坡地相对较多,挖掘窑洞也非常合适。
至于江县中部、南部地区, 沙暴风雪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峻。
到时候可以试着盘火炕, 或者挖坑窑。
当然这和开启砖瓦窑一样,也都得等过了秋种期才能去做。
“赵老板, 重启砖瓦窑是本官已经确定的想法。不知道, 你这边可有认识的烧砖工匠?”
陈庚年看向那位陶碗店的赵奇岭,试探性的邀请道:“或者您要是有意愿的话,到时候也可以来砖窑做个主事。”
赵奇岭闻言苦笑道:“回禀县太爷,草民的爹当初学习过烧砖, 但草民一直负责照看陶碗店, 所以对烧砖一事并不了解。至于烧窑工匠,当年砖窑封了以后, 那些人都各自谋生去了。对了, 您不妨可以去孙元河老爷家里打听一番, 他应该比我知道的更清楚。”
陈庚年并未勉强对方, 笑道:“既然如此,耽误赵老板生意了,劳烦你跟着跑一趟。”
赵奇岭感激道:“县太爷这么说就是折煞草民了。因为您先前的推介会,商铺街的生意逐渐开始有了起色,我们这些商户们,是打心眼里感激您呐。”
这话倒是不假。
如今商铺街逐渐有了生意,各家商户都开了门,县城里也开始热闹起来。
等江县的工业制造业、商业发展起来,陈庚年一心想要打造的【商业一体化步行街】就能建立起来了。
“生意好了就好啊,尤其是赵老板你家的陶碗店,生意越红火越好。”
陈庚年跟赵奇岭一起往回走,边走边笑道:“江县人都富裕了,能吃饱饭,才会想着换更好的陶碗。”
县太爷和别的官真的不一样,温和又亲民,跟他走在一起,很容易就会打开话匣子。
赵奇岭起初还有些拘谨,后来就彻底放开了:“您说的可太对了,最近家家户户粮食大丰收,大家最先换的就是家里的陶碗,别的都可以对付,吃饭的碗不行啊!前些年日子苦,粮食都吃不上,谁家会想着买陶碗哟——”
富春在后面安静地跟着。
他真觉得县太爷这人身上很有力量感,哪怕忙的脚不沾地,心里忧虑寒冬沙暴,但面对民众们的时候,永远都能展现出一方父母官的气度。
所以每一个江县人在看到县太爷的时候,都是喜悦的、感激的、期待的。
果不其然。
等在商铺街和赵奇岭告别以后,陈庚年又回到忙碌的状态:“富先生,我们走快些,县衙应该还有一堆事务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