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
起逛街。
因为他最近太忙了,爹娘一直在抱怨见他一面都难。
而且农产品推介会嘛,目的就是刺激消费,让大家放松下来凑个热闹,没必要搞得太严肃。作为一方父母官,除了正经办差,偶尔融入集体与民同乐一把,也是亲民的表现呐。
“大江村的蜂蜜一共产出六百斤,这个肯定都能买到,而且卖不完,后面得想办法带一部分去凉州售卖。但紫云英秸秆,他们种植了三百亩,一亩地的秸秆粉碎以后,估计能当做五亩地的固氮绿肥来用。”
为了今日能偷懒回来逛街,陈庚年昨日加了个班,这会儿还有些困倦。
他揉了揉眉眼,略显疲惫的说道:“这次江县三十四位乡绅,都确定会参加这场推介会,紫云英秸秆化肥肯定是畅销产品,得靠抢的。”
陈庚年话音刚落。
就见他爹蹭的一下站起来:“你这孩子,怎么不早点说!好歹是个县太爷呢,也不知道给自家行个方便,像是这种好东西,你直接搬到咱家来就行了,你爹我又不是不给钱!”
陈庚年有些无言。
天然固氮绿肥本就稀少,是他用来给推介会热场子的主推产品,都搬家里算怎么回事儿。而且接下来,他肯定会带着江县民众做化肥的。
但陈老爷已经明显等不及了,饭都没吃完,催促着一家三口火急火燎出门。
江县县城并不算大,属于‘一字型’格局。
而商铺街位于最好的中心带,一条街区从南到北贯穿县城,连县衙的地理位置都没有这般优越。
这也是为什么陈庚年决心去打造‘商业一体化步行街’的原因,不把商业街搞起来,简直浪费这得天独厚的街区条件啊!
因为心里惦记紫云英秸秆化肥,陈申走的很快。
他从巷子拐角迅速走出来,霎时间和商铺街主路上恐怖的客流量、以及叫嚷吵闹声撞了个满怀。
陈老爷看的目瞪口呆。
乖乖,这人也太多了吧!
曾经的商铺街,近乎九成商铺全部关闭,虽然是主路,但凄凄惨惨清冷的可怕,路上都遇不到几个活人。
现在呢?
街道两边卖香烛灯油的、卖麻布成衣的、卖酒水吃食的、卖日用杂货的,各种笑闹声、叫卖声,吵的人眼前直犯晕乎。
而商铺街上,到处都挤满了来赶集的民众。
衙门似乎早就提前预料到这种情况,所以做了简单的分流处理,路中间每隔一段距离都有木板做格挡。街道左边是往前走的,等走到尽头以后,再从路右边折回来,所以虽然看着乱,但仍旧很有秩序。
这样就会避免出现踩踏拥挤事故。
怪不得在家里都能听见这热闹的动静,陈申在心里惊叹。
老天爷呐,这才刚刚早上辰时啊!
“夫人,儿子,你们跟紧了啊。”
陈申招呼邵芙蕖和陈庚年跟上步伐,一家三口挤进拥挤的人群里。
这个时候谁都没注意到,县太爷‘微服私访’,悄悄混进了民众,因为大家都在新鲜热闹着呢!
好多人,好多卖东西的,好多新鲜玩意儿。
民众们都看花眼了呐!
商铺街一角。
张阿花鬼鬼祟祟摆了个小摊位,正在叫卖自己做的腊肉,除此之外还有咸鸭蛋、白糖、桂花酒。
而在她的摊位前。
李泉脸色涨的通红,不停小声央求他老娘:“娘,你赶紧回去吧,实在不行改天再来卖!”
倒不是李泉嫌弃她娘卖东西。
可这猪肉,是当时县衙发的节礼,因为家里吃不完,所以被他老娘做成了腊肉。
当然只卖腊肉还好,但其余像是咸鸭蛋、白糖、桂花酒这些,一看就是带有明显的‘衙门标志’。
现如今这街上,差役们来来往往巡逻,只要看到张阿花的摊位,肯定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
李泉臊得慌啊!
甭管在衙门里怎么成长,到了这种时候,全都剩下难为情了。
“哎呀,你说你这孩子,咱家又吃不下去这么多东西,娘悄悄卖出去怎么了!而且这些好东西,娘吃一口都觉得折寿,哪舍得吃啊!娘这还不是为了你,咱家多攒些钱,以后也搬到县城里来住,然后再给你说个漂亮媳妇儿!”
张阿花摆摆手,示意儿子赶紧走人:“这街上人这么多,哪能那么容易碰上县衙的人?你穿着差役服站在这里才招眼呢,快走快走,别耽误你老娘做生意。而且就算碰到了能咋地,这东西是县太爷发给咱家的,又不是偷得抢得,咱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卖——哎呦!哎呦!泉儿!赶紧蹲下!”
李泉听到他娘这一通唠叨就觉得头大。
没等他想好怎么反驳呢,就见他娘跟猫躲耗子似的慌忙蹲下,还顺势把他给拉扯着往人群里躲,于是紧张问道:“有衙门差役过来了?”
结果就听他娘哆嗦着说道:“娘好像瞧见县太爷了!”
李泉闻言眼前一黑。
救,他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今天县太爷休沐,应该是陪着爹娘来逛街来了!要是让县太爷看到,自己奖励给差役们的节礼,被偷偷拿来街上售卖,这得多要命啊!
母子俩哆哆嗦嗦躲在人群里,跟做贼似的。
等了许久,张阿花才说道:“走过去了,县太爷身边跟着陈老爷和陈夫人,人这么多,他应该是没瞧见咱。你快走,我把东西带上,换个位置卖。”
说完后,张阿花用麻布卷着一堆货,着急忙慌溜了。
李泉正准备拦,肩膀被人从后面勾住,下一刻就听胡铭气喘吁吁说道:“泉儿,街中位置你去顶一下。丁晴那边的生意实在太火爆了,人多到有些控不住。”
李泉倒抽一口凉气,心里庆幸胡铭没有瞧见自家老娘,嘴里应道:“行,我马上去。”
随后,他一路艰难挤进人群,往街中区赶。
但这个时候,街中区已经彻底堵死了。
县衙的丁晴厨娘,前些日子因为做馒头、花卷、鸡蛋面糊汤,在民众中打响了名头。
今天,她在街中区支了一个摊位。
摊位上,有四口大铁锅。一个油锅里炸茄盒,一个铁锅里煎萝卜丝饼,还有一个铁锅里做茄丁臊子,最后一个铁锅里煮面。
因为活儿太多,人手不够,丁晴还把姐姐王氏、以及姐姐的婆母喊来帮忙。
就这都忙不过来!
茄盒的香味、萝卜丝饼的香味、茄丁臊子的香味互相混合。
那近乎霸道的味道,凡是在街上路过的,无不瞪直了眼,路都走不动,瞧着那摊位直流口水。
还有更王炸的!
在丁晴的食摊外面,摆放着几个用草扎的靶子,上面插满了山楂做的糖葫芦!
这当然也是县太爷的手笔。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