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历中行简略地答。

姚江点点头,放下杯子走过来:“到这个点是需要提提神。还没弄完?”

柔软的地毯让脚步悄无声息。壁灯昏黄的光投在右半身,阴影将他勾勒得犹如某些古老的意大利雕塑。

历中行退开一点,让他看自己的电脑屏幕。

“万汇城的遗址内部是比较破碎的,大体明确总范围后,需要核定遗址各区的共时性,就是核实这几个区域究竟是差不多同时的,还是前后相继的。我们今天正式划分了A、B、C、D四个大区,目前在梳理A区的地层关系。”他强迫自己忽略姚江身上的烟草味,给他指文档中斧头形状的地层剖面图——浅的斧柄部分是探沟,深的斧刃部分是探方。

姚江原本只打算扫一眼他在干什么,结果对方认真讲解起来,便俯下身去。历中行鼻梁高挺,看起来很适合戴眼镜。姚江分神想了一下,又认为不戴更好。他的眼睛那么亮,不需要多一层镜片做遮挡。

历中行听到头顶一侧的呼吸声,嗓音高了一点:“这里是耕土,0.1到0.2米厚,下面第二层是扰土,出土了一些现代铁块、瓦片,还有需要确认时期的破碎陶片。”

他想起什么,笑了下:“有时候太碎了,大家为了还原,拼得头秃。拼好之后做的复制品也很丑,拿去展览都没人看的。”

姚江想,他怎么把细碎又磨人的工作讲得这么……卡了壳,找不到形容词。

“嗯。”姚江应了他一声,“好东西太多了,能吸引目光的国宝都是珍品中的珍品。大众眼光都被养得很高,外行也看不出门道。”

但是还有他,会用这样的目光注视那些破碎普通的陶罐陶碗。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

挺好的。真挺好的。

历中行又讲了两三分钟,反应过来:“你是不是还有工作?不好意思耽误你了。你快去吧。”

“没事,不耽误。很有意思。”姚江按了一下他的肩,绕到办公桌另一头,打开手提包取出电脑,跟他错开坐下。

客厅安静下去,打字声在办公桌两头响起。

落地窗外只有零星的灯,马路上空无一人。时间之箭搭在下弦月的弓弦上,颤巍巍射往明天,凌晨的夜幕广袤无边。

第21章 21 姚淮

21

第二天九点,姚江和县镇政府的人准时在酒店门口碰面。历中行昨晚一点多才睡,早上就没有早起,跟姚江一同出门。今日兵分两路,刚要道别,忽见迎面而来的政府工作人员中为首的那个,蹬着高跟鞋约莫一米六出头,短发婉然,不就是昨晚等在这里的姑娘?

Abel叫她:“姚县长,久仰。”

历中行不太敢认,主要是她今日穿了一袭挺括的小西装,真丝白衬衫在胸口垂下简洁端方的领花,与昨夜的打扮气质迥异。他听见姚江和她握手时也客气地叫“姚县长”,一时更加自我怀疑。

正愣神间,她向他转过脸来,谦逊却雷厉风行的口吻:“您好,历教授是吗?听说您今天去洛安遗址有公务,坐我的车吧,小郑会送您过去。”

那是一张月亮般的脸庞,皮肤冷白所以无需底妆,浅浅的腮红口红柔和了棱角分明的鼻尖与唇峰,弧形的留海遮住小剑般的细眉,再加上一双桃花眼——正面对上的瞬间,历中行终于确认她的身份。

四十不到的实权女县长。他与她握了手,心下第一反应不是她是谁的亲属,而是简简单单四个字:前途无量。

姚淮旋即转回去给姚江介绍自己身后的下级,基本都是镇上负责项目落实的骨干,此事县里只是象征性地出面牵头对接,以示规格和尊重,给予政策上的便利。

姚江与他们一一握手。两人站在一起,看不出一点亲密的影子。

被唤作小郑的司机领着他上了大门口其中一辆车,健谈地问他去洛安遗址做什么,听说历中行是搞考古的,露出一点探究的神色,但又不询问,转而介绍起当地的风土人情。

“洛安下辖二十多个乡镇,这鱼峰乡临着小鱼湾,是洛安最好的地方之一,有水又有田,有鱼有米还能搞农场种小麦,比其他山沟沟里可强多了,现在还发现了遗址,以后是不是能搞旅游啊?我有个叔叔也在开车……不过也就猜猜!现在县里比较注重实业,姚县是个干实事的好领导,今年春耕,还去鱼峰乡看过小麦嘞。”

搁领导眼里可能是有眼色又能侃,放历中行这儿无异于膈应他。更何况后头拍姚县长马屁拍到他这儿来了,也不知是个什么逻辑。他静静听小郑介绍完了,不接话茬,问:“我是考古的,有点奇怪吗?”

小郑忙不迭咧着嘴笑,直说了:“不奇怪不奇怪!就是您怎么跟姚总在一块儿?好像八竿子打不着的。”

“哦,姚总是朋友,他捎我一脚。”历中行说这话,自己也发现有点好笑,要不是万汇的事,他俩确实八竿子打不着。其实算起来,他到现在还是他的麻烦,怎么就混到一块儿来了?姚江竟也帮着他给自己添麻烦。

“你们姚县长叫什么名字啊?”礼尚往来,历中行觉得自己也问个问题不过分。

小郑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单名一个‘淮’,淮河的淮。”

历中行了然地点头,江淮江淮,果然是一家人。兀地记起自己昨天的揣测,不禁尬得挠了挠后脑勺。昨天姚江回去的时候幸好没问,不然真是大乌龙。

说着话就出了县城,之后的路,小郑也不熟,手机安在支架上跟着北斗导航走。窗外出现了茵绒田地,正是麦芒吐穗的时节,仿佛带着宣纸的毛边。绿毯间嵌了碧蓝瓦片似的池塘,蓝色球形水泵浮在塘中央,似悬于云际。远处丘陵起伏,云雾半隐。

走了四十多分钟,导航提示前方五十米右拐,放眼望去,只此一条笔直的公路,高于左右两岸。历中行田野经验丰富,刚升起些顾虑,小郑打着盘变了方向,车体弹跳两下,驶下公路。

下面是条乡间小路,宽度仅容一车,且是明显的“半成品”,路面铺满了碎石子,大概还没来得及铺水泥,看车轮碾下去的动静,至少厚三十公分,行进其上,如趟水泥池沼。不仅艰难,而且颠簸,车速降成龟爬,历中行还是被摇晃得需要扶前座靠背稳住身体。

小郑对自己给领导开车至今的职业生涯很有信心:“历教授您放心,路虽然难走了点,我一定给您送到!姚县吩咐了,管去管回!”

历中行好脾气地冲他笑笑。

龟速爬行了二十多分钟,绕过树木遮挡之后,是一片较高的台地,最高的土岗拔地近三米,还留有旱作耕种的痕迹,历中行一眼瞅见了土岗边缘的探方,下了车就直奔那里。他步伐矫健,于土地间穿行无阻,小郑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