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


新帝这个把他们从皇子身边变为前皇子的人没有好感,有的人才刚上朝还未获得爵位,有的人还没上朝。

胤祉的解决方案是将太子胤礽之位撤掉,封为理亲王,暂时和其他成年阿哥一样呆在各自的府中。

未成年皇子继续去上书房读书。

当然也派人一直盯着,心思若是太多,请文武老师们多布置点作业,要不,从彦亲王府上拿点下一辈的套替也行。

ps:

弘旭也被他阿玛拉出来当壮丁,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胤祉对于太上皇和所有兄弟都未赶尽杀绝,与历史上诸多皇帝相比算得上仁慈,稍微挽留了一点他岌岌可危的名声。

至于八旗兵权,胤祉本来就一定兵力基础和口碑基础,但和汗阿玛相比,老实说还弱了好几分,他能造反成功主打一个措手不及,以及手上底牌康熙都未料到。

好在他身后除了自己,还有有长姐搭上蒙古线,靠胤祁胤祝搭上□□营,再加上外祖和二福晋外戚家,在响鼓重锤下,也将其先囫囵吞枣咽下,再来收服。

等胤祉将朝政理顺后,蒙古边境传来消息,长姐塔娜为他送给第一份登基贺礼——与罗刹国的战斗大获全胜。

趁着这个好时机,胤祉改年号为“元嘉”,再次举行盛大的登基大礼,宣告天下,至此他为“元嘉帝”。

事实上,元嘉帝更喜欢“元武”这个年号,也彰显他的野心。

但考虑到他非正常上位,用“武”这个字会引无数人遐思,弊远远大于利,于是不得不遗憾放弃。

而且元嘉帝觉得不管是长姐还是额娘,都更适合这个名称。

还是为额娘保留。

假如此刻臣子们知道元嘉帝的想法,怕是惊得眼睛都能惊得掉出来出来,除非乱世,一向都是女人不得干政,一个女人还想得到“武”字称号,离了个大谱。

但他们不知。

他们只知自从元嘉帝登基后,大清的变化润物细无声。

先是固伦长公主为大清连胜罗刹国,元嘉帝派出一干使者与固伦长公主汇合,与战败国罗刹国谈判。

值得一提,使者中多出两位皇子,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誐。

两位阿哥是第三批归顺元嘉帝的皇子,元嘉帝完全不吝啬重用他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累积经验。

除了九阿哥、十阿哥以及一些小阿哥,胤祹是第一个上奏的,关于胤字避讳问题,主动改允,被元嘉帝拒绝。

胤祉有心对很多旧习俗动大刀,这些繁文缛节只是提前预预热,胤祹为此专门写文章对他好一阵夸,夸元嘉帝念兄弟旧情,看样子铁了心也要上新帝的车。

当上皇帝后,哪怕不喜欢胤祹这样的性格,也很难不接受他所带来的利益,有他带头,他的人才兄弟们才能一批批出来。

胤祉晋封胤祹为贝子,并把他弄到礼部去了,他在那里能成为他对旧制最封利的一把刀。

九阿哥十阿哥也被重用,他俩非常幸运,刚出来便狠狠蹭了一功。

大清在与罗刹国谈判中狠狠啃了对方不少血肉,不仅包括土地,让大清疆域再次增加,还有众多白银赔款。

比起上一次,这次光明正大了的谈判,钟粹宫主子全员出力,马佳芸兰也支持胤祁胤祝所说白银不够,技术和人才也不是不可能,彼得大帝游学不正是为这个。

一向比较爱银子的胤禟在这次谈判上大开眼界,回京被晋贝子爵位,然后去了外交部门开启著名外交官的辉煌一生。

十阿哥对于谈判什么实在不见了,他如愿进了兵部。

胤祉向二人承诺,等他们立功后升了郡王,可接宜太妃、瑾太妃出宫颐养天年。

这下子,九阿哥十阿哥更用心了,至于太上皇还在?额娘都困在紫禁城多少年了,汗阿玛又不缺年轻宫妃陪伴,让额娘出来想一想子孙福又如何?

不止他们,其他阿哥也一样,除了还在禁闭的直郡王,话说大福晋未必愿意让一直很能搞事的惠太妃接回郡王府。

皇权交替,还是非正常交替,宫中太妃们这些日子过得十分煎熬。

即便马佳芸兰没空为难她们,也不会刻意在物质上亏待她们,但毕竟她们不再是妃嫔,真的成了昨日黄花,精神上受不了。

宜妃和瑾妃得知自己还有出宫一时,喜不自胜,她们没想到自己竟然也可能儿女双全的一天。

其他有儿子的太妃也在期待,甚至有人偷偷递言出宫或去阿哥所,只言不要和新帝作对。

唯有惠太妃和佟皇太妃难受,她们受不了一辈子都低荣贵妃,不,现在是皇太后一头,前者大阿哥还在禁闭中未出,后者收到来自名下养子胤祹对佟家背叛,虽然关键时刻胤祥站了出来,可对方对生母章佳氏也不错……实在苦不堪言。

宫外,见服软的前两批阿哥都有好前程,眼看着比太上皇在位时混的还要好些,其他阿哥们也坐不住了。

九阿哥的胞弟还有郭络罗贵人的阿哥,四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十五阿哥等也陆陆续续出来。

胤祉一个都没放过,四阿哥去户部,八阿哥在外交部与九阿哥作伴……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里发光发热。

至于胤礽和胤禔,胤祉暂时不敢在重要政事上启用他们,只让人私下为他们献上一部分的世界地图,胤礽的是东南亚群岛,胤禔在美洲板块。

地图很诱人,但再诱人在他们也属于比流放地不如的蛮荒之地。

胤礽不愿,胤禔有异动,但胤祉都没有回应他们,甚至没有下一步步骤,只每天跟他们分享一些东西。

主要是越整理越流畅成形的华夏文化书籍,以及少部分国外书籍。

胤祉不止在跟他们分享,也在跟全天下人分享,在文学院、科学院、兵学校相继建立后,朝廷的皇家报纸趁机搞起来,结合民间说书人戏曲等娱乐,把大舆论掌控在手中,开铁锅慢炖。

一开始只是分享料,然后探讨,直到新旧文化冲击。

比如近日有两篇《裹脚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见过畸形脚吗?附图.jpg,建议一闻一看》。

“……”

舆论满天飞。

不止裹脚,还有剃头,这个需要幕后从正面引导舆论,这个过程,由胤祁胤祝搞出来的相机立了大功。

当人们以为胤祉已经够折腾时,他往往更折腾。

皇太后当政了。

是的,当政!

不是辅导幼君,毕竟元嘉帝还在壮年,业精图治,把天下治理的非常好,如今百姓们大多数不会饿死冻死,不管文人对皇帝如何评价,在他们心中都算明君。

皇太后竟然当政,还是空降外交部,担任外交部尚书,相当于部长。

“……”

“???”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