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8


同回了江州给母亲过寿,关府就只剩关兴腾这一个主子。】

【正巧关兴腾结识了毛氏,毛氏出身七品官宦之家,长相漂亮,俗话说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女儿,毛氏有条件嫁个门第高一些的人家。但毛家从外地进京没几年,毛父又是个武将,他们家没有门路,想要高攀也不是很容易。】

【因此得知关兴腾是上尚书府的大公子后,毛氏非常满意,很快就跟关兴腾打得火热,怕关兴腾变卦,她还去了关府好几次,两人的事在毛氏娘家以及附近邻居亲朋中都传开了,都知道她要嫁进高门了。】

【就在这时候,关夫人从江州回来了,正巧碰到毛氏在关府,两人一打照面,毛氏才弄清楚关兴腾的身份,直接傻眼了。】

唐诗都无语了:【这简直是一对卧龙凤雏。她该庆幸关兴腾好歹是关尚书的侄子,要是个管家的儿子,她哭都没地方哭去。】

瓜瓜:【可关兴腾不是个读书的料,考了十几年都没考上秀才,眼看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关尚书给他在户部弄了个差事,九品的芝麻小官。这比毛氏父亲的官职还低,而且因为没有功名关兴腾升迁也极为困难。】

唐诗明白了:【毛氏被骗婚了,肯定对关兴腾不满。其实也不错啊,九品官也好歹是国家公务员,吃皇粮的。你看清北学霸要做个城管都得过五关斩六将,笔试面试来好几拨。关兴腾要不是有个好叔叔,这等的好事哪儿能轮到他啊。】

【不过这跟关尚书的案子有什么关系?】

瓜瓜:【因为骗了毛氏,关兴腾心里有愧,所以一直对毛氏言听计从,婚后毛氏说什么他都相信。】

唐诗明白了,所以毛氏跟他一哭诉说关尚书欺负她,这关兴腾二话不说就信了。但你要说他有血性吧,他也没直接跑去暴打关尚书一顿。

都不知道说这人什么好。

葛经义没见面都大致了解了,关尚书的这个侄子就是个有点小聪明的糊涂虫,拎不清轻重,好色贪花,耳根子软。

所以他是真的相信抚养教导自己长大的叔叔会欺负毛氏,他的在堂上的证言完全发自他的内心,想从他这边寻找突破口恐怕没什么用。

不过还是要查,最好将关潮曾经对他的好查出来,回头替关潮澄清的时候将这个事也一并道出,让大家看看这都什么白眼狼,也能转移百姓的注意力。

关兴腾这里没什么线索,那只能往毛氏和那个家丁身上查了。

这两人肯定有问题,家丁可是签了卖身契的,做伪证诬陷主子那可是大罪,这里面肯定有内情。

还有毛氏,她一介女子站出来状告关潮,不管这事最后什么走向,她的名声都毁了,若说背后没人主使葛经义是一万个不信。

想到这里,他拱手道:“皇上,微臣先下去查案了。”

天衡帝点头,递了一张纸给他:“尽快将案子查清楚。”

唐诗抬头瞟了一眼,但天衡帝将纸折叠了起来,看不清楚里面的内容。

她有点点不爽:【狗皇帝啥意思?前几天还什么都巴不得我知道的样子,今天又藏着掖着,他跟葛大人有什么小秘密不能说的啊。】

瓜瓜:【宿主,你好酸啊。】

唐诗恼羞成怒:【你才酸,瓜瓜你会不会说话?狗皇帝当着我的面跟葛大人传小纸条,这不明晃晃防着我吗?】

葛经义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看了唐诗一眼,很快他就接到了天衡帝的一记眼刀子。

葛经义连忙告退。

送走了他,天衡帝心情不错,问唐诗:“中午想吃什么?让御膳房准备锅子吧?”

唐诗很想硬气地拒绝,奈何肚子不争气:“吃。”

【可惜了,没有辣椒,每次都清汤的,真怀念麻辣的那种香味啊。】

辣椒?她已经念过好几次了。天衡帝记在心中,回头让人在民间和海外找找,也只有吃的能吊着这只缩头龟不跑路了。

葛经义出了宫,在马车上打开了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床上、茅房这类地方可屏蔽瓜瓜的探查。

还能这样?

纸条应该也能吧,难怪刚才唐嫔娘娘会抱怨。

葛经义当即明白皇帝为何要给他传纸条了。

这是提醒他,毛氏背后的主谋应该是猜出了瓜瓜功能大致受到的限制,所以有针对性地下手,导致瓜瓜和唐诗也不清楚幕后之人的身份。

虽说现在他也不清楚,但皇上这句话给他指明了方向。幕后之人要么是通过书信给毛氏传信,要么便是在床上和茅房跟毛氏商议好的。

葛经义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这么大的事,单凭一两封书信,毛氏不可能会轻易答应。所以毛氏身边的人嫌疑很大,还有最近这段时间,她在私密场合见过的人也非常有嫌疑。

回到刑部,葛经义当即吩咐属下:“来人,去查毛氏的娘家最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尤其是其父兄。此外,你们再去查查毛氏身边的丫鬟,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内跟在她身边的丫鬟,还有关府内这两年进的新人,再仔细查查最近一段时间毛氏的行踪。”

三队人马出发。

葛经义又招来一个得力干将去仔细查查指证关潮的那名家丁。

布置好这些,他去了一趟京兆府。

京兆府,柴亮头都大了。

见到葛经义,他连忙迎了上来问道:“葛大人,你这边可有消息?”

葛经义轻轻摇头:“不过已经派人去查了。关尚书呢?”

柴亮苦恼地说:“在京兆府的大狱里呢,我让他回去,他不肯,说自己现在是嫌犯,就该呆在狱中,清清白白地出去。我刚从大狱中回来,问过他详细的情形了,他说前晚他喝了酒回家遇到毛氏,毛氏哭得梨花带雨还有意无意地往他身上扑,他觉得不妥赶紧避开,只简单说了两句就赶紧去了自己的书房,此后再也没见过毛氏。”

葛经义眼睛一挑,还有这一出啊。

看样子毛氏最初的计划恐怕是引诱关潮造成既定事实,再来个捉奸成双,奈何关潮没上钩,她怕引起关潮的怀疑,也没敢做得太明显。

事到如今,这事的关键还是在毛氏身上。

葛经义心里很快就有了方案:“毛氏和那家丁呢?”

柴亮无奈地说:“放回去了,本来我是想将他二人留下来再盘问一圈的,奈何外头的百姓吵吵嚷嚷的,还有人质疑官府想袒护关尚书,我只得先放他二人回去。”

葛经义越发肯定了心里的猜测:“我刚才进宫,还有来京兆府的路上,四处都有人在议论这个案子,连我们刑部的很多差役都听说了这事。柴大人,我怀疑是有人在暗中故意散播这则流言,给京兆府给朝廷施压。”

事情闹得越大,朝廷越是不可能“袒护”关潮,毕竟皇上也要脸。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