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9
地低语:“生完这一个,我们有三子一女,以后再也不生了。”
赵夕颜又瞥他一眼。
是她想生么?
他辛勤耕耘,她这块地自然就有“收成”。
“要不然,你纳些美人进宫。”赵夕颜随口道:“朝中不是早有御史上奏折,说天子后宫只皇后一人,不成体统。京城那么多名门闺秀,都等着天子开宫纳妃。”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徐靖就恼了,猛然绷了俊脸,筷子啪一声落到桌子上。
三个孩子都被吓了一跳,一起看过来。
赵夕颜蹙了蹙眉:“说话就说话,拍桌子做什么?”
徐靖摸摸鼻子,将筷子捡起来,一边不满地说道:“你还在怀孕养胎,那些个混账东西就敢上这样的奏折,简直是可恨可恼。打廷杖是个恶习,不然那一日朝上我就开戒了。”
“我们夫妻两个日子过得好好的,他们凭什么来指手画脚的。说子嗣,我们有两子一女,再过些日子,小儿子就出世了。”
“他们这是见不得我们夫妻恩爱和睦安宁,想给你我添堵。”
赵夕颜见徐靖气成这样,不由得笑了起来:“我就随口说说,又没放在心上。你也别恼了。他们想什么,是他们的事。总不能伸手管到后宫里来。”
他就独宠她一人。
她就要做独宠的皇后。
这世间,已经没人能勉强他们做任何不愿做的事了。
赵夕颜正要说话,肚子忽然猛地一抽,不由得痛呼一声,脸唰地白了。
徐靖一惊:“月牙儿,你怎么了?”
三个孩子被吓蒙了。
一旁伺候的琥珀反应极快,立刻高声道:“娘娘肚痛发作了,快扶去产房。”
一边令人叫接生嬷嬷,一边派人去仁寿宫报信。
小花儿小果儿出生的时候,徐靖远在冀州。到了小叶儿出生那一日,徐靖在上朝。闻讯立刻散了朝会冲回椒房殿,赵夕颜已经被扶进产房,有苏太后陪着,硬是没让他进去。
这是赵夕颜第三次临盆生产,是徐靖第一次亲眼目睹赵夕颜阵痛。
徐靖急得额头直冒汗,也不用琥珀来扶,伸手就抱起赵夕颜,大步进了产房,极为小心地将她放在窄塌上。用温热的毛巾一点点为她擦拭汗珠。
赵夕颜忍过第一波阵痛,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双红通通的眼。
赵夕颜有些好笑,声音虚弱地取笑他:“疼的人是我,又不是你,你怎么哭了。”
徐靖红着眼:“月牙儿,是我让你受苦了。”
要不是他做了皇帝,月牙儿也不必为了皇家子嗣一胎接着一胎的生。
赵夕颜太了解他了,一听就知道他心里在愧疚什么,压低声音说道:“我喜欢孩子,乐意受这个苦。你不要自责。”
徐靖低声道:“这个生了之后,我们的子嗣足够了。以后再也不生了。”
赵夕颜嗯一声,阵痛再次汹涌而来,她没力气说话,很快闭上眼。
一旁的四个接生嬷嬷一脸为难。你看我我看你,最终,领头的黄嬷嬷陪笑着张口:“娘娘临盆生产,还请皇上避一避。”
“产房里血气重,别冲撞了皇上。说的正是……”
徐靖哪里肯走:“我今天就在这儿,哪儿也不去。”
话音刚落,苏太后便快步进了产房,绷着脸撵人:“女子生产,要经历的痛苦无人能取代。皇上真心疼月牙儿,就立刻出去。别让月牙儿分心。”
“春生哥哥,你出去等着。”赵夕颜忍着痛张口催促。
徐靖只得起身出去。
他在产房外转来转去,像一头拉磨的驴子,神色暴躁不安。
小果儿小花儿小叶儿齐整整地坐着,眼巴巴地看着亲爹走来走去。
“父皇,母后在生弟弟么?”
“父皇,母后疼不疼?”
徐靖被问得眼泪都掉出来了。他伸手搂住惊惶不安的孩子们:“别怕,母后勇敢的很。我们一起等母后。”
等了两个时辰,产房里终于响起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接生嬷嬷笑吟吟地抱着刚出世的男婴来报喜:“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娘娘生了一位健壮的小皇子。”
徐靖顾不得刚出生的儿子,大步冲进产房,握住赵夕颜的手,声音哽咽:“月牙儿,以后我们再也不生孩子了。”
赵夕颜虚弱地嗯一声。
第471章 番外之鹊羽 (一)
这是徐靖登基的第五个年头。
这五年来,徐靖励精图治,派兵将各地流匪一一剿灭,轻赋税减徭役,鼓励农桑,与民生息。
武将不怕死,文臣不爱财,天子兢兢业业勤于政事。风雨飘摇四处乱象的大晋朝,犹如枯木逢春,日渐平稳。虽然离富庶繁华还有一段距离,不过,所有人都知道,大晋的江山已经稳固,无人能撼动。
徐靖这个天子声威赫赫,赵夕颜这位皇后娘娘,更是贤名远播。
赵家周家朱家等一众女眷吹捧不必说,被宣召进宫觐见的诰命们也纷纷称赞皇后娘娘宽厚贤明。至于京城那些街头巷尾的百姓,对赵皇后的好感,大多来源于这几年间陆续设立的慈幼堂和敬老堂。
慈幼堂里专门收容父母俱亡的孤儿。敬老堂则收容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他们的衣食都是赵皇后一己私房供给。
京城一共有六个慈幼堂四个敬老堂,每年花用的银子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赵皇后虽然出身大族嫁妆颇丰,也不可能支应得起。那银子从何而来呢?
这又是一桩趣谈了。
赵皇后在四年前动用嫁妆买了两间铺子,玉簪和海棠出宫嫁人后,便各自掌管了一间铺子。这铺子经营的是女子生意,用的人手便是当年进京路上买下的那一批丫鬟。一间做女子成衣,一间卖精巧的首饰配饰香囊扇子玉坠之类。生意都很兴隆。
赵皇后的闺中好友叶沁瑶高平平也有学有样,纷纷经营铺子,和皇后娘娘一同做善事。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堂妹赵鹊羽。
赵鹊羽一直不愿成亲,赵尚书夫妇疼爱幼女,亲事便一拖再拖。赵鹊羽没有买铺子,用自己积攒多年的私房银子买了一处田庄。这田庄不算大,约有一百多亩。如果拿来种地养牛羊,收益不大。
赵鹊羽头脑颇为灵活,将这处庄子拿来种药材,她特意以重金请了两个擅长种药炮制药材的大夫。销路自然不用愁,不必打出赵皇后堂妹或赵尚书女儿的招牌,药材种得好,价格公道,各大药铺抢着收。
赚了银子,赵鹊羽继续买田庄种药材。短短几年,已经成了京城几大药材商人之一。
赵鹊羽赚了大把银子,十分豪迈地将其中五成捐了出来,和赵皇后联合开了京城第一个女子学堂
女儿这般争气有出息,孙氏骄傲之余,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