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6


。一转眼去了一年多,从京城传来的倒都是好消息。看来,世子已经在京城稳稳立足了。”

谢郡守身在官场,知道的事比谢夫人多得多:“世子和东宫交好,深得太子信任,如今在新军里练兵,麾下多是将门子弟。你等着瞧吧,世子以后怕是前程不止于此。”

谢夫人一怔:“世子还能有什么前程?”

谢郡守却不肯再说了,迈步进了书房。

“启禀王爷,”北海王统领快步进了书房,将手中的书信呈上:“世子从京城来信了。”

北海王顿时舒展眉头,伸手接了信。

信才看了一半,北海王已是满脸喜色,立刻起身去了北海王妃的寝室。

北海王妃一脸惊诧:“王爷今日红光满面,莫非有什么喜事?”

北海王咧嘴一笑,什么也没说,只将手中的信塞进老妻手中。

北海王妃疑惑地展开信,看了几行,立刻喜动颜色:“诶哟,月牙儿有喜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当日春生要娶月牙儿的时候,我就说月牙儿长得美心地好又有福气。果然,月牙儿就是有大福气的,进门就有喜了。”

北海王妃乐得眉开眼笑,一口一个月牙儿,那亲热劲就别提了。

北海王笑着揶揄:“你以前不是一直对月牙儿十分不满吗?”

“别胡说。”北海王妃笑着瞪北海王一眼:“我什么时候不满了。有这么好的儿媳,我梦里都能笑醒。”

北海王妃高兴了一会儿,又叹口气:“月牙儿怀着身孕,身边也没个长辈照顾,我这心里实在放心不下。要不然,派人接月牙儿回来养胎吧!”

北海王瞥老妻一眼:“你是不是还想着月牙儿将孩子留在北海郡?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别添乱。”

北海王妃被说中心思,有些心虚:“我是想帮着照顾孩子,怎么就是添乱了。”

“他们小夫妻在京城,要应对宫中内外,已经十分不易。”北海王低声说道:“你实在惦记,就打发人去瞧瞧,送些吃的用的去京城。月牙儿怀着身孕,别折腾她奔波,路上有个好歹,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北海王妃讪讪应了。

正说话,又有人来禀报:“启禀王爷王妃,赵夫子回来了。”

北海郡遭匪祸,赵元明兄弟和族人不知所踪。今日总算回来了。

北海王大喜,立刻道:“本王现在去一趟赵家。”

一个时辰后,北海王亲自到了赵家坊。

瘦了一圈的赵元明,苦笑着说起这一个多月来的际遇:“……进了青州,我们就听闻周隋一伙土匪围住了北海郡。只得停下,在一处客栈里住下。北海郡封了城门,我们不知道城内情形,急得焦头烂额,却也没法子。直至北海郡打了胜仗,重开城门,我们才得以回来。”

北海王笑道:“赶快写一封信送去京城,报个平安。这些日子通信不便,春生和月牙儿不知怎么忧虑焦心。”

赵元明笑道:“我已经写好了。正好请王爷派人一并送去京城。”

北海王挑眉一笑:“还有一件喜事你还不知道吧!春生写信回来报喜,月牙儿已经有了身孕了。”

赵元明先是一惊,旋即喜不自胜:“这可是件大喜事。不行,我得在信中嘱咐几句。”

北海王哈哈一笑。

李骁已经接连三天没合眼了。

他骑着马,赤红的眼泪满是悲痛的怒焰。探路的斥候回来骑着快马来禀报:“启禀将军,周隋一伙人分了三路逃窜。”

李骥战死后,胶东军的将士很自然地听从李骁的号令。

李骁冷冷下令:“兵分三路,一个活口不留。”

第291章 第二百九十一章 追击(二)

没人敢劝阻如饿狼般凶狠狂怒的李骁,也没人愿阻拦。

主将李骥惨死周隋刀下,这对胶东军而言是一记近乎致命的重击。唯有杀光周隋一伙人,才能彻底洗清所有耻辱和仇恨。

李骁一声令下,当即几千人分作三路,紧追不舍。

万余土匪死得死伤得伤逃得逃,现在不过剩千余人。胶东军的兵力远胜对方,便是分兵追击也占了优势。

一路上,不时能追到一些来不及逃窜的土匪,胶东军的士兵见一个杀一个,果然不留半个活口。

追到第四天的时候,忠勇侯的骁骑营也来了。

长途行军跋涉,令骁骑营上下颇为疲惫。不过,眼下正是追杀土匪的要紧时候,拼着一口气也得追击。

忠勇侯见了李骁一面,目光一掠,眉头便皱了起来:“本将军领兵追击,你立刻停下,休息几日再追上来。”

此时的李骁,体力严重透支,全凭着一股心气硬撑。这几日,他后背的伤势已经绷开两回,流了许多血,面色苍白。再这么下去,别说追杀周隋,自己就得先交代了。

李骁不肯离去,拱手道:“周隋的老巢在平原郡青龙山,末将曾在青龙山和周隋交过手,对那里的地形熟悉。末将能撑得住,愿为将军为马前卒。”

忠勇侯嗯一声,走到李骁身边,蓦然伸手,一记敲在李骁的脖颈后。

李骁顿时昏了过去。

几个亲兵忙上前,扶住李骁。就听忠勇侯沉声道:“传本将军号令,胶东军的士兵尚有体力的,继续追击。受伤的或体力耗尽的,原地修整。你们几个,照顾好李骁。”

亲兵们红着眼应下。

忠勇侯一声令下,骁骑营同样兵分三路,继续追击土匪。

徐三领着三百亲兵,一直追随忠勇侯左右。这一路上,徐三时时在忠勇侯身边,忠勇侯对沉默寡言身手高强的徐三很是欣赏,私下对着长子叹道:“徐三样样都是上上之选,可惜!可惜!”

高大郎当然清楚亲爹在可惜什么,低声道:“父亲可别心软。妹妹是我们高家嫡女,便是下嫁,也不能嫁一个世子亲兵。”

徐三在忠勇侯府住了几日,高平平每日都找不同的理由去见徐三。忠勇侯父子焉能看不出高平平的心意?

忠勇侯口中的可惜,便是在感慨徐三出身实在低微。

“也不是全无可能。”忠勇侯淡淡道:“我们高家,在你曾祖父那一代,还是种田的百姓。还有慕容氏先祖,当年也不过是皇上身边的亲兵。”

“文官们自小苦读,科举高中才能做官。武将就不同了,上了战场,立下战功,很快就能在军中立足。出身微末无妨,只要自己争气,再有贵人提携,未必不能有好前程。”

“这件事,我心中有数。这个徐三,我还得好好看看。”

这一路上,忠勇侯对徐三格外留心。

也不知徐三有没有察觉到忠勇侯的瞩目。以他的脾气,便是察觉到了,也不会吭声,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

追了半日,已经追到前方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