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一片寒霜:“郑将军收到口信,立刻写奏折上报朝廷,请朝廷派兵去青龙山剿匪。”
身为朝廷命官,没有公文不能擅离职守。郑将军心急如焚,却不能离开北海郡,只将身边所有亲兵都派了出去,将长子郑玄风先带回来。
郑玄青红着眼要去,被他爹扇了一巴掌:“你大哥伤得重,还不知能不能安然救回来。你去做什么?想让老子没有儿子送终吗?”
郑玄青委屈地带着巴掌印,去北海王府报信。徐靖同样怒不可遏,二话不说将亲兵也派出了大半,去迎郑玄风回来。
“月牙儿,我真没用。”徐靖用力握了握拳,目中闪过愤怒和自责:“我不能随意出北海郡,便是悄悄潜出去,能动用的也只有府里的几百亲兵,根本杀不了青龙寨的五千悍匪!”
赵夕颜心中恻然。
这种无能为力的悲愤和痛苦,她太清楚了。
她主动伸手,握住徐靖的手:“朝廷对藩王管制严苛,束缚重重。你这个藩王世子,手中无兵无权,又能如何?别太苛责自己了。”
“这也不全是坏事。周隋胆大妄为,敢劫杀朝廷官兵。此事传到京城,朝廷一定会立刻派兵剿匪。”
她暗中写的几封信,也能推波助澜,让这把火焰烧得更猛烈。
徐靖反握住赵夕颜纤柔的手,眼睛有些红:“我该做什么?”
赵夕颜轻声应道:“你父王病重,你应该为你父王伺疾。”
徐靖:“……”
从未有一刻,他如此无力,且痛恨自己的出身。
藩王世子,风光显赫,可这富饶的北海郡,何尝不是富贵编织的牢笼,将他牢牢困住。
以前他不懂,现在懂了,却什么也做不了。
“回去吧!”赵夕颜低声道:“耐心等待。很快,就会有朝廷发兵的消息了。”
徐靖们闷闷地嗯一声。
……
不出一日,郑玄风遇袭的消息便传开了。
赵元修惊骇之下,再顾不得别的,立刻派族人买粮,又去铁匠铺子里暗中定购兵器。
这么做的,不止赵家,吴家等望族也都在暗中买粮。
北海郡的普通百姓,忽然发现粮铺的价格蹭蹭上涨,一个个也跟着抢粮。看着排成长龙推挤着嚷着要买粮的百姓,粮铺老板喜上眉梢,立刻将粮价又涨了一钱银子。
有百姓怒骂:“黑了心的蛆!尽赚黑心钱!”
粮铺老板充耳不闻。
百姓们无可奈何,只得认倒霉。
一时间,人心浮动,惶惶难安。
郑玄青心情不好,耷拉着脑袋来北海王府。
他和徐靖并称“北海双杰”,平日里吃喝玩乐,斗鸡走马。徐靖好赖还私下习武,郑玄青直接就是个大草包,干啥啥不行,吃喝第一名。
徐靖在练武场,手持长弓,嗖一声,一箭飞出,落在两百米外的箭靶上。
郑玄青一声不吭,也去摸了一副弓箭来,一脸悲愤地拉弓射箭。
嗖,箭斜斜飞出,还没碰到箭靶就落了地。
郑玄青:“……”
第40章 第四十章 奏折
徐靖放下弓箭,瞥郑玄风一眼。
郑玄青颓唐地扔了弓箭,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德性:“我就是个窝囊废!怪不得我爹不让我去救大哥。”
徐靖踢他一脚:“你爹是怕青龙寨的土匪藏在暗处,别救不回你兄长,再将你搭进去。”
郑将军一共两个儿子。长子郑玄风弓马娴熟,学过兵法,是出色的将门儿郎。
相比兄长,郑玄青就差得远了,自小娇生惯养,吃不了练武的苦。郑将军厚着脸皮将幼子塞进赵氏族学,可谓一片苦心。
郑玄青连还手的心情都没有,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闷闷不乐地说道:“这都是什么世道。”
“土匪敢杀朝廷官兵。我们想报仇都不行,还得等朝廷下旨才能出兵。”
“话说回来,就是能出兵,北海郡这点兵力,也只够守城门的。想杀土匪,是万万不够。”
“他妈的,怎么这么惨。”
徐靖:“……”
徐靖惨被戳中痛处,一肚子闷气无处可泄,又踢了郑玄青一脚:“就你废话多。知道自己废物,还不快来练箭。多一分能耐本事,说不定日后就能派上用场。”
郑玄青惨呼一声:“别踢了,我这就起来。”
练了两壶箭,又练拳练刀。
郑玄青被练得鼻青脸肿,十分凄惨,大呼小叫之际,眼角余光忽然瞟到一个窈窕身影过来,张大的嘴巴立刻闭上了。
徐靖眉头一挑,转过头:“四姐,你怎么来了。”
娉婷而来的美丽少女正是徐莞。
徐莞微微一笑,拿出帕子为徐靖擦拭额头汗珠:“瞧瞧你,满头的汗,我替你擦了。”
徐靖往后躲:“唉唉唉,我又不是几岁孩童了。”
姐姐们都很疼他。不过,他都是堂堂男子汉了,能不能别将他当孩童啊!
徐莞还没说话,郑玄青就飞快蹿过来,伸手攥着徐靖的脖子不让他闪躲:“莞姐姐一片好意,你躲什么躲。”
徐靖:“……”
徐靖翻了个白眼。
徐莞被逗得扑哧一笑,为宝贝弟弟擦了汗珠,收好帕子。温声道:“我让厨房备几道好菜,郑二公子留下一并用午膳。”
郑玄青咧嘴一笑,连连点头应了。
徐莞又是一笑,很快离去。
郑玄青依依不舍地看着徐莞离去的身影。
徐靖再次翻了个白眼,伸手扯了郑玄青一把。
郑玄青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你扯我干嘛!”
徐靖斜睨他一眼:“我四姐早就有婚约了,未来四姐夫在守孝,所以没正式定亲,四姐才未出嫁。你就别动歪心思了。”
郑玄青:“……”
郑玄青脸上飞起两朵恶心的红云,期期艾艾:“你胡说啥啊!我一直将莞姐姐当亲姐姐一样。”
徐靖嗤笑一声,没有继续揭好友的老底:“走,先去吃饭。吃饱了再来练。”
换在平日,郑玄青早就耍赖躲懒了。今儿个虽然苦着脸,却没反对。
风云变幻,世道将乱。
少年们都在长大。
……
十日后。
京城。
巍峨的宫城里,依旧一片缟素,后宫嫔妃的哭声隐隐传来。
官员们都跪在福宁殿,从永兴帝驾崩至今,已经二十天过去,眼泪早就挤干了。一个个装模作样地拿着家中女眷备好的染了姜汁的帕子,捂着眼睛,热辣辣的,立刻就涌出了眼泪。
太子殿下跪在巨大的棺木前,太孙跪在太子身侧。
其余的皇室宗亲,零零散散地跪着。
八十多年前,藩王作乱,那一场内战对大晋皇室的影响极其深远。自此,大晋朝开启了抑制藩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