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
一是我的国师师父带我入宫常住,我正式成为了国师预备役。
还有就是,原本镇守西北的长宁侯战死沙场,刚生下孩子的镇国大长公主前往西北平乱,皇后将这位义女的孩子接进宫来亲自抚养。
这位被接进宫来的小侯爷儿时体弱多病,师父也带我去皇后宫中为他举办过祛灾祈福的仪式。
燕小侯爷备受宠爱,皇宫里哪个房他都能上,哪片瓦他都能揭,像我们这种天师府的人他也是想见就见,毫无顾虑。
再加上,这位金尊玉贵的小侯爷其实是个相当好相处的人,你只要真心待他,他也会真心以待,一来二去我俩就混熟了。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侯爷不仅自己往我这跑,还时常会带着自己的一位好友一起过来。
老是听小侯爷叫他那位好友四哥哥,起先我并没有在意,直到后来有一次小侯爷提到了对方的姓名,我才猛然醒悟——
那特么不就是大昭的第三位皇帝平德帝顾玄吗?!
好家伙,就说历史上的岑巍巍为什么是平德帝的心腹,合着从这么小就注定了。
05
开元之后,就是建怀。
建怀五年,镇国公主在西北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也是在这一年,这位大昭女战神、而在敌军看来犹如煞神般的女将军,准备将她才十二三岁的大儿子带去了北疆。
熟读史书的我,自然知道小侯爷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稍稍动了一点儿使用金手指的念头,想劝说这位注定要死在边疆的少年将军再在都城留几年。
这么多年来,因为有知道历史走向的这个金手指在,我的日子过得十分顺遂,不仅没有被人发现女扮男装的秘密,还顺风顺水,收了不少迷弟迷妹,也被师父寄予了厚望。
师父说我骨骼惊奇,是老天垂帘大昭而降下的一线生机,旁人也认定了我是金口玉言,说不定真的能看到天机。
而我自己知道,我只是历史学的比较好罢了。
但是,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要去凭自己的力量改变历史。
因为我怕蝴蝶效应出现,怕如果自己稍不留意,就会酿成什么无可挽回的灾难。
但这次,我有些舍不得从小玩儿到大的小侯爷就这么一去不返,所以我第一次如此胆大地,我借着上苍启事的名义向他剧透了些许未来。
可意气风发的少年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也并没有被他白雪埋骨的下场吓到。
反倒是我,以及同样不舍得他离开的四皇子等人被说服了。
那日艳阳高照,他骑上白马,拿上银枪,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安乐窝,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征程。
我不能离开皇宫,只能站在高处目送他远去的身影。
这一刻,我忽然有了一种预感。
历史是如此的沉重,我想,也许顺应命运、顺应时代的浪潮,靠自己的力量不让命运的河流奔流向错误的方向,才是我最应该做的事情。
06
建怀十年的冬天,皇宫里发生了一场变故。
二皇子毒害太子、劫杀三皇子,又伙同其他几位藩王逼宫。
虽然这场宫变很快被镇压,但皇帝皇后因此一病不起,远在云鹄城探望好友的四皇子顾玄被紧急召回。
四皇子顾玄这个人我还是有所了解的。
他这辈子没什么远大抱负,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个闲散王爷,跟自己竹马竹马一起长大的小侯爷一同游历名山大川,写个游记什么的。
而且,我怀疑他是个暗恋人家小侯爷不自知的断袖。
不仅我这么怀疑,就连先皇后和皇帝皇后、以及两人身边所有亲近的人也这么怀疑。
大家都等着四皇子或者小侯爷什么时候能明白自己的心思,然后给这俩人扫除一切在一起的障碍,让他俩和和美美过小日子去。
这些不重要,或者说,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顾玄是史书上的平德帝,是下一任的大昭皇帝。
一切也都像历史上写的那样发生了,他也必定会被推到那个位子上。
我知道,顾玄这个人是十分靠谱的,既然已经到了此般地步,他肯定会拼尽全力盛起风雨飘摇的大昭。
我也知道,我这位刚经历过家庭巨变的好友,再过不久就会迎来下一个噩耗。
差不多在一年之后,在建怀十一年的冬天,云鹄城被围,燕云将军燕晗领兵守城,在百万军中射穿敌将脑袋,但自己也重伤身亡。
07
看着顾玄日渐消瘦的身形,和他即使自己都病成这样了,还不放下手头工作的这种兢兢业业的样子,我实在担心。
其实,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
若非亲眼所见,我也不相信世界上能有燕小侯爷那般明媚耀眼的人物。
这样的人本该活跃在历史的舞台,留下更多传奇,可他偏偏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年轻到甚至还不到弱冠的年纪。
早知道会有这个结局的我仍旧无比伤心,他的至亲至爱又该多么难过。
作为能跟这个时候的四皇子说上几句话的人,我还得肩负起开导他的重任。
我找到顾玄,告诉他,有什么话想对小侯爷说的,大可以写下来,写成书信寄给他。
顾玄神色憔悴,无奈地笑了笑:“可他终究是看不到了。”
“也许他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我说,“你们早晚都会相见,你可以把你这辈子的所见所闻都记下来,到时候再讲给他听。”
许是真的把我这番话听了进去,顾玄看上去精神了许多。
后来,我也是听人说,他似乎有了闲暇时间就要给燕小侯爷写上一封信的习惯。
看来,他真的有很多很多的话想要跟小侯爷讲啊。
08
又过了一年,建怀十二年的秋,建怀帝驾崩,皇四子顾玄继位,第二年改号为承兴。
承兴元年,镇国公主成了镇国大长公主。
而未来的女帝,长公主顾丹朱,与自己这位姑母一样骁勇善战,自小习武要保家卫国,她追着镇国大长公主的步伐领兵去镇守西北。
我的师父也在这一年光荣退休,由我这个徒弟代替他成为了天师府的首席天师,也就是大昭的国师。
我也知道,一切悠闲惬意的时光都结束了,属于我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作为坚定的主战派,我也成为了顾玄的心腹,与其他几位大臣一同辅佐他、支持他、成为大昭的栋梁之才。
但根据史书记载,承兴只有短短的七年。
而在这七年间,我们要面对的是早已千疮百孔的朝堂、未清除干净的藩王势力、以及虎视眈眈的边境各个部族。
在七年之后,顾玄死得十分蹊跷也十分突然,唯一能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