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
人要看自己的身份,就算你认识很多字,学了这些古乐,你还是一个农女出生的女子,还真以为是千金小姐啦!啧啧!”
叶淑珍的讽刺语言,叶诗琪沉默的眼神瞧着父亲和母亲,她不想说的更多,在家人面前,此时提出建议,只不过提前给他们提建议而已。
如果这一次的提议,家里人不同意,那么等他长大一点有能力了,她也会自己请先生的。
就算是前世和在古代,知识改变命运,永远都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古代更是缺少药品,医学的年代,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想学医,这只是压在她心里的一个想法。
她的每一个想法都会一步一步的来,知道这个家还不能让她每一个条件都能满足。
父母亲也许是宠她的,只是他们的能力还有限。
叶家的其他姐妹也只是眼神瞧着叶诗琪,又瞧瞧大人们,不敢发言。
李氏沉默着喂儿子,或者自己吃饭,在这个家任何的抉择,他好像都没有权利发表,却在默默的支持丈夫和女儿们。
小女儿总是发表很多异想天开的事,一件接一件的,古灵精怪的性格,她有时候都一下子没能接受。
不过请先生让教孩子们读书,她是赞成的,在唐家干活了好几个月,在小公子的身边,更是知道有新生教导的孩子更聪明。
先生教导孩子们读书了一两个月,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挺好,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想学几个字。
她都能深深的知道,什么都不懂得,农户家女孩,女人在家庭里生活的很难。
别说女孩识字没有用,识字的女孩价值更高,这里面的价值并不只是嫁人这一方面,也许会受益一生。
女娃学乐器,如果有这个条件的话,她也是赞成的,他家的女娃并不比别人家的差。
也许差的只是钱而已,这个钱他们夫妻会努力的赚,会努力满足孩子们的所有要求,作为父母的望女成凤,她作为农家的农妇,也有这个思想。
那几次唐少奶奶对她的态度不好,她知道有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小少爷对他亲,另外一方面,她是一个农妇穷,又不识字的,才会给人看不起。
农妇又怎么啦?她始终认为自己不偷不抢的,并不低人一等。
自己不认识字,并不想孩子们也像她一样,孩子们长大了,会有更好的广阔天空。
不认为女孩子长大了会只在他们这一亩三分地,谁知道以后又会怎样呢?
在一年多前,她也没想过今天会成为一个像地主婆一样的老板娘。
有了能力就会有变化,这是他在这一年多来很大的感触。
李氏给了一个眼神给夫君。
宏基一开始是听懵了,还没来得及反应,听着父亲和母亲和家人的反对,他并没能一时间发言。
并不是他也有反对的态度,只是还没能理解女儿为何要请先生教她们乐器?
请先生买乐器并不是一件小事,乐器也并不便宜,像他现在更把所有的钱财用在了庄园上,所以才不能第一时间说出他的意见。
宏基收到了妻子的眼神,夫妻俩已经心意相通,和家人说了,这件事从长计议,迟一点再说。
有了宏基发话,这件事也就这样搁置了。
叶诗琪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她在餐桌上说出话语,也只是让他们知道而已,后面的事情可以慢慢的和父亲商量。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胆的目光
给她们姐妹做先生的这位秀才,也只不过是农家书生,考了十多年的进士,永远是一个秀才,总不能一直让家里人出钱给他考。
先生已经娶妻,也已生了一双女,听说叶家请先生,来应聘赚钱补贴家用,到了晚上回家还是继续的读书,没有放弃考的进士的梦想。
先生是隔壁阾村人姓陈,陈先生早出晚归,两条村子相隔不远,这份工作让他干得很安稳,一个月还有八天休息,教书的时间,上午一个半时辰,下午一个半时辰,这样好的工作他干的非常有劲。
陈先生每天午餐都在叶家吃,还有一间小房让他在午睡一下,他会利用午睡的时间,给自己看他喜欢看的书。
一个如此用功的先生,叶家人对他也不薄,在他每天傍晚回去时,家里有新鲜的瓜果,都会让他带一点回去给家人吃。
陈先生下午教导的是三字经,还让学生们理解里面的意思,安排功课让她们写字。
先生解释的人之初性本善,让学生们理解里面的意思。
陈先生的学生有叶家的五姐妹,还有叶淑珍,她们的读书声,叶家院子外面的墙外,也有一些孩子在偷听。
这么大的一条村,只有财主的孩子会进私塾读书,还有像叶家这种请先生教导的,其他的孩子也能吃饱就不错了,平常他们帮父母上山捡柴,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叶家现在读书的时间里,有些孩子盼望读书,却不敢进来叶家,只敢在院子外面听读书的声音,跟着读书。
陈先生教导的三字经,让他们明白,原来孝道尊敬长辈,尊老爱幼,人们的本性生出来本来就是善良的,会不会成为坏人?
这完全是外界的环境,或者是被人影响的,做一个好人,老实本分的好人,千万不能做一个人人垂骂的坏人。
村里的孩子不敢进叶家院子跟着学,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赖氏嫌弃他们进来会赶人,孩子们也有自卑感,他们的父母有的有钱却没有想让她们读书的心思。
更多的是没钱,孩子们向往,只会偷偷的在墙外听。
布神村能去干兼职活或者进厂干工人的人家,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能让家里人吃饱饭。
农民能生养,多子多福,就算前面的生出来养不活,后面的还是继续的生。
在没有高科学的古代,更没有计划生育,有的人生了十多个孩子,却只能养活几个。
人们现在的意识,只要孩子能吃得饱养的壮,有人就会有物,想让孩子读书谈何容易?
如果只是认识几个字的话容易一点,有的家庭已经计划着再奋斗一两年给家里的男孩子读书。
却没能想要供一个读书人,供一个读书人谈何容易?
叶诗琪在先生教导这么简单的三字经,她很多时候都在神游。
她这个小人儿呆呆的样子,只有一岁多的孩子,陈先生也没理会她,这个小孩的聪明劲,他已经见识过了。
陈先生刚来应聘的时候,说要他的学生必须要懂得两个字,这是最低的要求,他觉得如果教一些男孩子还好一些,教的却是女孩。
刚来时感觉到有点失望,也见证了李氏生儿子,可这刚出生的小娃娃也不能读书。
陈先生不认为自己在这里会教很久的学生,这都是看学生的天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