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
懂。
“听起来很高大上是不是?”叶一帆用简单的话语说,“事实上,现实世界中已经在某些方面有借脑机科技,多在医疗方面,辅助治疗脑中风、癫痫等失能患者,举个例子,人工耳蜗,就是最简单的一种脑机模式,电信号与声音信号的相互转变。”
秋典揉了揉酸涩的太阳穴:“感觉突然跳到科幻频道了。”
“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在科幻频道。”叶一帆抿唇回答,奇迹整形医院是神奇了点,但又不是完全空想。
脑机测试室内像一个阶梯教室,里面有上百个特殊座位,每个座位上挂着一个像是头盔的机器,头盔上有五颜六色的贴片。
叶一帆将头盔戴在头上,稍微有点大,但根据“阶梯教室”最前面的彩图将贴片一一粘在大脑上的正确位置,可以固定到刚刚好。
秋典坐在叶一帆的附近,他们面对彼此,检查有没有什么地方贴错了。
秋典还真有两个红色贴错了。
叶一帆摸着自己的贴片,给他提示,他才复刻完成。
脑机测试听起来不难。
也就是叫出简单的词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模仿动物叫声“汪汪、嗷嗷、喵喵”,上升版为讲一段话,类似于“今天天气好极了”、“昨天下雨了吗”。
就跟婴儿咿呀学语一样。
还有模拟动作。
抬手、挥手、握拳,上升版为拼一个小学鸡都能独自完成的乐高模型,简易的房子、汽车、飞机、轮船等。
这个测试最难的在于——操作不是靠自己的手,而是靠大脑。
大脑借头皮上的电极,发出命令,再通过信号检测、信号处理,将信号传达给头盔的声控系统、座位两侧的机械手臂,通过它们精准完成指令。
这太难了。
简直不可思议。
叶一帆一开始只是下说话指令,但发出来的声音往往是“啊啊、呀呀——”之内的无效音节,一个妈字都叫不出来。
秋典比她更差,他像是戴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帽子而已,发不出任何声音,头盔根本没有一点动作,指令下了跟没下一样。
脑机室内像秋典、叶一帆一样的占大多数。
但也有三四十个人例外,他们非常迅速地完成了“爸爸、妈妈”、“今天天气好极了”的一系列声控指令。
正在向乐高积木进军。
其中有一个人面前的乐高积木,比其他人明显更复杂,属于最优学生。
叶一帆收回视线,催眠一样告诉自己——可以,这完全可以,操作只是先进科技而已,具备可行性。
可能包括生物电信号,即“活动细胞或组织不论在静止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会产生与生命状态密切相关的,有规律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举个例子,根据现实世界的生命科学研究,神经细胞-86mV,心室肌细胞-90~-80mV,浦肯野纤维-100~-90mV……”@2
当叶一帆从心理上接受这种脑机模式,操作明显比之前更顺畅。
至少不是无意识发音。
叶一帆操控脑机讲“爸爸、妈妈”,模拟各种动物叫,花费了半个小时至四十分钟,完整一句简单话只能两个字、三个字往外蹦,“今天、天气好、极了。”
再试一试机械手臂。
叶一帆操控机械手臂动起来倒是很顺利,抬手、挥手、握拳等,还是比较顺利的,一共用时二十分钟左右。
升高难度,光是捡起乐高拼图的一个零件,她就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
另一个零件18分钟半。
她面前的乐高零件是一个简易的房子,拼凑齐它们且不说了,她正在和把‘两个凹凸零件拼凑在一起’的第一步做斗争。
“嘶”——俩零件彼此过了。
“啊”——俩零件相亲相爱,
“哈”——俩零件成了两条永不相见的平行线,完美闪过彼此。
“咿呀”——俩零件密接贴贴。
“哟喂”——口与口对不准。
……
秋典仍停留在第一个步骤,他刚刚似乎发出了一个‘啊’的声音,但她也不确定,因隔壁叶一帆的声音太大,完全遮住了。
然后就又不行了。
暼一眼已经沉迷于幼稚园最笨小朋友拼图游戏的小伙伴,叹了一口气,继续和发声作斗争,从来没有想过还有学说话的一天。
叶一帆依旧在拼图第一步,“欧耶,我终于成功了”。
只是拼图口是接上了,但接的不牢固,像攻克了什么地狱难题一样的兴奋,让刚刚接好的拼图一下子掉在桌上。
“呱呱呱……”
仿佛头顶上有一群乌鸦飞过,像是在嘲讽她刚刚的兴奋。
此时距离脑机测试开始已过两个小时二十分钟,但叶一帆一点都没有察觉。
当她终于学会将两个凹凸零件嵌合,嵌合成功两个,并且满头大汗时,“阶梯教室”前面的一个白大褂打了个响指。
他宣布:“三个小时已到,脑机测试结束。”
叶一帆在取下头盔前,飞快环视了一圈,被测试人绝大多数都停留在声控阶段,秋典据说是发了一声国际通用的“妈”。
真算起来,她的操作竟也能勉勉强强排进前五十名。
最强的第一第二名是完成了拼图,尤其是第一名——一架相对复杂的轮船。
白大褂医生宣布今天的体检项目已全部结束,体检报告——这里似乎没有体检报告一说,也有可能,体检报告直接给他们的主治医生。
秋典表示脑壳痛:“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测试这些?这和整容有什么关系吗?一个整形医院为什么有这么多幺蛾子。”
“整形医院似乎在挑选什么,可能只有那些有穿白色衣服的人才知道,但他们不会讲的,等我们卡号从B升到A,就有靠近了解真相的一天。”
“这样的挑选太残酷了,金字塔端活下来的人终究是少数,那么多普通人的牺牲……”
叶一帆和秋典从脑机室出来,拿出怀表看了眼时间——21:10。
天早黑了。
夜空中,零零散散的星星竟比他们刚入医院的时候少了一些,气温也比那个时候热了不是一点两点,湿度也有变化。
好在他们身上的病服本身没多厚,建筑内的气温恒定,也不是不可以过,寒冬腊月的日子怕是更艰难些。
在这个时候,他们就能明显感受到王蒙所言的“自然变化”,像是从春季到夏季,假如在蓝星上,类似于金国西南地区类似经纬度的气温变化,还有密林。
第35章
◎复合晶体材料◎
叶一帆和秋典往北面看, 住院楼外,等候多时的三个小伙伴蹦跶地老高了。
“训练结束了?”叶一帆随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