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
家赔偿了,能活着出来就不错了。
听到明瑜这么说,其他人纷纷咋舌,怪不得山里的妖怪对山下的繁华世界又是向往又是惧怕,凡人的规矩很多,律法更多,而且有时候还不讲理,明明制定了律法,还要看执行之人是不是勤勉,实在是可怕!
点了菜,明瑜熟门熟路地摸出了一串铜板,叫了店里的伙计过来,问他这城中有哪几家人牙子是做正经买卖的,只说家里长辈年纪大了,舍不得老人家吃苦,想买两个老实些肯吃苦的下人回去伺候老人。
那伙计一听这话,再看看明瑜和猴哥身上穿的山民的衣裳,一时间也忍不住肃然起敬,这帮人看着穷酸,没想到辛苦赚了钱,竟然还要给家中长辈买下人照料,这份儿孝心,实在是令人敬佩。
“几位若是只想买两个粗使丫头婆子,倒是可以去木棉坊那边的童婆子家里看看,那童婆子专做四里八乡的买卖,手里过的都是乡下正经人家出来的人力,虽然看着瘦巴巴的都是骨头,买回去,吃几顿饱饭也就养回来了,不像是东香坊那边的人牙子,手里多是不干不净的,外面看着光鲜,背地里……嗤~谁知道卖的是什么脏的臭的?若是惹上了官司,全副身家都不够赔的。”
明瑜向那伙计的打听到了木棉坊童婆子家的所在,一帮人吃完饭,便直接出发去找童婆子家了。
刚走到门口,便看到有衣衫褴褛的老父亲,牵着一大一小两个女孩找了过来,那两个孩子,最大的看起来才八、九岁的样子,小的才五、六岁,俱是瘦巴巴的,眼眶都要凸出来了,大约是知道走到这里就要和亲人分别了,小的那个面色惊恐地紧紧扯住了姐姐的衣角,大一点的强作镇定,眼圈却早已变得通红。
明瑜站在一边默默看着,心里难受极了。
买卖人口,在他曾经生活的那个时空是违法的,可是,在这个时空,却是像贩卖猪羊一般寻常,穷苦人家连草根都吃不上的时候,谁还会去在乎所谓的自由呢?
“三丫,四丫,往后要好好听童家阿嬷的话,手脚勤快点,阿爹对不住你们,家里实在养不活这么多人了……”那老者一手一个,将两个孩子紧紧攥在手中,仿佛这样就能确定两个孩子依然是属于他的。
“阿爹,我会好好带着四妹的……”那大一点的女孩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在家里,再穷再苦,也终究是在爹娘的羽翼之下,踏进这道门,从今往后,她和四妹就是别人家的奴仆了,听说有的心肠狠毒的主家,稍有不顺心就对奴仆又打又骂,还不给饭吃,像她们这种按了卖身契的,被主家打死连官府都不会管的。
尽管心里害怕得不得了,可是二丫知道,家里是真的养不起那么多孩子了,大姐已经嫁了人,二姐也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能为家里再挣一笔彩礼钱,只有她和四妹,还没到能嫁人的年纪,又正是长身体能吃的时候,爹娘卖了她们,也实在是没法子。
就像阿娘说的那样,卖到别人家,手脚勤快点,好好听主人家的话,起码能吃几顿饱饭。若是运气好,能配个管事家的小子,也算是为自己挣出了一条活路。
金庸老爷子书粉飘过~这是向偶像致敬的一章。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寒烟-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柒藜6瓶;浅语2瓶;糖棠、星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6章
眼睁睁看着那老者一手牵着一个送进去卖了,活生生的两个孩子,竟然只得了三两银子,大的二两,小的才卖了一两。
直到此时,众人才明白,那老者为什么要将一双女儿送到童婆子这里了。卖到别处或许价格会比这里高许多,但也等于是将两个孩子推进了火坑,反倒是童婆子这里,虽然卖的价格不高,但大多是训练好了转卖给大户人家做正经仆役的,吃的虽然是辛苦饭,但好歹能过上安生日子,就像三丫的阿娘告诉她的那样,只要手脚勤快,肯做事,起码吃穿不愁,比留在乡下日子要好过得多。
听到院子里的人一番感慨,猴哥原本阴沉的脸色也好了许多。
方才在院子外面,听到那老头竟然为了能让家里吃饱饭,就要卖了一双亲生女儿的时候,要不是明瑜就在身边,他差点忍不住冲上去,将这可恶的老东西打杀了。
明瑜一直让他戒骄戒躁,凡事不要冲动,以前他不太懂,可是今天,亲眼见证了这一番反转之后,他才彻底明白了明瑜话中的意思。
如果不是听到院子里那些人对这老头的怜悯赞叹,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原来,这老头卖了一对亲手女儿,并非是贪图钱财,而是再将她们留在家里,早晚也是饿死,即便迫于无奈要卖了她们,老头也是多方打听,宁可少卖几倍的钱财,也要给一双女儿找个在他看来可以“挣出一条活路”的地方。
他差点又一时冲动,把这个本分善良的老头给打杀了。
连续两次被反转打脸,不用明瑜再说,猴哥也知道,自己这容易冲动暴躁的脾气应该改一改了,别到时候好心办了坏事,反倒害了无辜之人。
明瑜不知道就这么短短半个时辰的功夫,原著里冲动易怒、无法无天的猴哥就决定要改一改自己的暴脾气了,如果知道的话,他一定要多带猴哥下山几次!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时候,苦口婆心念叨一万句,也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尤其是猴哥这样坐不住的性子,口头教育真不如现场教学。
明瑜一行人虽然穿着普通,但一开口就要买二三十个人,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大客户了,院子里帮忙的伙计进去请了童婆子出来亲自接待。
那童婆子年纪约莫四十多岁的样子,看着年纪并不算大,只是做的是牙婆的买卖,便依照姓氏,得了个童婆子的诨名。穿的倒是浆洗得很干净的旧绸袄子,脑后梳了一个大大的发髻,鬓边还戴了一朵山桃花,看着有些怪异,但明瑜一行人都是没什么审美概念的妖猴,只以为山下的凡人都是作这般打扮的,齐蜜几个母猴子还暗暗记下了童婆子的打扮,决定回去也给自己梳个发髻,再摘几朵山桃花戴上。
明瑜端起热茶抿了一口,对于这种加了各种佐料的茶真的接受无能,意思意思便放下了,慢慢向童婆子说明来意——
“我们兄弟几个乃是花果山的山民,侥幸猎杀了几样好东西,赚了些银钱,便想着买些人口回去,一来服侍家中长辈,二来,也要开垦些良田出来。因此还要烦请童家阿嬷替我们寻些手脚利索勤快,能做得来农活,也肯吃苦的。”
“咱们山里虽不比那些大户人家活计轻省,但我们兄弟都是好说话的,山中野物多,也能时常吃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