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摆在小矮桌上,她说道:“我听说,你家要纳一个新妇过门,你也是要喝上一盏子新媳妇的茶。这一个小匣子里的一点手饰是我的一番心意,便给新妇添妆,当是盼着一个好兆头。”

“这如何使得。”贾家舅母连连摆手,说道:“使不得,使不得。奴婢家得着姑娘多少好处,也实在是帮衬不上姑娘什么忙,太让人羞愧了。”

“莫推辞。我是盼着新妇进门后红红火火,好日子越过越旺。”贾三娘把小匣子再推一推。

旁边的大丫鬟书香和墨香二人也是劝话一番后,贾家舅母才接过了小匣子。又是连声道谢后,在书香和墨香二人的相送下,贾家舅母离开听雨阁。

想一想今个儿遇上的表哥贾谊,如今在说亲,马上要娶新媳妇进门子。再想一想自个儿,可跟贾谊同年岁。

贾三娘在心头忍不住的想到,待大姐姐元娘进宫做娘娘后,她的嫡母会替她谋一门如何模样的姻缘。

宏武十五年,三月三,上巳节。最是游人踏青赏玩春景的好时节。

在出行前,贾三娘才知道这一次去大相国寺上香祈福,她的嫡母贾赵氏也会一道去。

出行后,贾三娘的马车内热闹着。六妹妹一定要跟她凑一块儿,姐妹坐一堆儿的聊天谈话。

于是出行的一路上,贾三娘不会有什么无聊。贾三娘的耳边全是六妹妹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她心想,六妹妹的小嘴儿是巴巴巴的讲个不停,她的小嘴巴是渴不渴?

“六妹妹,喝点茶。”贾三娘一边替六妹妹倒小半盏的茶水,一边说道。

“感觉有点渴,谢谢三姐姐。”贾六娘拿起茶盏,就是把小半盏的茶水一饮而尽。

“三姐姐,快瞧瞧,那里好多人在放纸鸢。”贾六娘喝过茶后,又是伸手一指马车帘子外面的景象,显然贾六娘的热忱不减,依然是关心热闹,依然是小嘴儿巴巴巴的有无数话讲。

“嗯嗯。”贾三娘时不时的附合一声。

队伍在继续的赶路,一路行来,走过一处亭子,看见一处花圃,又或者游人聚齐的热闹堆子,无论是见到什么,在贾六娘的嘴里全是新鲜感十足。她总要表达些什么,再是多多的发表一下自个儿的感受。

等着到了大相国寺时,贾三娘居然有一种十分高兴的心情。

“终于到了。”吐出这四个字眼儿后,贾三娘才是反应过来。她的心里莫不成一直在盼着早点到达大相国寺,她也好早一些从六妹妹的絮絮叨叨里解脱。

随国公府来贵客,大相国寺的一众知客僧是到山脚的山门处相迎。

贾三娘在这一众的大队人马里,只是不显眼的一个小角色。这时候唱主角的,是她的嫡母贾赵氏。

京都皇城,泰和宫。

御座之上的宏武帝瞧着来向他告辞的三皇弟,他神色平静如常。就在代王李惞欢喜的要告退时,皇帝说道:“朕有闲,朕陪三弟一道去一趟大相国寺。”

“啊。”代王李惞当场愣住。他可清楚着,他家皇兄不信什么鬼神之说。对于佛道之论,皇兄更多的时候是看重了这东西是否有利于皇权。

利于皇权,可推行之。不利于皇权,一定得想法子禁止。

佛道之论在皇兄跟前不吃香啊。如今皇兄去大相国寺,这是善意,真是善意?

代王李惞有一点怀疑,可他不敢表现出来。

“不欢迎朕随行。”宏武帝问道。

“欢迎,欢迎。”李惞尴尬的笑一笑,他说道:“就是觉得皇兄盯紧着朝堂政务,平日一刻不得清闲。今天突然听见皇兄说有闲功夫,一时被惊住了。”

“原来如此。”宏武帝似乎相信三弟的理由。

“朕误会了。朕还以为三皇弟是不欢迎朕同行。倒是朕小心眼儿发作。在此,朕向三皇弟表达一回歉意。”宏武帝挺是光明磊落的态度。

代王李惞忙回道:“皇兄,您的道歉臣弟哪受得住。臣弟是巴不得皇兄同行,皇兄能去一趟大相国寺,大相国寺就是冒了青烟儿,就是得着上意眷顾。大相国寺可谓是蓬荜生辉。”

李惞连拍龙屁,又说道:“臣弟能想像一下,母妃知道皇兄去了大相国寺,她老人家一定十分高兴。母妃八成还会觉得臣弟是受到皇兄的看重,将来啊,代王府的子子孙孙都能享一享皇兄的恩荫与庇护。”

“你个惫懒的,你不求上进。还想着子子孙孙全靠着朕的荫庇享清福。”宏武帝对着皇弟嘲笑一回,道:“姨母那里,朕不会替你遮掩半分。”

“啊。”代王愣在当场,他忙说道:“皇兄,皇兄,您可不能做坏人。您得在母妃跟前替臣弟圆一圆场面。”

“求皇兄,求皇兄,您可一定莫要落臣弟的这一张脸。真个儿让母妃罚了的话,我都是马上要指婚,要成家立业的皇子。太丢脸,太丢人。”代王李惞表示他也是要脸要皮的皇子。

第10章

对于到大相国寺里上香祈福,供献香油钱的贵客,大相国寺自然是一片热忱。便是给贵客们居住的院子,寺庙内也一直备好着,就等待贵客登门。

随国公府的一众女眷到来后,先安顿好住处,便去上香祈福,又开坛又做法,免不得让客人施舍一回功德钱后,再听一场佛家的困果辩经。

真可谓是禅室之内,檀香袅袅,听一番前尘过往,游一遍经义里的轮回往生。

一直等到辩经结束后,知客僧请随国公府的女眷们回了香客住的院子用一顿素斋饭。

贾三娘头一回品尝大相国寺的素斋。等到品尝一番后,她在心底大加赞誉。确实是味美,这素斋做出来的肉更是一绝。

贾三娘心想着大相国寺里的厨房大师傅,可谓是有一手好厨艺好绝活。

等着一顿斋饭用罢后,又是简单的净面净口。国公夫人贾赵氏准备小憩片刻,也没有留着几个小辈闲聊的心思。

于是贾三娘随着姐妹们一道起身,向嫡母告辞后,她回到安排住的厢房。

待贾三娘一回来,进屋后,她瞧着一切都是收拾妥当的模样,心里挺满意,想着也是小憩一会儿。

此时二等丫鬟夏月、夏荷二人向三姑娘福礼问安。

此前出门时,贾三娘身边跟来四个侍候的丫鬟。分别是一等大丫鬟书香和墨香,二等丫鬟夏月和夏荷。

至于贾三娘的奶嬷嬷白氏以及另外的两个二等丫鬟夏雨和夏莲,她们则是留守在听雨阁,负责守家的责任。

随国公府的规矩,姑娘满两岁后,这身边就留一个奶嬷嬷在近前使唤。至于侍候丫鬟们的名额里,一等大丫鬟二人,二等丫鬟四人。至于粗使丫鬟和粗使婆子等仆人是近不得主子身边听差。

当然,以上是国公府庶出姑娘的人员配置。

像是嫡出的姑娘又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