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8
能给公主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赵家的人生得都不错,何况安悦公主向来也注重保养,一个离异带俩娃甚至还生得不错的单身富婆,想当她面首的年轻才俊可多了去了。
赵瑾听到前驸马一家的现状,很满意,于是继续低头批奏折。
这世间又不是只有老百姓才爱吃瓜的,皇帝也爱。
门外传来“吱呀”一声,皇夫端着两盅东西进来,那边原本正等着时刻侍奉陛下的李公公见状,自己便悄无声息退了出去,连带着其他人一起。
这里还有谁不知道皇夫的专房之宠?
陛下甚至懒得给他赐宫殿,直接像从前在公主府一般,两人吃住都在一起。
按道理来说两人也成亲十余年了,最大的孩子都十一岁了,偏偏这两人就是不腻。
陛下腻不腻不知道,皇夫这个人,以前在外打战,现在闲下来了,开始抢宫人们的活干。
画眉这种事比宫里的大宫女还要好。
宫人们是敢怒不敢言。
就连李公公有时候也会被抢活。
“……”这皇夫真不会做人。
这点事,他们口中的紫韵姑姑是看淡了,某人还是驸马的时候就一度让她濒临失业的。
现在已经算收敛了。
“陛下,喝点东西吗?”唐韫修坐到了她身边。
目光倒是不怎么爱往奏折上看,就是喜欢看赵瑾的脸,赵瑾先败下阵来。
“最近觉得很无聊吗?要不要给你安排点事做?”
唐韫修回京之后也负责过几桩大事,他身为男人,抛头露面这件事自然是没法让人说出什么来的,但朝臣确实因为这一点给赵瑾上了好几次眼药。
只是唐韫修办事确实利索许多,最后赵瑾只给出一句话,不想让后宫之主出去奔波,他们这些当官的倒是将解决问题的效率卷起来。
所以唐韫修凭一己之力让整个朝堂的官员卷了起来。
他们还真的就不信了,自己还能比不上一个以色侍人的?
“陛下,你最近忙着政务,疏忽了圆圆满满,还有我。”
最后一个字着重强调了,显而易见的重点。
赵瑾笑了一声,终于将目光落在他身上。
“今儿个不是去看你晨练了吗,怎么还是这么一副哀怨的小媳妇儿模样?”
大概是察觉到自己对于赵瑾的魅力有所下降,唐韫修昨夜极力邀请赵瑾今早看他在御花园晨练,光着膀子的皇夫在御花园里舞着刀枪,汗水从背上缓缓流淌而下,每一招一式都是动人心魄般的存在。
皇夫的脸在武朝境内也算是上乘的那种,加上在战场上立过战功,这样的男人并不算多。
因此也不怪赵瑾的眼光高。
这些年来想要爬上她那张床的人无一不是长得一张好脸的,有长得像唐韫修的,也有与他截然不同的,更有是各种异域风情的青年。
说实话,倒不是唐韫修比他们所有人都强。
人的感情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当它成为两个人的羁绊时,某个人也许就会成为唯一的存在。
赵瑾是爱唐韫修的。
尽管这些话通常只在夜深人静缠绵时才诉诸于口,但床榻上的话向来半真半假。
她说了真话也是合理的。
“陛下只是去看了晨练,但今晚依旧在批阅奏折,想来是我的美色留不住陛下了。”唐韫修叹了一口气。
三十而立。
这位三十岁的皇夫,模样比十八岁时更加勾人,随着岁月累积的魅力和欲念完完整整敞露在他的脸上,甚至是夜深无人时的喘声里。
赵瑾凑过去亲了他一口,又没忍住停顿了一下,气息萦绕之间,案前的奏折被她扫落在地。
龙袍被压在黑色的桌面上,雪白的肌肤上泛着绯红,空气中弥漫着欲念与暧昧,被端进来的那两盅汤被好端端放在一旁,无人问津。
外面的李公公将守候的侍卫派远了些。
自己也跟着站远了。
陛下与皇夫,确实恩爱如常。
这御书房从前可不是什么寻欢作乐的地方。
事情若是传出去,陛下还不知道要被多少个迂腐的臣子弹劾呢。
不过这种事,陛下应该已经习惯了。
赵瑾身体力行证明自己确实还没有厌弃自己的皇夫,只是代价还是有些大,那些洒落在地的奏折,后来还是唐韫修收拾的,他餍足地为怀里的女子重新穿上了龙袍,确保她依旧是那副威严的皇帝形象。
赵瑾也没有再批阅那些奏折,倒不是耽于情爱,只是皇帝也是要放假的。
大半夜的,确实是秀色可餐的皇夫更诱人。
这男人,得劲儿。
——
赵瑾在位的第十年,武朝百姓与从前其他国家的百姓在生活习俗方面已经出现了许多融合之处,通婚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曾经的国交界处附近。
她修建的水利工程基本竣工,“南水北调”的概念第一次这样频繁出现在百姓口中,这项工程花费了巨大的民力财力,甚至在修建过程中死了些人,因为始终在摸索,在代价这方面确实给众人上了一课。
和之前炸开的山路一样,修建过程中,赵瑾不知多少次面临着那些请求停止工程的奏章。
早朝在那一段时间直接成为闹市一般的存在。
赵瑾就像是从前历史上记载的那些昏庸无道的君王一样,执意要将这些大工程修建起来。
武朝出现了许多新玩意。
像肥皂、玻璃甚至水泥都出现了。
赵瑾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她自然没办法凭一己之力将东西都弄出来,她需要人才。
需要那些能够将设想变成现实的人才。
天下统一之后才是赵瑾这个当皇帝的战场,她和下面的臣子各执己见。
她知道自己不一定是对的,但皇帝的身份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为所欲为。
臣子们说她的想法过于天马行空。
但正因为她真正见识过,所以明白,再天马行空,那也终将是是未来会出现的东西。
如果她活着的时候不能出现,那么她死后,也一定会有人将那些看上去离谱至极的设想变为现实。
于是在这些年劳民伤财的坚持下,武朝拥有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武江夏季洪涝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水运迅速发展起来,连着打动的,是造船业。
造船业发展,也就意味着出海不再是梦想,探索更加遥远的领域成为可能。
赵瑾派人组建了船队,希望船队能够将武朝的东西传输出去,也将她想要的东西带回来。
而那条在各种阻碍之下修建起来的通往从前各处的路,也成为了日后主要的官道和商道。
投入到大工程里面的钱,在未来十年内有望填补回国库。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