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
下朝后,赵瑾去了一趟后宫,准确来说,是坤宁宫。
先帝驾崩的阴影依旧笼罩在这座宫殿里面,就连小皇子也比从前更安静了。
“皇嫂。”赵瑾给正在栽花的太后行了礼。
太后转身一看赵瑾,便将东西放下,“瑾……陛下。”
赵瑾走过来:“皇嫂就按照以前那样唤我便可。”
太后勉强笑笑:“陛下,礼不可废。”
赵瑾和太后说话间,小皇子也发现了赵瑾的身影,他走过来,冲赵瑾规规矩矩行礼:“赵诩见过姑姑。”
本来应该成为新帝的先帝独子,如今在面对赵瑾时,礼仪方面注重了不少。
赵瑾笑容淡了些。
到底是对命运有些感怀。
她摸了摸小皇子的脑袋,毛绒绒的细软触感传来。
“诩儿乖,姑姑和你母后谈点事情,你先过去那边玩会儿。”
小皇子乖乖走过去了,身后亦步亦趋跟着照顾他的宫人。
等人一走开,太后便有些迫不及待开口:“陛下,哀家听闻如今朝中打算与禹越两朝议和,他们要求将诩儿送去当质子……”
太后确实有些心急,她和赵瑾都明白小皇子的身体状况,留在皇宫里精心养着,尚且还可以活久些,若是送去他国做质子,死路一条。
不说朝廷如何,早在这消息传出的时候,太后就收到了母族的消息,道赵瑾定会趁此机会将先帝唯一的皇子除掉,好安稳坐这个皇位,劝太后与他们合作,逼赵瑾退位,从而扶持小皇子。
但太后清楚,小皇子的身体情况一向没有外传,外人不知,小皇子的命,很大程度都是赵瑾费心思找药养着。
她想害这个侄子,何必大费周折。
而他人若知晓皇子身体状况,未必不会生出二心。
太后清楚,她的儿子确实不适合坐这个位置。
“皇嫂放心,武朝不可能轻易与禹越两朝言和,就算是,也该是他们求我们。”
太后一怔。
作者有话说:
第164章 逼宫
赵瑾这种身为上位者的风度与自信, 太后不是没有见识过,早在先帝初初登基那几年,也是这样意气风发。
朝中的事务他也算处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稍微稳固了些, 朝中的势力便紧紧把控在先帝手里。
如今赵瑾这般说起来,太后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先帝的眼光自然是比她要好上不少,虽然如今她已经是太后,但登基的不是自己儿子,而是小姑子, 这件事在京城也是众说纷纭。
这就好比放着偌大的家产不传给自己的儿女, 反而给了已经出嫁的妹妹。
众人不解先帝的意思。
太后能理解些, 但她也是女子, 曾经身为京中贵女的束缚以及后来身为皇后, 众人皆说母仪天下, 但她说到底只是被各种规矩束缚在宫墙之内的女子。
远远没有赵瑾这样面对大事时的冷静。
就算表面上再如何冷静, 但她心里依旧会六神无主,在听说禹越两朝的求和书时, 皇后没有第一时间去找赵瑾,不代表她没有六神无主。
先帝驾崩, 不将皇位传给儿子的原因之一便是想让唯一的儿子平安喜乐, 如今小皇子是太后的命。
她不可能不急,但只是听说那边同样要求将长公主送去和亲, 要求送一个五岁孩子去和亲,即便不是自己的孩子,太后光是想到长公主那张酷似赵瑾儿时的脸蛋都会觉得心里一揪。
太后了解赵瑾, 不说会不会送这个侄子出去, 她肯定不会将自己的女儿送出去。
再说, 先帝的情面还在这里,他曾经怎么对这个胞妹的,众人都看在眼里。
太后真正担心的,确实也是战况。
直到如今赵瑾用一种极其肯定的语气告诉她,武朝的境况,绝对还不到求和的地步。
尽管不踏出坤宁宫,但太后却莫名愿意相信赵瑾说的话。
这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也是先帝愿意松口将皇位这样任性般传下去的人。
太后选择相信。
“对了陛下,近日还是少些去母后那吧。”太后像是想起了什么,提醒了赵瑾一句。
赵瑾笑了声:“怎么,皇嫂有话要说?”
太后看着赵瑾脸上的笑,却是将话题一转:“没什么,陛下初初登基,想必有很多要事,哀家就不留你了。”
赵瑾却道:“不急,之前答应了诩儿和圆圆教他们画画呢。”
正说着,坤宁宫的门口传来声音:“奴婢见过长公主。”
接下来就是一团圆乎乎身影哒哒哒跑进来,奶声奶气打招呼:“见过母皇、舅母。”
赵瑾登基之后,长公主这个岁数也该注重些礼仪,因此对赵瑾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身上穿的衣物厚实,愈发衬托得她像个小墩子。
长公主顶着那张可爱到让人忍不住伸手□□一番的肉脸问:“母皇,弟弟呢?”
赵瑾指了个方向,于是小墩子哒哒哒跑了过去,去找另外一个小墩子了。
只是不同的是,长公主的肉肉是实在的,小皇子确实是穿得比较厚实,但说到底除了那点婴儿肥,也没多少肉。
近日先帝发丧,身为嫡子,小皇子必须跟着走那一路,走完后人就先病了一场,昨日才差不多好了些。
赵瑾带着俩小孩在坤宁宫画了一下午的画,素描在这个朝代并不算什么常见的技能,反而基本没有人见过,赵瑾之前还想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来着,但想想自己这半桶水的水平,还是教孩子比较好。
等牵着闺女从坤宁宫出来,五岁的长公主已经有些昏昏欲睡,她揉了揉眼睛。
母女俩在坤宁宫用了膳,这会儿只要回去宫内便可休息。
赵瑾如今已经不住在自己母后的仁寿宫。
身为皇帝,她也有自己的宫殿,也不是先帝的养心殿,是太和殿。
太和殿离坤宁宫并不算近,即便如此,赵瑾也没有乘坐步辇,牵着女儿是手正走在路上,就当是消食了。
只是还没走多久,忽然就被人拦下了。
“奴婢参见陛下。”
赵瑾认出来人是太后身边的于嬷嬷,“平身。”
“于嬷嬷,可是有什么事?”赵瑾又问。
于嬷嬷低着头恭恭敬敬道:“回禀陛下,太皇太后让奴婢来请陛下,说是有要事相商。”
赵瑾一顿,随后转身吩咐宫人将公主送回太和殿。
赵圆圆,如今的长公主大概也明白自己娘亲现在的身份不同,于是乖巧地跟着走了。
而赵瑾则跟着于嬷嬷到了仁寿宫。
进殿便发现,已经许久没有心思打扮自己的太皇太后穿戴整齐此时此刻坐在主位上,脸上不苟言笑,身边除了站着伺候她的宫人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