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般吵闹。
几波人争论不休。
终于,赵瑾开口:“闭嘴,都吵够了没有?”
一时间,朝臣安静下来。
她缓缓道:“如今主张议和的,站出来。”
一批人站了出来,数目竟然将近半数,其中文官居多,但也有少数的武官。
“好,现在主战的站出来。”
这一次,就站出来了不到十个人,其中文官武官差不多。
“剩下来的是什么意思,中立?”赵瑾问。
无人回答。
她也并非是要这个回答。
赵瑾的目光在下面巡视了一圈后道:“先帝尸骨未寒,若是知道有人将主意打到小皇子身上,诸位爱卿说,他会不会气到给朕托梦,先将诸位想着求一时安稳的送去敌国?”
没人开口说话。
他们就算是再迟钝也能察觉到什么叫做“风雨欲来”。
不管赵瑾从前是什么身份,如今她是高高在上的女帝,想要一个人死甚至不需要借口。
皇权之上,无人不受她的支配。
半晌,终于有人跪了下来:“陛下息怒。”
之后稀里哗啦跪下一大片:“陛下息怒。”
赵瑾没有理会他们,但她的态度已经很明显,她主战。
下朝后,太傅和丞相跟到了御书房。
“陛下,虽说禹越两朝议和的条件过分了些,但对我朝而言,议和确实比继续打下去更加有利。”太傅给赵瑾分析着局势。
就算一直打下去,不过都是两败俱伤。
就是要看谁在两败俱伤之前能够将局面扭转。
“太傅也劝朕将自己的女儿和侄子送出去吗?”赵瑾问。
“并非,”太傅说着叹了一口气,“求和书上只说一名公主和一名皇子,陛下完全可以从宗室里挑选合适的人选册封送过去。”
赵瑾:“所以还是要送人,先帝驾崩,朕一登基之后便割城送人求和,皇兄怕不是能气到活过来。”
太傅垂眸,又叹了一口气。
“丞相也是这般认为?”
何靳珅拱手作揖:“回陛下,臣以为当战,但兴许需要强行征兵了。”
强行征兵的后果,百姓家里缺少主要劳动力,民不聊生。
赵瑾敛了一下眼眸,片刻道:“这样吧,你们随朕出宫去个地方,再来说说这场战该不该打。”
作者有话说:
第162章 新武器!
赵瑾自从成为这个新帝以来, 基本上就没有再出过皇宫。
皇帝性命之重要,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赵瑾再怎么不让人满意,她也是先帝亲口承认的新帝。
在听见赵瑾说要出宫时, 太傅第一反应便是让她去调御林军。
“陛下, 如今不同往日,您已经不是从前的身份,臣等需时刻保证陛下的安全。”
但赵瑾本来就不是遵循着旧例培养出来的皇帝,她对于登基这件事的看开,得益于曾经也有个一段社畜经历。
一个皇帝在位多少年可以禅位?
下一个皇帝被培养出来的时候。
就当是打工了。
既然是打工, 那就别指望她将自己的这后半生都禁锢在这皇宫里面。
赵瑾不至于不将自己的小命不当回事, 她身边有不少暗卫。
不得不说, 不到最后一刻, 赵瑾也不知道先帝到底是什么时候培养了这样一批暗卫。
这批暗卫只听从赵瑾的指令。
说起来, 大概算是赵瑾那个丢烂摊子的皇兄留给她的礼物, 这批暗卫与从前守在先帝身边的不同。
他们只忠心于赵瑾。
赵瑾从先帝手中继承的, 除了这武朝的天下和玉玺,还有手中的兵权。
身为皇帝, 说是大权在握也确实不过分。
赵瑾深知如今的朝廷对她女帝的身份依旧是持着排斥的态度,男子尊而女子卑的刻板印象沿袭至今, 赵瑾哪怕做得再好, 也会有人摇头叹气说一句“终究只是女子”。
赵瑾也不知道该不该庆幸,男女尊卑观念再鲜明, 也有君臣之别在。
她这一趟出宫很是低调,还是太傅和丞相先出到宫门等待,没多久, 一道瘦小的小侍卫身影从皇宫大门出来, 手里拿着出宫的令牌, 随后径直坐上了太傅和丞相的马车。
太傅被吓了一跳:“陛下,您……”
作为上任后不久便辅佐新帝的丞相,何靳珅也愣了一下。
“陛下,男女有别,您不应和臣等共乘。”太傅蹙眉提醒道。
赵瑾却是扯了一下嘴角,语气里,尽是没有将这点男女之别放在眼里的意思:“都喊陛下了,还拘泥于这点男女之别,太傅,您的觉悟还有待提升,往后咱关御书房谈家国大事的时候是不是还得注意被外面的人传闲话啊?”
太傅:“……”
但赵瑾这句话确确实实也将他点醒了。
眼前的人不仅仅是女子,她还是武朝如今的君王,尽管太傅如今依旧不对她抱有太大的希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不管是赵瑾还是赵臻,在管理国家方面,都比他们的父皇出色点。
或许不止一点。
男女有别这句话确实不应该再用在她身上。
“陛下要带臣去哪儿?”何靳珅开口问。
虽然太傅和何靳珅两人出门都上了马车,但外面的车夫却是赵瑾安排的,她要将两人带去哪里,还真是个未知数。
赵瑾笑笑:“等下就知道了。”
太傅:“……”
他如今倒还想端着自己的师长身份,但可惜,赵瑾如今是大权在握的皇帝。
在先帝将皇位传给这个妹妹的时候,几位曾经教导过赵瑾的文官,也算是帝师了。
他们一致后悔当初不应该在觉得赵瑾只是个公主便不加以严格要求,如今人已经坐上龙椅,说什么都迟了。
太傅后悔莫及。
眼看着马车似乎慢慢驶出了京城,太傅和何靳珅第一时间都看着赵瑾愣了一下。
“陛下,我们到底去哪儿?”
赵瑾将食指竖在唇上,轻笑一声:“等下不就知晓了。”
倒不是说太傅和何靳珅对赵瑾有什么信心,只是她这般举动实在是将神秘感拉满,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便带上了些期待值。
只是眼看着马车出城,他们的心也不免悬了一下。
虽然赵瑾是新帝,还正因为她是女子,武朝并非人人信服,若再这个关节眼上出什么意外,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早上朝堂的争论仿佛还在耳边,他们谁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与他朝议和,答应两国所有的条件的话,武朝内政上的问题必定会浮现,一个软弱的君主,一个软弱的朝廷,只会不断给别人得寸进尺的机会。
但再打下去,他们又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