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


感兴趣了。

依稀记得之前沉迷话本子的时候被教育过不少次数。

“参见皇兄。”

皇帝瞥了她一眼,脸色惨白, 但脸上依旧不失君王的沉稳与威严。

“跑这么急, 赶着投胎?”伴随着身体一日比一日虚弱,皇帝的脾气也比从前坏了不少, 从前是教育,现在就是杠精了。

赵瑾目光落在桌上那碗还冒着热气的药上面,眸光一暗:“皇兄, 这药您要喝?”

“方才想喝的, 现在暂时不想喝了, 打算让人倒了。”

赵瑾松了一口气,整个人也跟着松了下来。

那边皇帝看着她这么没出息的模样,没忍住怼了一句:“还以为你跑这么着急是赶着给朕收尸呢。”

赵瑾:“……”

她张口想说句什么,结果看见皇帝手里的话本子翻了一页。

赵瑾觉得他如今的姿态不像是个皇帝,反而像是太上皇,可是继承皇位的人还没培养出来,她这个冤种在收拾残局呢。

于是在这个君王居住的养心殿,华烁公主干巴巴问出了一句:“皇兄近日喜欢看话本子啊?”

皇帝回答得随意:“听闻京城最近风靡,所以翻阅一二,想看看究竟有什么玄机。”

赵瑾这下子不说话了。

这点小把戏糊弄百姓不难,但在同样当权者的皇帝眼里,上面的文字仿佛都带着别样的意味。

赵瑾还生怕他突然就给自己盖一个迷惑民心的帽子。

这么重的锅,盖起来够费劲儿的。

“怎么不说话了,怕朕骂你?”

赵瑾:“……”

有时候话也不能说得太明白了,也不是什么高情商表现吧。

半晌,赵瑾试探性开口:“皇兄若是喜欢,我让人再送些来。”

“朕自己还弄不来几本话本子?”皇帝不太爽的声音响起,“在你眼里,朕这个皇兄已经成废人了不成?”

赵瑾又沉默了。

这脾气太差了,下一刻说拉她出去砍了赵瑾都信。

眼看着皇帝这边没有想不开,甚至还有心思怼人,赵瑾终于放心,并且迅速告退,回公主府后将自己珍藏的,外面暂时还买不到的几本话本子送入皇宫。

看话本子好歹也是个兴趣爱好,总比沉迷长生不老药好些。

几乎没有君王不追求长生,就连她如今的皇兄也不例外,只是之前释空一事让他明白,所谓长生终究只是一场梦罢。

京城中的谣言说到底只是不经过证实的话,有人信自然也有人不信。

赵瑾的身份说起来,往好了说,她如今是撑起武朝内政的第一人,她的夫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谁都知道当初华烁公主是被陛下一纸圣旨送上如今的位置的,说明陛下信任这个胞妹。

只要赵瑾想,那她想要声名远扬不是什么问题。

但她想了想,人足够低调才能活得潇洒。

爱咋咋。

九月初,前线的战报传来,战败。

之前撤退的那座城确实已经被敌军占领,并且在短时间内召集了大军来攻打武朝的第二座边境之城。

哪怕是炀王率援军赶到也无济于事。

士气确实是一种难以把控的东西,他们这一战本来就以少对多,加之军队数量之间的不匹配,各种因素加成下,这场战役输了。

但第二座城倒是守住了。

人员伤亡的情况也快马加鞭传到了赵瑾手上,她看完后,这战况也已经传到了朝廷官员耳中。

有人当即提出唐韫修不适合当主帅,应当革除他的头衔并且换主帅。

这一点兴许有道理,只是在场人都应该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史书上记载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终究只是少数。

以一战来判断将帅之才能,本质和纸上谈兵也没什么区别。

赵瑾没换,她坐在那个位置上,便有这样的能力,不得不说,满朝文武还是有些血气方刚之人。

一位文官在朝堂之上直斥赵瑾为了权势不惜堵上武朝的国运而让驸马入朝为官,还让他手握兵权,就是为了手中皇权。

甚至乎说要到陛下面前直谏。

其他人大多数都是观望,赵瑾还是比真正的君王仁慈的,她从来不会因为朝堂上对她不敬的官员而下狠手。

她对杀罚其实不太热衷。

甚至乎非常鼓励这群朝臣有什么事都跑去和她大哥商量。

于是她点了点头,“那你下朝后就去觐见陛下吧。”

原本一腔热血,打算以死明志的臣子:“……”

然后他就是去养心殿了,皇帝今日还真召见了他,在这个文臣口若悬河细数了华烁公主的几大“罪状”后,皇帝反问了一句:“爱卿的意思是,华烁公主为了兵权不惜将自己从未上过战场的驸马送到边境找死?”

战争是多残酷的东西,这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人眼里,就只有兵权而已吗?

“何况爱卿是不是忘了,下令让唐韫修挂帅出征的人,是朕。”

这句话说出,原本还一肚子话要说的文臣忽然就愣住了,他没失忆,只是这么些日子来,关于赵瑾想要夺权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越来越深刻,以至于他根本不记得,当初亲口首肯唐韫修挂帅的人,不是如今摄政的华烁公主,而是眼前的陛下。

“扑通”一声,人跪下了:“微臣僭越,还请陛下治罪。”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人,稍微沉默了些,许久没有说话,眸子里里波澜不惊。

“退下吧,让朕一个人静静。”

那位文臣就像是陡然捡回一条命般,告退后离开了养心殿。

皇帝之后又慢悠悠从被窝里扒拉出了一本新的话本子,继续津津有味翻看起来。

——

主帅虽然没有换,但战败的消息传开来,终究还是容易导致人心惶惶。

赵瑾在这样人心惶惶的情况下,接到了她夫家的大嫂,也就是唐韫锦的世子妃与小儿子。

原本这两人早就该到了京城,只是这段时间内处处都不平,唐韫锦夫人与儿子的命在某些人眼里也许值点钱。

于是这对母子在路上也碰到了刺杀,又或者是山贼抢道。

后来还是赵瑾派出去的人才顺利将人接回来,长途跋涉,实属是不易。

世子妃年纪上也接近三十,手里牵着自己三岁的儿子。

赵瑾原本想将人接回自己的公主府的,反正地方够大,唐煜也在。

但这位将门出身的世子妃婉拒的赵瑾的好意,回了永平侯府。

要知道,世子妃回了永平侯府,那其实她本身就算是府上的半个女主人,永平侯的爵位应当由嫡长子继承,而嫡长子不在,嫡次子也是可以的,但唐韫修尚了公主。

若唐韫锦当真死了,但世子之位就应当落在他八岁的长子唐煜身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