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祸,终于是要落下帷幕了,只是另一层遮盖了许久的阴谋也逐渐浮出水面。

赵瑾假死的消息与黄大人意图谋逆的消息是一同传回到京城的,这几日一直被礼部追着给公主追封的皇帝盯着手里的奏折看了许久,终于开口:“来人,给朕现在去上书房找少傅借一根教鞭,朕等些日子要清理门户。”

皇帝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到刘公公根本分辨不出来君主的心情,他忐忑地抬眸问了一句:“陛下,这教鞭是为哪位小殿下准备?”

这皇宫哪里还有什么小殿下啊,就算现在开始有那也用不着这么快就开始准备吧?

刘公公没看到密报上的内容,只知道华烁公主离世对圣上来说是一大打击,还以为陛下如今是打击过重,有些失常。

然而他这句话问完后,皇帝却冷笑一声:“为一个二十岁的小殿下准备的。”

二十……华烁公主不就二十?

鞭尸?

陛下,华烁公主就算犯了什么错也罪不至此啊!

只不过接下来皇帝似乎便将此事揭过了一般,将丞相太师等人召入宫了,接下来的谈话内容就不是刘公公一介宦官可以听的,只是他离殿前,皇帝吩咐了一件事。

“去仁寿宫给太后报安,说华烁公主还活着,还有让礼部那几个给朕听着,再拿追封的事来烦朕,小心他们的乌纱帽。”

刘公公领命而去,走到半路才陡然反应过来,华烁公主没死?

那先前传回的死讯,岂不是欺君?

如此说来,公主挨打,应该的应该的。

太后自从听闻女儿死讯后便一病不起,数次哀怨皇帝将自己妹妹派去如此危险之地,说是以泪洗面也丝毫不为过。

身边的人都小心翼翼伺候着,太后身体贵重,如今茶饭不思,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刘公公来到仁寿宫时,等了好一会儿才被通传进去。

太后就在床上,隔着帘帐,刘公公恭敬道:“奴才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的声音传来:“可是陛下有什么事?刘公公但说无妨。”

刘公公依旧低着脑袋:“启禀太后,陛下让奴才转告您,前几日说华烁公主染瘟疫去世一事是假的,公主殿下确实染了瘟疫,如今已经治好,相信不日便可返京。”

“刘公公,你说的可是真的?”不曾想,那帘帐被太后一把扯开,身边的嬷嬷忙是上前伺候。

刘公公抬眸,才发现向来端庄得体的太后这几日憔悴了许多,这么看,华烁公主此番玩得实在太大,礼部那几位大人若是知道自己追着陛下说了几日华烁公主葬礼的事,最后却发现人根本没死,还不知道要在心里想什么呢。

眼下,临岳那边用几天时间便治愈了大多染上瘟疫的病人,接下来更加要注重的便是城中的建设,还有临岳江的治理。

朝廷赈灾的力度赶得上,临岳本又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富庶之乡,封城这么久以来终于可以解封,百姓争相敲锣打鼓。

赵瑾这么些天来,也算是成了衙门的半个主人,林知府有事都会过来找她商议一下。

不知是不是错觉,这位本应该无所事事的嫡长公主,身上的气势气势不输任何大权在握的男人。

何大人每每看见她,又想起如今皇室的困境,数次在心里摇头,若是圣上的弟弟,有了这次赈灾的功绩,立下其为储君,便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可惜了,是个公主。

“殿下,下官今日收到一批捐款,是临岳这边比较出名的胭脂水粉店铺的老板所捐赠,下官看那老板的意思,是想当皇商……”

当皇商的好处都有什么,根本不需要多说。

赵瑾顿了一下,随即才缓缓道:“若是东西够好,也不是不可以给宫里的娘娘们用,钱,林大人可以先收下,一个皇商的身份,向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有赵瑾这句话,林大人便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还是多说了两句:“那位孙老板从前并不经常出现,听闻各处都有产业,这次赈灾倒是积极。”

赵瑾没答话,战略性喝了一口茶,顺便转移了话题:“林大人可还有其他事?”

林知府:“此番下官来,也是想问一下如今临岳已经解封,黄文秉等人不日也要随何大人他们一起到京城受审,殿下打算何时回京?”

这个问题,算是问到点上了。

被抓进去的黄大人一直死鸭子嘴瘾,誓死不承认自己有谋逆之心,对于偷药方一事,说不过是想出风头,那位罗大夫自然没那么嘴硬了,尤其是得知自己险些被杀人灭口之后,只是他知道的东西实在是有限,全部吐出来也不过是表层的东西,没有证据,赵瑾不可能让人动刑,一介公主,确实不应该将手伸这么长。

只是现在若是说要回京……赵瑾迟疑了,之前为了将戏演得足够真,赵瑾可是完全没收着,死而复生,也不知道对她那便宜大哥来说,是惊喜还是惊吓多点,不管怎么说,现在回去,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沉默片刻,林知府听见嫡长公主说了这样一句话:“本宫觉得临岳城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想在此处多住些日子。”

林知府丝毫没有意识到赵瑾话里的意思,甚至还有些受宠若惊:“殿下要住下?那下官为您准备住处。”

公主要住,那自然是不可能再让她在衙门内委屈的。

“林大人不必操心,本宫之后会自己准备住处,林大人近日应该很忙,不必理会这些琐事。”

林知府这时候只觉得赵瑾身为皇室女子,却丝毫没有公主的娇气,实在是平易近人。

等他再忙里偷闲问起公主的状况时,手底下的人告诉他:公主已经在临岳城买下了一座新宅子。

林知府:“?”

眼下赵瑾的新宅子还在修缮期间,但这种事情向来只有一个道理:有钱能使鬼推磨。

何大人期间也过来询问过赵瑾关于回京的事宜,毕竟公主是同赈灾的队伍一起来的,自然也应该一起回去。

只是一样被忽悠过去了。

对于赵瑾这样的行径,驸马全程没任何意见,甚至还主动承担起了看房以及督促修缮的工作,

不多时,在何大人他们启程回京时,赵瑾也差不多能住进自己的府邸,门口的牌匾上赫然明显写着“赵府”二字。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赵员外的府邸。

此事距离瘟疫结束已经是差不多一个月后了,赵瑾的身体会服得不错,脸色红润,身体倍棒,没什么后遗症。

孩子是没什么毛病,就是不爱回家这件事愁人。

何大人毕竟不是赵瑾的亲哥,他还真使唤不动赵瑾,她不愿意回去,何大人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很快,赵瑾没有跟着大部队回去,反而成了一件好事,回京大队遭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