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1


知识通过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讲解,绝大多数人都听明白。

学生们反映数学好懂了,做题思路也更清晰,进步很明显。

新人又如何?教学质量过硬,人品又好,家长信任学生爱,合作的老师服气,领导喜欢。

有些人酸,那就让他酸吧。

“老郑,你多关注关注自己的学生。”1班班主任认为老同事入了魔障。

郑老师执迷不悟:“你化学组来个这样的超级新人,你乐意?你也会心理不平衡!”

他想着不行,必须止住陈君心的势头。

1班班主任冲着他心窝子捅了一刀:“我一个高级教师,还能跟新人计较?”

超级新人?他怕什么?他什么都不怕。

职称在手,教学质量有保障,他还很有希望评特教。就这么自信!

跟某些人不一样。

*

郑老师被怼得灰头土脸,嫉妒之心不仅没收敛,还越发的阴沉。搞得办公室没人待见他。

他上赶着找陈君心麻烦,可还没等他抓到陈君心小辫子,就被7班的家长给投诉了。

陈君心上学期带的7班,数学成绩明显提升。

学生们回家也常常跟家长吹陈君心的好,对于这位老师家长也很服气很满意。

没想到一分班,老师给换了。陈君心不带7班,据说换了个据说教学经验更丰富的郑老师。

暑假补课,学生给家里的反馈就不好,说老师教得不明白。

新学期,新的知识点还是讲得云里雾里,讲课颠三倒四,就连班上成绩最好的也搞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还总被他骂成笨蛋。7班从开学起,就承受他越来越过分的语言暴力。

自然的,7班数学月考成绩大幅度下滑。

7班家长们反映郑老师教学质量差,说他不配为师,强烈要求更换。

“普通班学生不说要最好的老师,但至少得合格吧。”

“高二年级多么关键,一丝一毫时间都不能浪费。趁现在还没铸成大错,立刻更换还能弥补。”

“教得不好,人品还差!我们的孩子不是他的出气筒!”

7班家长想陈君心回来,意愿非常强烈。

可就算陈君心任务太重不能带7班,那也换一个教得明白,或者态度好点的。

反正说什么都不要郑老师。

校长忙着打圆场,师资力量有限不是说换就能换的。再说,给7班换了,另外班呢?郑老师带的其他班不会有意见吗?

可协商半天,家长态度依旧强硬。甚至家长们闹着罢课,当然,仅仅是罢数学课。

校长火冒三丈:“你到底干了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反对!!”

他不信问题只有教不好和骂学生两样。

郑老师焦头烂额,他哪知道还有什么?他认为这些家长小题大做。

“陈君心在校外暴打了学生一顿,那些家长个个说打得好。我骂了几句,这就要闹翻天?”郑老师反驳,他不服气。

校长气得没话说。情况能一样吗?陈君心当初面对的可是一帮混混不良问题少年。

“当初你给11班当班主任跟个隐形人一样,现在骂7班倒是骂得过瘾?混混不良问题学生你不骂,现在骂平时表现好的普通班学生。”校长怒道:“你就是欺软怕硬!!”

郑老师不回话。

校长宣布:“学校要对你进行教学评估!你自己看着办!”

质量过关,那就让郑老师道歉,他们再做家长学生工作。

如果真的质量不过关,那就送老郑去学习!

*

从1998跨越1999,整个高二时间,陈君心都忙得昏天黑地。甚至连跟他不对付的郑老师什么时候被调走的都不清楚了。

班主任不是那么当,抓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

提高成绩不仅靠学生玩了命学,老师还得做计划掌握方法。

理科重点班,陈君心是按照历年来高考数学最难标准去教,增加了很多难点和新的知识点。

他也要对学生分层次的教学。

能冲击211、985的尖子生,不能给他们放松了,他们还有潜力要挖掘。普通能考一本二本的学生也不能讲太深奥,他们跟不上,浪费时间。

一切都是为了高考考出好成绩。

10班的工作就更辛苦一点,班主任责任重大。

一边要帮着学生们查漏补缺,一边要指导不读高三的学生就业甚至创业。

高中毕业会考一科一科进行,其他班轻松轻松备考,他们班如临大敌。

一年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毕业考原本就考的基础,全班大部分学生都以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

有五位同学,某些单科还达到优秀。

如此大的进步,学校特意给班级发了个进步奖,大早会时全校表扬。

陈君心:“今年大家辛苦,但明年还会更辛苦,希望大家为你们自己坚持。”

10班,36个人。

最终9人选择毕业,其余27人顺利升上高三。

他们的目标:上大学,本科、专科不论。

作者有话要说:

第174章 与龙傲天作对的老师 18 完

高三年级的楼道入口挂起了高考倒计时。

从暑假开始, 高三已经进行第一轮复习, 整个年级的气氛特别紧张。

高二打了基础, 高三强化。这期间老师尤其要讲究策略。

理科重点班当然要保持难度, 争取每个人都有在最后一道大题拿分的能力。

重点班的每个学生在21中自然是成绩顶尖。可放眼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这点成绩只能算中等。

成绩优秀的人,越难以进步。

基础不好的同学20分、30分往上涨,10班里面涨了50分的也有。可在理科班,成绩想要稳定的上涨5分都很困难。

当然,并非班里学生到达了能力极限,他们只是到了一个临界点。只要突破这个临界点,分数就会爆发式的增长,可这需要老师与学生花很大的力气努力。

知识早在高二已经教完了。高三年级复习陈君心也拉得很快,知识点点到为止。

他的重点教做题策略, 每天刷题,同一知识点各种难度层次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熟悉千变万化的题路, 每道题尽可能多练几种解题思路与方法。

基本上所有的高三数学老师, 甚至其他科目老师,都在做同样的工作。但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学生能在题海战术中理解多少, 那就因人而异了。

1班的学生都反映, 上陈君心的数学课是一种享受,可做陈君心的作业和卷子是一种折磨。还没有统一的考试,可他们有种感觉他们进步了。因为很多曾经无法解答的难题, 渐渐变得不难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