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孩子就能去上个兴趣班学点什么,也能换几件好看的小裙子。
医院里的病友说了,女孩子得学点舞蹈、画画,多一种兴趣爱好以后就多一条路。当外公也应当为莎莎谋算谋算。
他计划得很好。
李君心听后哭笑不得,坚决禁止他再干机修工作:“爸,你这两年都别动机器。医生让你好好休养!”
机修是重体力劳动,刚动了手术就逞能,命不要啦?
这老人刚好了就闲不住,还没有适应退休生活。
多休息几天就好。
*
李老头是病退,躺了这么一个月确实不习惯。
回家又养了几天,日子过得实在没意思,感觉人生失去价值。
女儿不让修机器就不修吧,可他总得早点事情干。
一周后,李君心早晨上班。在印制三厂门口看到了一个早餐铺子,她爸一个人在经营。
麻辣小面、油茶、茶叶蛋、糯米团、稀饭、豆浆、小笼包,早餐类型丰富多样,味道也不错,生意很热闹。
李君心想提醒他别累着了。
“我就干早上这一趟,不累。”李老头感人:“去去去,别打扰我做生意。”
李君心笑了,吃饭的工友也偷偷乐。
李君心拿了两个小笼包,跟老爸说了再见,就背着背包准备进厂。
“回来回来!”李老头好奇问:“老五,你背后背什么东西?”
他们上班人去就行了,工具都在车间里。有什么东西要带的?厂里有那么些人手里不干净,被顺走了怎么办?
“背的书,我在学习!”李君心高声回答后,跑步冲上入厂的大长坡。
“学什么学?初中都是我压着才读完拿到毕业证,现在说要学习?”老李觉着莫名其妙。
旁边有同车间的工友帮忙解释:“五妹要考一级钳工,还有电工证和焊工证,这些都有笔试。她劝维修组的工友一起考来着,但看到字我就头疼,就算了”
说起笔试人人摇头,要是会做卷子,他们干嘛当技工?
干他们这一行靠的就是经验,找个师傅手把手好好学,一个证算什么?
“老李,劝劝五妹,让她别浪费钱。”有年纪大的机修工说道。
“嗨,年轻人嘛,学点东西总是好的。”老李道。
老李在外人面前还是要维护女儿,站在女儿这边。但他心里跟大家一样。
证件算个屁,这就是形式主义!一个本本就能决定技工的水平了?有没有能耐上了机才知道。
机器坏了摆在这里,修好了就是高级技工,修不好就是水货。哪里需要什么这件?
老五这是花冤枉钱呀!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很多技工工作是持证上岗,但90年代不讲究,那时候是师徒制。
第99章 被时代淘汰的技术工 3
印制三厂入门就是两个坡度陡峭的大长坡。
一个向下五十米通往运输部,大货车已经装载妥当, 就等着上班潮过去好出发。
一个向上五十米, 通往印刷生产车间。
距离八点还有十分钟, 大家走得都不紧不慢。坡度很陡, 走快了很累还容易摔跤。李君心跑步上去, 过于积极的态度倒是与众不同。
厂里对维修工出勤管理并不严格, 只是强调机器出了问题, 人必须在场。有些人来这里点个卯, 然后不到下班就找不到人影都是常事。
印刷厂车间的天花板上有两行100瓦的日光灯正在闪烁,几把大风扇开到最高速呼呼呼地转, 却感受不到多少风。
一车间车间还没开始生产, 灯才刚刚开。
二车间的几台海德堡胶印机却在轰鸣, 从昨天晚上就没有停过。
白班与晚班工人交接,继续持续印刷, 机器没有停。
李君心就在二车间工作,这是全厂设备最好,生产任务最重的车间。机器也比其他车间更容易出故障。
从车间头走到车间尾, 李君心将二十多台机器的状态都看了一遍。
“五妹你来啦?”机长周玉打着哈欠问好从机上下来, 白班的同事已经开始操作。
李君心凑了过去,大声问:“晚上没问题吧?”
印刷机的声音很大,说话很费力。
“没有,难得一个顺利的晚上。”周玉开心道,一夜赶工生产任务顺利完成,这个月奖金肯定少不了。
确认了机器状态后, 李君心返回机修工的工作间。
维修组的工作间就在二车间外,往前十米就是三车间包装车间。中间这块地倒也宽敞,但修了一个方便员工上下的楼梯,占据大部分空间。维修组的“工作间”就在此,靠墙的位置安放着一排钳工台。两边空的,通风透光良好,夏热冬冷。
机器没有问题,李君心便坐到自己的钳工台前准备学习。
拿昨天的报纸铺在台子上,翻开书本仔细,看见重点便用圆珠笔记载笔记本上。学得很认真。
人到三十,国企改革在即,给她准备的时间不多,她会的多,所有技能都考一遍不太现实,就主要的几个就够了。
李君心本职工作是机修钳工,从初中毕业一直工作到现在三十二岁,工龄十六年。考个最高等级的一级钳工,也就是高级技师,那没有丝毫的难度。
机修需要的焊工技术电焊气割她都会,做得比正经焊工还出车。努力一把拿个一级焊工倒不成问题。
电工比较麻烦。她搞维修的要考两证,职业资格跟特种作业操作证。
考试内容比实际操作要简单许多,李君心不担心操作方面。反倒是书面考试,许多理论知识原主的脑子里没有储备,李君心都得从头学。
印制三厂的工人普遍都没拿证,如今也没有后世要求那么严格。当然,很多人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大部分的技术工人初中没有毕业,被拦在的第一道关卡上。
李君心特别感激当初压着她读完初中的李老头,否则她还要花时间去补学历。
李君心在认真看书,维修组其他的人看着她。
大家都是什么证件都没有,愿意自己掏钱考证的李君心反倒成了怪胎。
机器没坏,维修组写好了日志也就无事可干。看报纸、睡大觉、听川剧,各干各的互不干涉才对,可偏有人看不惯李君心热爱学习。
“浪费时间!!”周师傅一巴掌拍在钳工台,很不屑地说道:“你这么爱学习,不如多学点技术。当个组长就不得了了?蓝领工人一天捧着书本像啥子话?”
周师傅是厂里老机修工,脾气又臭又硬,对李君心这么年轻当组长很不服气。
没事都爱挑点刺开杠,现在出现看不惯的事情,更是三天两头讽刺。
“时代在变化,现在干什么工作都讲究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