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


迟早要吃亏。可他也明白小伙子打定了主意。多说无益,再唠叨反而伤交情。

“行吧,你试试吧。有什么困难记得找我。”孟川默默准备五十万,准备等高君心血本无归时帮他一把。

*

地方租了下来,重新装修。因为要改变格局,所以装修要花点时间。至少还有一个月时间,这里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但是,开戏却不必等这么久。

“师兄,老师推荐我们去学校表演。”阿虎有些得意。

国庆节即将来临,每个班级都要为校联欢会出节目。

天喜班孩子的会唱川剧,有这种才艺老师们当然记得很清楚。联欢会就是学生展露才艺的时候,老师们联合推荐他们演一则川剧。若是联欢会表演出色,还会推荐到区里、市里比赛。

几个小孩很兴奋,商量一下决定演《皮金滚灯》。

游手好闲又好赌棋的皮金回家后被老婆收拾,女孩还在一边看笑话。老婆罚他头顶油灯在脸两根板凳上下翻滚,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惩罚。但皮金总想着如何耍无赖,被罚之后还是死不悔改。

这一出戏经典灯戏,幽默滑稽,滑不留手的皮金坏得遭人恨却又很可爱很讨喜。滚灯、顶灯、转灯、吹灯,这些丑角技巧精彩刺激,百看不厌。

阿虎工丑行,顶灯的功夫很不错。《皮金滚灯》是他看家功夫。

在戏班里他演了很多次,在学校表演肯定没问题。

“恭喜,恭喜。”高君心道,师弟妹们在学校的生活多姿多彩,他很开心。

郑欢喜忽然问:“师兄,学校不算。天喜班什么时候才能开戏呀。”

学校生活虽然不错,但哪有唱戏好玩?

他们所有人都渴望登上戏台。

高君心:“我正想说这件事,这周六我们就能开戏了。”

“什么?!”孩子们差点没拿稳饭碗。好消息来得太突然,激动得饭都不太想吃。

“师兄,你快说说!”所有人都在催。

“新的戏园还在装修,但戏可以先唱起来。我联系了几个社区,他们同意我们周末搭台唱戏搞活动。”高君心道:“这算是在做公益,也是在打知名度。所以,大家要努力。”

国营川剧院都有“进社区”、“下乡镇”的活动,反响都很不错。高君心就是受此启发。

做公益,也就是做广告了。

做这些事可能不会直接转成收入,但坚持下去一定能养出名声。

效果怎么不好说,但不做肯定没效果。

再说了,这也是给戏班每个人积累舞台经验。因为他们的舞台,很快就要变大。

*

何庆国今年八十三,一个人住在南运新城公租房小区。

老伴亡故,三子一女全在外地,各有各的家业,无人看望他也鲜少来电话。

别人都说他命不好,一生不幸,但他一个人过得很自在。

房子是国家廉价租给他的,饭在社区食堂吃,生活有保障。每天早起吃饭,出门遛弯,脖子上挂着一个录音机,聚拢几个老友一起听听川剧录音,再场上一连段,日子很滋润。他们并不孤单。

唯一的遗憾,就是能听的戏越来越少了。随着角儿们去世,好多作品也被带走了。青年演员唱得不够味儿,不正宗,曲目不够多,他们的改编老古董们也不喜欢。

“川剧莫死在我前头!”何庆国偶尔感叹。

听戏不容易,想看戏更不容易了。

在食堂吃过午饭,何庆国准备回家午睡。

他发现自家楼下的运动场内搭起了舞台。

“又要干啥子哟?推销保险的吗?”何庆国很烦,有这舞台,他怕是睡不好觉。

“何爷爷,我们在搭戏台,有戏班来唱川剧。”社区工作人员回答。

“哪个戏班子?”何庆国好奇地问,他已经找了跟板凳坐下。

“天喜班,都是年轻人,不出名。你可能没听过。”有人补充道。

何庆国想反驳,他还真的知道。

前段时间有戏友在网上推荐天喜班,不过还没来得及去看,天喜班就遭遇不幸。当初还觉得很遗憾。

工作人员看他不说话,以为他对戏班不满。她劝道:“何爷爷,好不容易来个戏班,虽然年轻了点,但你还是该组织大家来捧捧场呀。到时候大家多鼓掌、多叫好。一定要热情点。”

“知道了,知道了。”何庆国答应。他立刻招呼好友来看戏。

天喜班能这么快振作继续唱戏,不管戏唱得如何,这群娃娃也是好样的,值得捧场。

戏台从中午12点开始搭,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搭好。

何庆国连同几个友人坐在第一排,一群4、5岁的孩子挤在他们身边。

后面看热闹的人黑压压一大片。一百根板凳不够坐,站了好几层。

锣鼓班子先出现。

天喜班果然是群娃娃,司琴、司鼓、帮腔的一个比一个年纪小,看着很不靠谱。

“年轻人,总得支持支持。”

何庆国身边的好友如此感叹。大家都不抱希望。

在这个没地方看戏的时代,有的看就不错了。

2点整,铿锵有力的锣鼓响起,熟悉亲切多年未亲耳听见的声音瞬间唤醒何庆国的激情。

光就这么几个鼓点,就能听出打鼓的孩子水平深厚。

第一场戏,《八阵图》选段。

那个扮演陆逊的俊武生唱腔不怎么,嗓子有点哑,看他年纪应该还在倒仓。但他一生硬功夫实在漂亮。两米高台跳下稳稳落地,惊险刺激。让人忍不住叫好。

随后,两个扮演敌人的花脸上场。看身高也就八.九岁,但在戏台上却能演出气势、演出压迫感。

两个花脸步步紧逼,他们连续变脸,更换一张又一张的脸谱,模样越来越可怕,气氛紧张,而陆逊这个角色也逼到绝境。

叫好的声音此起彼伏。何庆国都数不清自己嚎了多少次。

第二场戏,《皮金滚灯》。

滑稽可爱的孩子把全场人逗得哈哈直笑。

“这个戏班好呀!”老戏友感叹:“好久都没能这么开心了。”

何庆国笑着说:“话还说的早了点,还得听唱。”

第三场戏,《活捉三郎》

这场戏说的是被宋江杀死的阎惜娇鬼魂显灵,她要捉拿张文远,让他下地狱陪她做一对鬼夫妻。

扮演阎惜娇的鬼狐旦一亮嗓子,何庆国就叫了个好,带起了一片叫好。普通观众看不懂,只知道跟着鼓掌,气氛很热烈。

这位旦角嗓音清亮婉转,温柔细腻,舒展好听,韵味十足。最难得,他唱的味道正,还是传统声腔,美!

他脚下踩着小碎步,纯白的裙摆纹丝不动,看着真如鬼在飘一般。踩跷的功夫也很深厚,飘逸轻盈,令人佩服。

第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