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
完满举办。
前三次摘得名次的宫妃们都希望再接再厉,至今没摸过奖牌的嫔妃更是摩拳擦掌,就等着此次一鸣惊人。
作者有话说:
*:摘自《劝学》
*:摘自《无声的中国》,作者:鲁迅
赫舍里氏的生育是真,查到资料我都傻眼了。
历史上是六子七女(其中一对儿龙凤胎,最小的女儿是二十二年生的,此时还没有)。
除了此时还没有的小女儿,其余12个孩子都是在康熙元年~十三年间生下的,这太可怕了,几乎不带歇的。
而且这些孩子里面只有4个早夭,这个成活率已经很高了(类比康熙早年的孩子夭折情况,还有安亲王14/20的儿子夭折率)
真是奇女子啊,不会是有生子系统吧(后仰)~
写48章的时候忘记当时隆禧已经噶了,写成了“康熙帝如今尚有三个亲兄弟还在人世”,已经更正,抱歉(鞠躬)。
第63章
正月十五灯节, 夜色融融,低垂的天幕染上浓稠的墨汁,一片暗沉。
御花园却明亮如昼,点缀着各色花灯, 绚烂耀眼、明艳多彩。
皇太后主持着宫妃们的“灯谜大赛”——依次取率先猜对十个灯谜的嫔妃为前三名。
青璃却悄悄拉着康熙帝去了御花园东北角的浮碧亭, 背着手抬了抬下巴:
“皇上, 敢不敢赌一把?”
康熙帝看了眼浮碧亭里挂起的三盏走马灯,点点灯光如水幕般洒在亭中,随着轮轴的转动, 光影交错、乐趣横生,映在地面的图案你追我赶, 好不热闹。
“阿璃是打算跟朕比猜灯谜么?”
青璃摇摇否认:“不是。”
又继续说明规则:“皇上你来猜灯谜, 我赌你没法三次全中。”
微扬的嘴角, 拉长的语调, 无一不在诉说着她的满腔自信。
康熙帝挑起眉稍, 毫不相让:“看来阿璃对你准备的灯谜寄予厚望啊,恰好朕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青璃移开眼神哼了哼, 开始加注:“若是我赢, 接下来一个月,在床上都听我的!”
【你就给我等着清心寡欲吧!】
康熙帝镇定自若, 不慌不忙:“若是朕赢了呢,是不是也有如此待遇?”
青璃咬牙点头:“当然!我最是公平!”
【我这可不是常规的灯谜,任你学富五车也没半点优势。】
康熙帝忽然勾唇,露出个神秘的微笑:“那就好, 咱们开始吧。”
小阿璃啊小阿璃, 你就等着跟朕夜夜笙歌吧!
青璃被康熙帝笑得心里一阵打鼓, 细细思量一番还是觉得自己有优势, 靠近一盏嫦娥奔月走马灯,摘下谜面递给康熙帝。
康熙帝双眼一扫:“大清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大清入关之前皆是满人,最早以水草丰盛的地方为中心,形成不同的部落,往往以地名河流的名字来命名,如叶赫、哈达、乌拉、辉发等。这些部落名,就是满族姓氏的雏形。*
可阿璃这么信心十足,可见谜题并不好猜。
康熙帝不动声色,反而放下纸笺看向青璃的头顶。
是的,这就是康熙帝的依仗。
金色气泡也没有辜负康熙帝的期待,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青璃的头顶:
【你定是打算追根溯源,跟我科普满族姓氏的发展。】
【那样你就掉进陷阱了,嘻嘻嘻~】
【人之初,性本善啊!】
康熙帝看着这个浑然不知,反而自鸣得意的小笨蛋,嘴角的笑容扩大:“当然是姓‘善’了!”
话毕,康熙帝修长的手指夹着纸笺微微摇了摇,好整以暇地欣赏小笨蛋目瞪口呆的表情。
【你怎么知道?这种脑筋急转弯你不应该猜得到啊!】
原来阿璃把这类谜题称呼为“脑筋急转弯”?倒是贴切!
青璃收敛起惊诧的神情,冲着康熙帝哼了一声又递过另一张谜面。
【你刚才定是瞎猫碰着死耗子。】
【我不着急,咱们走着瞧!】
康熙帝不紧不慢地展开:“孔子如果还在世的话,大清会怎么样?”
大清会文风更甚?儒学更深入人心?百姓更知礼守节?
康熙帝正欲继续作弊,可青璃此时有点惴惴不安,心声竟没有更新。
康熙帝端正脸色,故作疑惑:“阿璃,你知道会怎么样吗?”
青璃听得此话果然放松下来,重新得意起来。缓缓踱步,绕到康熙帝的身后:“我当然知道!”
【大清会多出一个人啊!】
【想不到吧,哈哈哈~】
拉了拉康熙帝的辫子,青璃调皮出言:“可我就不告诉你~”
殊不知存在感十足的心声早就把她卖了个一干二净。
康熙帝握拳放在唇边咳了咳,试图遮掩嘴角的笑意:“朕觉得如果孔子还在世的话,大清会多出一个人,阿璃你觉得呢?”
青璃傻眼了,脸上呆滞的神情和康熙帝的泰然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谜题是我傍晚前亲手写下装好的,你不可能提前得知啊!】
【难道你的智商真这么高?脑子这么好使?】
青璃一阵心慌意乱,可康熙帝已经亲自取下最后一题谜面迫不及待地看过去。
“猴子的左耳朵像什么?”
康熙帝经过前两题已经摸清套路,这次甚至不用跟“卧底”求助。
康熙帝点了点青璃的鼻尖,弯腰和她对视:“猴子的左耳朵像他的右耳朵。”
果不其然看到青璃瞪圆了桃花眼,眼里的不可思议中夹杂着惊慌失措。
【完蛋,我竟然输了!】
【整整一个月啊!我的腰都会断了吧!】
【我难道是在亲身示范什么叫:自投罗网,自讨苦吃,自食其果,自掘坟墓,自取灭亡……】
康熙帝朗笑出声,阿璃放心,朕可舍不得你折腰,顶多酸一些。
康熙帝说到做到,连续一个月让青璃腰酸腿软,直到月事来临才终于结束这甜蜜又恼人的日子。
-
悠悠两个月倏然而逝,期间度过了孝昭皇后的三周年祭、康熙帝的万寿节,公主们的课程改革也已步入正轨。
三月底,太医院院正孙之鼎经过多番实验论证之后,确认了牛痘法的安全有效,奏请康熙帝推广。
康熙帝对此期盼已久,立即决定在全大清境内分批安排百姓接种,争取尽早消灭天花。
而推广的第一步就是让皇子皇女们“以身试法”。
先不谈前朝的反应,后宫众人皆被惊得不清,有孩子的嫔妃们不约而同地到了坤宁宫门口——心神不安的她们只好来求见皇后。
青璃安排她们在东暖阁落座,不等墨竹带着小宫女上完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