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5
清他的脸,都认定他一定是谪仙人。这就是仪态礼仪的重要性。更别提还有各种有关于“礼”的论述,吃穿用度通通都有规定,等级分明。满剌加国王觉得那就是他命中注定的家。
至于满剌加的国土……大齐管理各藩地都是让当地人治理当地人方法。现在他献出来满剌加,去了京城享受完下半辈子,理应就是他儿子来治理满剌加。反正他儿子现在正好年纪够,也跟着他学了几年处理朝政。这一招还是从正宁帝那里学来的,反正永嘉帝当年也是跟着正宁帝监国了很久。大齐这么对太子,他照猫画虎这么对继承人,没毛病。
萧景曜听说满剌加国王决定挑个合适的时期举办献国仪式,而后抓紧时间跑路去大齐享受生活,把所有的事扔给亲儿子后,萧景曜忍不住感慨,永嘉帝见了这位国王,一定会有很有共同语言。
起码在坑儿子这件事上,两人还能分享一下经验。
别以为萧景曜不知道,永嘉帝先前还盘算着薅自己羊毛把太子培养好,然后将朝政交给太子,自己提桶跑路。
现在满剌加国王快永嘉帝一步,萧景曜觉得就单凭这一点,永嘉帝都会和满剌加国王有些说不完的话题。
坑儿子,他们可是专业的。
满剌加也就占了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功劳,整体的生活水平并不好。哪怕他们有港口,能到处做买卖,但钱都让当中间商的商人赚了,他们整个人国家,还是很穷。而且是穷得叮当响的那种穷。
或者说,是财富分布及其不均匀。上位者将底层百姓当猪狗草芥般对待,尽情盘剥,萧景曜甚至在满剌加的王宫附近都看到了有饿死之骨。
梁千山见怪不怪,他上回来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象,情况比这还严重些呢。
萧景曜心中一沉,面上笑容不变,同满剌加国王你来我回互相客套,直到进了王宫,萧景曜才问对方,“您说您有意递交国书将满剌加献给大齐,可否舍得?”
满剌加国王微微一笑,“有什么可舍不得的?大齐有个词叫做乐不思蜀。小王现在也是这样,乐不思齐。”
说到最后,满剌加国王还有些得意地抬了抬下巴,他还会改成语了,果然,他的大齐官话又进步了!
萧景曜的脸色却有一瞬间的古怪,只能说满剌加国王的大齐官话还没学到家,一听就知道是外族人。
满剌加国王却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大齐。他知道萧景曜带着使臣团还要沿着大海去往更远的地方,更加不想耽误萧景曜的时间,十分贴心地说道:“大人若是有空,过两日,小王就将献降国书交给您如何?”
萧景曜看着对方兴高采烈的模样,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献国还这么高兴的,翻翻史书都十分少见吧?
萧景曜余光瞟到跟随使臣团前来的史官的脸色都有一瞬间的僵硬,忍不住对着满剌加国王投去赞赏的目光。
能把史官整不会,厉害!
史官的失态也不过是一瞬间,现在正肃着面容秉笔直书,也不知道记载了一些什么。
萧景曜觉得,这份史料对后世来说估计是一份较为重要的史料。众所周知,华夏人非常喜欢“第一”,学历史得背无数个“第一”。大航海时代本来就会有诸多令人心情跌宕起伏的事情。萧景曜无比相信,以大齐现在的军事力量,剑指海权,定然会在世界争霸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满剌加国王献国之事,指不定就成了一个什么标志性/事件。又因为这事儿足够奇葩足够爽,大概率会成为后世营销号钟爱的题材。估计面前这位刚过中年的满剌加国王。在后世可能会有不小的名气。
就是名声可能会有点奇葩。
沙雕网友们的脑回路,萧景曜属实摸不透。不过看在满剌加国王主动献降书,不让双方百姓受兵戈之苦,萧景曜仅存的良心突然跳出来彰显了一下存在感。
看着对方迫不及待的目光,萧景曜微微一笑,给足了对方面子,“国王心慕大齐文化,想让治下臣民都和大齐的百姓一样,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不惜背负骂名献国投降,如此大义,大齐定然不会亏待您和满剌加的百姓。受降之后,大家都是大齐的百姓,是一家人。”
满剌加国王眨眨眼,满脸困惑,“啊?我这么伟大的吗?我就是想去大齐过完下半辈子啊!”
萧景曜:“……”
没救了,等死吧。千百年后的社死也是死!
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萧景曜的无奈,满剌加国王又立马补充了一句,“当然,臣民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我的期盼。”
反正满剌加和大齐是附属国和宗主国的关系,先前还有两个倭岛和高黎被大齐揍了一顿后收入囊中,满剌加国王觉得大齐真是亏了,揍这俩一顿还把他们收入囊中,让他们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什么菩萨行为?听闻大齐有信奉佛祖的,地狱中的地藏王菩萨都得换成大齐!
献国无非就是失去国王的名头,但实际上的权力还是没变。面子和里子相比,还是选择里子比较实在。
满剌加国王笑眯眯地看着萧景曜,又速度极快地扫过水师的兵卒,乐呵呵道:“都听大人的,大人什么时候想收国书,我就什么时候献国书。”
这可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萧景曜整个人都有些恍惚,梁千山也不遑多让,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之色。
果然,这世道就是这么卧虎藏龙。
萧景曜不是个扭捏的人。马六甲海峡,萧景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现在满剌加国王选择主动献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不然,萧景曜不介意上书永嘉帝对满剌加开战。
不知道满剌加国王是不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这么干脆利落地献国。
萧景曜懒得去思考那么多,就依满剌加国王所言,在两天后举行受降大典。
与此同时,萧景曜也没闲着。
萧景曜并不知道满剌加民间对大齐的观感如何。若是满剌加国王献国引发了治下百姓的不满,大齐强行镇压只会让民怨更加沸腾。不管这些事会不会发生,萧景曜都想把这些苗头掐死在还未萌芽之际。
于是,使臣团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开始表演。
鸿胪寺本就有许多通晓外族语言的官员。永嘉帝知道萧景曜这次之行还要接受满剌加国王的献国降书,当然是能给萧景曜加多少个精通满剌加话语的鸿胪寺官员就给萧景曜多塞几个。
萧景曜便充分利用这帮翻译,将他们召集在一处,萧景曜亲自操刀,告诉他们该怎么表演,什么角度最美,做出什么表情,用什么样的语气能让满剌加百姓感同身受,看完表演后就忍不住泪落如雨。
没错,萧景曜